:::
《创造力的激发》(远流出版 提供)
艺@书

《创造力的激发》书摘

知名心理学学者,也是台湾剧场发展重要推手的吴静吉博士,长年研究「创造力」的奥秘,将心得汇整为这一本《创造力的激发——吴静吉的七十堂创造力短讲》,透过心理学实证、幽默故事、名人名语,从观念构思、精致化、倡导到最后实践,为读者层层揭开激发创造力的诀窍。本刊特别选摘书中精采篇章,与读者分享吴博士的机智与文采。

知名心理学学者,也是台湾剧场发展重要推手的吴静吉博士,长年研究「创造力」的奥秘,将心得汇整为这一本《创造力的激发——吴静吉的七十堂创造力短讲》,透过心理学实证、幽默故事、名人名语,从观念构思、精致化、倡导到最后实践,为读者层层揭开激发创造力的诀窍。本刊特别选摘书中精采篇章,与读者分享吴博士的机智与文采。

自我解嘲发挥幽默力

二○○一年由吴念真编导,绿光剧团制作的《人间条件》首演时,剧中的对话心情让我笑中带泪,在不好意思的情况下,偷看邻座观众的反应,原来他们也像我一样的感同身受。

《人间条件》里的阿妈,自律甚严、体贴别人,想要有尊严的活著。麻烦的是,她是个具姿色的寡妇,却有个调皮的儿子;而且,她所帮佣的老板,明白事理而且有魅力。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关心别人是很正常的行为,但她所属的处境,却让她遭到许多误解。她身旁的许多人,大多怀疑她觊觎老板的外在条件,她不愿也不必多作解释,更何况两人之间的人情温暖参杂了似有若无的异性吸引,就这样让自己带著许多委屈和谜题离开人间。

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人死后是不可能再回到人间的,可是戏剧却可以创意假设。《人间条件》在剧场,编导让死后的人重返人间,打破条件的限制而弥补心中的缺憾。阿妈就读高中的孙女阿美因为父亲工作忙碌,母亲精神恍惚,扫墓的当天,父母又因为选举关系而必须随团出游,她只好受命一人去拜祭阿妈的墓。阿妈还活著时,她有心事都会向阿妈倾吐,阿妈总能关怀地倾听,祭拜时因无旁人在场,她也很自然地对著坟墓里的阿妈倾吐心声:她的梦想、她的恋爱、她的功课、她对父母的意见、她的生活、她的挫折,愈说愈顺,居然还像念幼儿园时,唱歌表演给阿妈看;因为以前不管唱得好不好,阿妈都会赞美,现在的她再也听不到掌声,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和责骂。当她倾吐也表演完后,透过掷茭杯想问阿妈祭品是否享用完毕,阿美还催阿妈:「平常妳都吃很快,今天怎么吃那么久,妳没吃完我怎么吃啊!」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这类事件,阿妈就这样附在这位长得很像自己的孙女阿美的身上,一起回家。剧中黄韵玲一人饰演二角,一会儿是阿妈,一会是阿美,这种不定时的角色转换创造了许多「笑果」。阿妈和孙女虽然有血缘关系,也长得很像,却是两个年龄差距很大的独立个体,在舞台上表演时,这两个独立的个体合而为一,这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同时也串连了阴阳两界,剧场里的笑声不断,真的应验了「观赏喜剧能笑开烦恼」的效果,这就是幽默的力量。

幽默的确可以让我们笑开烦恼,观赏喜剧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当然也可以透过收集并阅读幽默故事、看漫画、听别人说笑,或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幽默。幽默不仅可以笑开烦恼,幽默也可以因笑开烦恼而心情愉快,促进身心健康,所谓「一日三笑,百病跑掉」是有道理的夸张。

幽默也的确可以帮助创意思考,心理学家艾森将大学生随机分组,一组欣赏穿帮镜头的影片,这组就叫幽默组,另一组则观赏几何图形的影片,这组叫控制组。最后艾森要求参与实验的大学生解决相同的问题,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创意思考,结果看影片而大笑的幽默组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结果,显著地比控制组又快又好。

幽默也可以润滑人际关系。记得美国总统柯林顿(Bill Clinton)即将卸任时,他依年度惯例邀请一千多名媒体记者和其他名人参加年终酒会,会中播放一部柯林顿拍的短片自我解嘲,例如卸任后只能留在家看狗、浇花等等,当时与会的人都大笑不已。人在笑后心情特别好,心情好时即使刻薄的人也不再那么刻薄了。学生希望老师上课幽默,老板也希望雇用幽默又认真会做事的员工,因为大家都相信幽默可用来润滑人际关系。

幽默是不是可以培养,可以训练?当然可以,我认为自我解嘲是跨出幽默的第一步。我很喜欢也常讲的一个故事是:英国的首相邱吉尔因为说话尖锐,得罪不少人也常被误为没有知心好友;萧伯纳是个杰出的剧作家,剧作家最担心的是自以为很好的作品演出时没有票房。萧伯纳在他的一出新戏首演前寄了两张入场券给邱吉尔,同时附上一张短笺:「邱吉尔先生,我的新戏就要上演,送上两张票邀请您与您的朋友一起前来观赏,如果您还有好友的话。」邱吉尔在同一张纸条上写了几句话,并将两张入场券一起退回:「我与我的好友一定来观赏您第二场的演出,如果您还有第二场的话。」交友和看戏是两件无关的事,因为「如果还有……」的创意点子,串连原本无关的交友和看戏,结果让两人互相嘲笑,也自我调侃,笑开烦恼,解除紧张,知心沟通,这就是幽默的力量。

许多研究幽默的学者发现:「自我解嘲」是幽默感的重要基础。活在人间,人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缺憾。眼睛太小、个子不高、能言善道却数学不好,长袖善舞上了台却结结巴巴……这些个人的缺憾,都是人间不大不小的受限条件。眼睛可以放大,但也不一定要开刀;个子小,可以穿高跟鞋但也可以打赤脚;数学能力也许天生不强,但有增进的空间,至少可以从「多元智慧」的角度发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并发挥自己擅长的其他潜能。想要改变也可以改变的,那就去改变,可以改变但没必要改变的、不能改变的就放弃改变,关键在于人要懂得「接纳缺憾」而自我解嘲。

对于别人的自我解嘲可以哈哈大笑的人,也许是因为发现别人没自己好而沾沾自喜,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依稀感受到自己终究还是有缺憾而将之合理化,跟著也就自我解嘲起来。《人间条件》里的阿妈在天堂里遇到老板的司机,得知她有些暗恋的老板居然也来参加她的葬礼后,因为阴阳两隔而无法当面表达感恩的心情与了解老板对她的心意,不免遗憾,就因为编导成功的验证创意假设,阿妈才有机会完成弥补心愿,这也可能就是编导激发观众感同身受的动机,而观众笑中带泪的反应正是同理心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最好的幽默其实是要懂得超越自虐、自贬且与人一起笑开烦恼,人际关系透过自我解嘲,体会到人间的条件后,就能更进一步获得润滑。有些人间的缺陷,可以因为个人的条件不同而获得改变,但生离死别或天灾人祸这些重大的问题,却不是单靠努力即可解决。有时候,像「好人受到误解」更是人祸中最大的缺憾,你我可能都曾被误解过,也误解过别人,而这样的误解如果发生在同一个故事里,就真的成了《人间条件》里的「人间条件」(human condition)。而最无奈的人间条件则是生死由不得自己,壮志未酬、感恩未报就走了,这就是编导一定要阿妈附身孙女阿美而终于见到心仪的老板,表达了感恩也验证了老板对她的有情有义。

《幽默就是力量》Humor Power这本书在多年前出版时所以能够畅销,就是因为幽默具有看似不可思议却已有研究基础支持的力量,这本书同时也告诉我们,人的确可以增进幽默,享受人生。进入廿一世纪,全世界的华人是比以前幽默,但同样也面对许多不可思议的困惑、阻力和挫折,SARS和新冠肺炎就是我们熟悉的例子,我们的确需要实践《幽默就是力量》所提供的原则。

开放经验

「建设性的创造须具备三个内在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是开放经验。」──罗杰斯(Carl Rogers)

你看过伍迪.艾伦的电影吗?如果你看过《我心深处》Interiors、《安妮霍尔》Annie Hall、《开罗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汉娜姊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曼哈顿》Manhattan、《那个时代》Radio Days、《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中的任何一部,你就看过伍迪.艾伦的电影。如果你看过他的电影,你必须承认他是个创造力极高的人。

即使你承认伍迪.艾伦的创造力极高,你大概也很难想像他最红的时候,受美国女性知识分子喜爱的程度。在一项调查中,美国女性知识分子被问到:「妳最想和那一位男人独处一段时间?」结果伍迪.艾伦脱颖而出。为什么?因为他的创造能力、内心世界和开放经验等等,吸引了这些女性。

伍迪.艾伦在他的电影事业成功之前,一直是个成功的幽默作家和脱口秀者,他也演奏竖笛,每个星期一晚上固定在纽约市和他的爵士乐队一起享受演奏的乐趣——你也许还记得,他因《安妮霍尔》得到奥斯卡金像奖的那个正好是星期一的晚上,他没有到冠盖云集的会场去领奖,而宁可在纽约市吹竖笛。

伍迪.艾伦的创造表现,除了受益于强烈的创造动机之外,应该归功于他的开放经验。

什么是「开放经验」?一九八七年过世的人本心理学大师罗吉斯,早在一九五四年就提出创造力的三个内在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就是开放经验。

罗杰斯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容置疑,因此活著不应让内心饱受威胁,否则就会自我防卫,而自我防卫会导致内心筑墙、躲躲藏藏,这样就失去了生命提供给我们的学习机会。开放经验的人恰好相反,他们的内心自由、不受威胁、尽情吸收自然及人为提供的各种经验,他们认为,人生再怎么顺畅或曲折,还是充满了喜怒哀乐,因此他们能顺乎自然、掌握机会、体验人生,进而运用经验丰富生命并激发潜能。

伍迪.艾伦的确符合了这些开放经验的条件,从小他就不喜欢僵化的生活方式,他不全是为分数而读书,当学校的教学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时,他也翘课,他经常漫步纽约街头,观察来来往往的行人,浏览魔术店和看电影。毕竟作为纽约的美国孩子是比较幸运的,伍迪.艾伦凭他的创造能力和自学经验仍然可以进纽约大学,可是第一学期他就因功课不好遭到退学,连「电影制作」也是被死当的一门,你说奇怪不奇怪。

有些心理学家进一步编制问卷,具体测量开放经验,结果发现得分高的人,真的是比较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想像和幻梦、接纳异己、探索多元价值、思考互斥观念、体验不同感受、参与各种活动,以及对美的事物非常敏感。

那么,有没有研究根据来验证开放经验和创造力的关系呢?

有!美国马里兰州「国家老人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家麦克雷(R. R. McCrae)就做了这么一项研究,他把两百五十位十八至八十岁的人(平均年龄48.4岁)分为年轻组(十八至四十七岁)、老成组(四十八至八十岁),先让他们做创造力测验,然后在往后的八至廿年间再做开放经验量表,结果发现年轻组的创造力和开放经验的相关系数为0.37,而老成组的相关系数则高达0.42,这表示创造力高的人,往后也愈能开放经验。

你也许要问:「开放经验是否可以预测创造力?」麻省大学心理学教授挥得棒(S. K. Whitbourne)所做的研究可以答复这个问题,他以五十七位廿至六十岁的人为研究对象,发现愈会开放经验的人愈能弹性定位自己,而表现出变通的创造力。

既然开放经验会影响创造力,那么我们如何去开放经验呢?以下的态度和行为对我们会有帮助。

①肯定生存价值:袪除心中任何的压抑与威胁,善于运用生命提供给我们的各种机会。

②容纳异己人物:单独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超越自身限制,而运用别人不同的经验和资源。

③欣赏自然美感:自然的美丽千变万化,以欣赏的眼光来和自然相处,人与自然就会相互辉映。

④探索多元价值:每个人都有其生存的价值,但是价值观却因人而异,因此探索不同的价值便可以丰富创作内容。

⑤体验情绪感受: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是人的权利,诚实的生活自然充满了表达各种情绪的机会。

⑥参与多样活动:社会本来就提供很多的活动让我们参与,我们一方面可以掌握机会参与不同活动,另方面也可以主动创造活动让别人参与,以便流通经验。

⑦无师自通学习:人的一生充满了许多非正式的学习机会,人必须把握这些机会,就像伍迪.艾伦一样。

⑧从事教育旅行:每一次的旅行都可以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观察不同的人物、探索不同的人生价值、欣赏多样的自然,所以旅行是最好的开放经验的方式。

心理学家罗杰斯读大二的时候,因宗教机会而有中国之旅,那时他第一次顿悟到人种、价值、语言、思考方式的不同,因此那次的开放经验奠定了他创造「当事人中心治疗」的理论基础。

无聊能够激发创意

「妈,我好无聊哦!」「无聊就去做功课。」「就是做功课才无聊!」

「妈,上课好无聊哦!」「听说你们老师教学很认真,怎么会无聊呢?」「他就是太认真,都是他一个人在台上自言自语,我只能坐在那边乾瞪眼,可是上课就是无聊。」

大部分学校的硬体设备比以前好,许多家庭的玩具书报比以前多,可是,还是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觉得学习是无趣的。他们草率赶作业,像《哆啦A梦》里的大雄,或《樱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一样,总是没办法按时完成学校功课。

学校通常会把学生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结构化,孩子回到家,如果父母亲再复制学校的模式安排时间,他就没有机会当家作主,决定放学后的活动。缺乏独立思考、不能自动自发,他们就会无聊透顶。

偶尔无聊是人之常情。被逼听课很无聊、准备考试很无聊、开会也很无聊,但事过境迁,总又可以兴致勃勃地继续生活,所以不怕间歇性的无聊,只怕累积而成的慢性无聊。二○○七年,戈斯林(Anna Gosline)在《科学人》的一篇文章〈无聊死了:慢性无聊的人具有较高的冒险行为 Bored to Death: Chronically Bored People Exhibit Higher Risk-Taking Behavior〉中提醒读者,慢性无聊可能会演变成忧郁、焦虑、用药、喝酒、强迫性的赌博、饮食失调、敌意、愤怒、缺乏社会技能、成绩差、工作表现不好。

提出「心流」或「福乐」理论的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和他的同业追踪五二八位高中生,试图了解他们如何利用时间,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投入并专注于他们所做的事情。结果发现,当学生肯定工作的挑战和自己拥有的技能相得益彰,老师的教学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也能掌控学习环境时,就会非常投入。学生从事个别或团队的作业或学习时,都会比只是听讲、看录影带或考试来得投入。所以提供适当的挑战,让孩子的技能足以接受挑战,他们就会投入并专注学习,而达到「心流」境界。

杜仪(Peter Toohey)教授二○一一年出版《百无聊赖:生动的历史》Boredom: A Lively History一书,他说:「无聊提供空间让我们作白日梦,以及想出新的问题解决方法,我们不必害怕,反而应该倾听无聊。」

畅销漫画系列《呆伯特》Dilbert的作者亚当斯(Scott Adams)同意无聊可以激发创意。在小镇成长的他,在无聊生活中想像自娱;长大后上班时,在无聊、冗长的会议中继续发挥想像,逐渐丰富了漫画作品。

建设性的无聊需要依靠亲师的辅导,帮助孩子从不喜欢的正式课程中的无聊跳脱出来,找到在自己可以掌控的时间「做他所爱,爱他所做」。

就像漫画《凯文的幻虎世界》Calvin and Hobbes中,读小学一年级、早熟的六岁小孩凯文,对他幻想的玩具朋友虎伯斯所说的话一样:「人为什么要创造?是为了表达自己,引进思想的形式以及发现经验的意义,或只是无聊时没事找事做。」

上课、工作,甚至只是日常生活,都可能会有无聊的时刻,但如何利用无聊时间,体悟创造力是性感的生活情趣,无聊就变得不无聊了。

 

文字|吴静吉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现任政大创造力讲座/名誉教授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