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幢歌剧院的诞生奇遇记
音乐飞行

一幢歌剧院的诞生奇遇记

二○一三年五月,造价43.6亿元(台中市政府负担廿二亿)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被顺利送入《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设置条例》二读通过的法条内,升格成为「台中国家歌剧院」,而市议会补上了「土地产权仍属台中市」的附带决议,终于解开了十五年前的死结……

二○一三年五月,造价43.6亿元(台中市政府负担廿二亿)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被顺利送入《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设置条例》二读通过的法条内,升格成为「台中国家歌剧院」,而市议会补上了「土地产权仍属台中市」的附带决议,终于解开了十五年前的死结……

其实,谈起台中国家歌剧院始终让我有点犹豫,因为我做过专案研究,不方便多说,然而这是我与它的二度缘,不多说些,往事终将消云消烟散。

之前提过,我在省交时期加入「兴建台湾省立音乐艺术中心」研究案,地点就是现在这块地,由省府出资兴建,交由省交进驻管理,一九九八年五月结案时已完成兴建计划书,核准后便可展开国际竞图,那时台中市议会要中央出钱买地,然在省府的角度看来,花几十亿盖大型剧院及音乐厅,日后也将出资营运,所带动的经济繁荣由地方所享有,怎可能还要出钱买地?兴建案也因此停摆。

从地方到中央的曲折旅程

二○○一年十月,张温鹰市长重新争取此案,几经波折后获得文建会核定由中央政府(陈水扁执政)补助一半经费,由台中市府兴建地方层级文化设施;二○○三年六月(胡志强任市长,2001-14),经建会审核通过大都会歌剧院的兴建计划,附带条件是「必须交由民间营运」,并且要求台中市政府必须「先引进可能的经营者参与规划设计,以因应将来营运需要,使规划、兴建及营运合一,避免政府投资不符经营者需要,造成浪费及经营困难……」

当年十一月,游锡堃院长宣布将以「五年五千亿特别预算」推动「新十大建设计划」(卫武营、北流、南流…都在其中),当时胡市长主打古根汉美术馆,然而二○○四年十二月古根汉因市议会反对而突然作罢。二○○五年歌剧院国际竞图由伊东豊雄获得首奖,然而由于伊东的设计施工难度很高,钢材用量也会比标案估计多得多,没人敢接招,多次流标。因为古根汉没了,台中尝试争取用大都会递补成为中央级的建设案,可是并未成功,得仍然依照二○○三年的原案执行,但是也就此失去了突破因BOT案所带来的经费与规模限制,无法脱胎换骨。

二○○九年十二月,台中在地的丽明营造勇敢担下重担开始动工,设计的亮点——无上下贯穿的结构主梁、全以曲墙建构,必须发展独特新工法来施做,也得再三计算结构,以决定上一层要怎么建,水幕防火设计更是个挑战,整体施工进度延缓,质疑声不断,参与者士气低迷。

我在剧院预计开幕的前一年(2014)进行研究案,首先就是发现它不能演出大型音乐会,因为没有反响罩、残响也偏乾,再来就是大剧场与中剧场共用同一公共空间,管制点所需人员会增加许多,再就是一些前后台设施与舞台设备,因为经费不足而未做未买;这样是开不了门的!

那时我估算剧院所需年度经费,招标失败十一次的BOT本来就不可行,可是不BOT又违反了原本附带条件,会拿不到中央补助经费,完成后营运经费会是台中市政府的一大负担,若是只做Loading House,更是无从发挥作用,心想之前大家说的不都是有朝一日,要北中南各有个大型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可联手推广表演艺术,怎可能现在变成这样!况且比起中央买单上百亿的卫武营,这处境对台中市不太公平。

为了艺术,不能这样下去

眼见这样下去不行,将形成国家资源的浪费,我开始幕后运作,游说推动这个从蓝到绿都会赞成的案子。二○一三年五月,造价43.6亿元(台中市政府负担廿二亿)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被顺利送入《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设置条例》二读通过的法条内,升格成为「台中国家歌剧院」,而市议会补上了「土地产权仍属台中市」的附带决议,终于解开了十五年前的死结,不过也不难想像后来为何仍会发生票价折扣回馈的问题。

胡市长在次年多编了一亿元的经费,让歌剧院制作反响罩、购买演奏钢琴等;当时不少言论指责台中,认为没钱就不要盖啊,怎能生下来后才丢出来要别人养!不过假如您知道这前生今世,相信您会了解到,这不是拆烂污,只是台湾的公共政策的品质糟糕、延续性断裂!

政治是一时的,剧院是百年的!我们有的是一群热爱表艺的工作者与观众,就让大家同心携手创造台湾表艺繁盛的未来!艺术万岁!

 

文字|陈树熙 热爱飞行却又不太会降落,矛盾但真诚,好奇又武断,希冀引起您微笑并深思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