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舞伎版《风之谷》演出海报(松竹株式会社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传统艺能放大绝 自在挥洒动漫魂

直击歌舞伎版《风之谷》

动画大师宫崎骏的《风之谷》,是动漫迷心中的经典之作,去年底由松竹出品、名伶尾上菊之助与中村七之助主演的歌舞伎版《风之谷》在东京新桥演舞场首演,造成歌舞伎粉、动漫粉与宫崎骏粉的轰动。故事中的科幻场景在歌舞伎舞台如何展现令人好奇,制作人兼主演的尾上菊之助表示「将利用歌舞伎最传统的表演程式去复刻这部影响一代人的动漫杰作」,所以这部戏表面上是演《风之谷》未来的科幻世界,但是骨子里的卖相全是传统歌舞伎。

动画大师宫崎骏的《风之谷》,是动漫迷心中的经典之作,去年底由松竹出品、名伶尾上菊之助与中村七之助主演的歌舞伎版《风之谷》在东京新桥演舞场首演,造成歌舞伎粉、动漫粉与宫崎骏粉的轰动。故事中的科幻场景在歌舞伎舞台如何展现令人好奇,制作人兼主演的尾上菊之助表示「将利用歌舞伎最传统的表演程式去复刻这部影响一代人的动漫杰作」,所以这部戏表面上是演《风之谷》未来的科幻世界,但是骨子里的卖相全是传统歌舞伎。

提起《风之谷》这部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去年底宣布日本歌舞伎要碰触这个未来世界的科幻题材时,就引发各界关注好奇。   

歌舞伎制作创新戏码以期跟上时代脚步,拓展观众的努力已行之多年,早在一九八、九○年代就有所谓「超级歌舞伎」问世,不只在舞台效果耀眼炫目,更厉害的是跨国取材,《封神榜》、《三国志》、甚至演起西太后,可谓轰动一时,座无虚席。近年更改编流行动漫《海贼王》、《火影忍者》,掀起日本国内、外热议。二○一九年底甚至还有白雪公主、卓别林、《星际大战》等戏码,题材广泛、琳瑯满目。

此间,《风之谷》在受众方面的优势却最不容小觑,宫崎骏粉丝从五、六岁到五、六十岁一网打尽。不管歌舞伎粉、动漫粉或宫崎骏粉,各方人马无不使出浑身解术,千方百计抢票,在正式开卖之前,几已售罄。

演出前,游览车一车一车载观众来到,这是其他演出未见过的盛况。日本老太太看戏时笑声又大又响,足见其满意度及接受度。周边产品更是卖得吓吓叫,人手一只女主角的宠物「迪多」小玩偶,连满头白发的老先生也不例外。  

剧终时,多数歌舞伎照惯例没有谢幕,只在每档演出的最后一天晚场安排谢幕。但《风之谷》首演晚场结束时,观众竟然坐著不走,掌声久久不息,只好临时安排谢幕。大幕一起,观众全体起立鼓掌,演员却一脸惶惶,需有人在一旁指挥才草草行礼,大幕又迅速落下;但是第二天演员谢幕就不慌不乱,井井有条。足见这样热烈的反响完全是《风之谷》台前台后人员皆始料未及。从两天观众反应来看,不止是票房大卖,就连演出也取得绝对性的成功与佳评。这其间明显有观众并不是歌舞伎常客,却可以听到有人盛赞演员年轻貌美,赏心悦目,全台俊男「美女」,其实歌舞伎舞台上只有男演员。

藉二次元题材  为传统歌舞伎做置入性行销

歌舞伎版《风之谷》是宫崎骏漫画书七册全部演出,分日、夜两场,日场分三大幕,夜场分四大幕,全剧演下来八小时。光序幕就有十一场戏,动漫电影其实只演到序幕内容,后面多达六幕戏没看过漫画的人并不熟悉。详细剧情不多赘述,想谈论的是「一场藉二次元题材为传统歌舞伎做的置入性行销」,也就是制作方如何在创新题材内把传统歌舞伎的表演型态发挥到极致,还能使新旧观众都得到满足。

由于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参与幕后制作,所以保留了电影原版配乐。戏开始,先由演员配合布幕绘图导聆解说全剧的世界观,何谓七日之火、巨神兵、王虫、腐海、瘴气、大海啸等等概念之后,布幕拉起,台上已是腐海植物世界,接著植物布景板左右移开,出现巨大王虫道具板,同时半透明纱幕上投影出戏名「风之谷的娜乌西卡」(风の谷のナウシカ),熟悉的电影配乐大响,对动漫粉丝而言真有催人落泪的感动。从观众席延伸到舞台上的「花道」出入口,借由舞龙舞狮手法舞动出巨型飞虫,同时舞台上也穿梭各种巨虫,一下子把观众带入那个神奇的未来世界。此后电影配乐断断续续在全戏中穿插,传统的歌舞伎旁唱、伴奏音乐仍然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必要时甚至用传统乐器现场演奏电影配乐。

在演员表演部分,主角服装造型必定有忠于原作动漫的主要特征,如娜乌西卡胸前的图样,库夏娜头冠及环辫,犹巴师父像西部枪手戴的帽子,但是服装细节还是加入歌舞伎传统款式,混搭些中国风的发型等等。在身段上,传统歌舞伎的亮相动作「见得」,以及迈「六方步」走花道下台等,一样都不少。

传统舞台特技  演绎科幻一样到位

令人兴味盎然的是,传统歌舞伎舞台上的各种噱头也给观众一次满足。以娜乌西卡救小王虫为例,娜乌西卡身上衣服被王虫血染成蓝色,就用了歌舞伎台上惯常表演的迅速换装。娜乌西卡跟小王虫的情感互动,并不是对著小王虫道具片做戏,而是把小王虫拟人化,由儿童演员演出小王虫精魂跟娜乌西卡展开传统日本舞蹈的对舞,搭上传统乐器演奏的电影配乐。

还有一幕王虫群聚死亡,娜乌西卡跳了传统舞码〈道成寺〉中的段落来祭祀王虫,然后又迅速换成白衣素服。

最精采的还有剧尾巨神兵与古墓的生死决斗,巨神兵在漫画中巨大无比,而古墓也是个巨大的有机生命体,在舞台上如何表现呢?传统歌舞伎里,凡是巨形精怪都可以拟人化,由一个主角演员领军,带领一群配角演员以雷同造型现身。这次无论是古墓或是巨神兵,都是以歌舞伎中常见的「狮子精」造型出现,除了舞蹈化的对打动作之外,最高潮就是甩毛。甩动头部长毛会随著打击乐器的节奏愈来愈快,演员甩毛速度看著惊心动魄,也使人热血沸腾;这是传统歌舞伎剧码常有的表演,也被沿用到本戏作为最后决斗高潮。

另外传统歌舞伎常用的特技手法也不缺乏。第一样是打水仗,不知道用了多少吨的水,直接在舞台上水柱狂喷、水流狂泄中,演员沐水激战,水花四溅,前排观众必须拿塑胶布阻挡,台上台下High成一团。

第二样是演员直接在观众面前快速置换角色;本剧中神圣皇兄把泡在培养槽内的神圣皇弟下药毒死,夺其帝位,这两个角色由同一演员演出,利用替身让培养槽内演皇弟的演员快速改换脸谱及服装再演皇兄,观众稍不注意根本看不出这是怎么变出来的魔术?

第三样就是吊纲丝,歌舞伎称为「宙乘」,娜乌西卡在日场收尾架著滑翔机从观众席头上飞进三楼出入口,在夜场又从三楼飞向舞台。

以上我所举的三样手法,基本上都是在百年前江户时代就已经发展完成,在这部戏里,一样吸引著观众热切的目光及热情的掌声。

再有一项就是拉近观众距离。首先风之谷的百姓是由观众走道登场;再来娜乌西卡为了躲避危险也会从花道跳下去在观众身边窝一下;最有趣的是宠物迪多带领犹巴师父去娜乌西卡种植腐海植物的实验室,台上换景的空档,演员不只是下台走在观众通道,甚至穿过观众前后排座椅间狭缝,还顺手拿起观众随身物品如眼镜或雨伞,随机应变说出使人发笑的对白。其实,这样有趣的安排在其他歌舞伎也履见不鲜。

据说,制作人兼主演的尾上菊之助表示「将利用歌舞伎最传统的表演程式去复刻这部影响一代人的动漫杰作」。所以这部戏没有看到《海贼王》那样嘉年华似的现代歌舞场面,更多的是歌舞伎里最传统的表演型态。表面上虽然是演《风之谷》未来的科幻世界,但是骨子里的卖相全是传统歌舞伎。观众在欣赏有兴趣的题材之余,也能够一窥歌舞伎传统的美感及魅力。

群芳演员担重任  各类观众都满意

饰娜乌西卡的尾上菊之助,隶属「音羽屋」(注),有个国宝级父亲尾上菊五郎,菊五郎比坂东玉三郎更早两年就踏足台湾,于一九九○年在国家戏剧院表演舞码〈鹭娘〉。尾上菊之助继承父业,生旦兼演,但基本上仍以旦行,也就是「女形」最广为人称颂,演出女主角娜乌西卡,温婉动人又柔中带刚,全程旦角身段做表及女嗓运用几无破绽。尾上菊之助不但在台上扮相秀丽出众,台下素颜也相当俊美,低调内敛,儒雅温润的君子之貌,很难让人相信他能制作出《风之谷》这样庞大规格的巨作。其实菊之助在二○一七年就已经自制自演印度神话大戏《摩诃波罗多》,并参与编剧工作;堪称内外双修,美貌与实力兼具。

饰库夏娜的中村七之助,隶属「中村屋」,是继坂东玉三郎之后,不论色或艺都无人能及的旦角翘楚。如果说菊之助像端庄大器的薛宝钗,七之助就是风流标致的林黛玉,聪敏善感,幽默灵动。不过在菊之助制作的《摩诃波罗多》跟《风之谷》两剧中,七之助都扮演不让须眉、甚至阴狠复杂的女强人,这次饰演库夏娜更是冷艳飒爽,霸气夺人。事实上七之助最擅长的戏路是楚楚动人、弱柳扶风的柔美女子,招牌八字眉我见犹怜,又娇又俏又甜又嗲的模样,让真正的女人望尘莫及。由此可窥知七之助演技精湛,戏路宽广,是歌舞伎界公认进步最神速、扮相最惊艳的年轻女形,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饰演犹巴师父的尾上松也,出身同尾上菊之助所属的「音羽屋」,戏中以戴胡子的老生造型出现,其实本人是花美男,被喻为有一张「宝冢脸」,但由于身裁高大,平肩宽膀,虽然有不错的女形根基,但是现在力攻生行,行话谓之「立役」。尾上松也演出犹巴师父算得上《风之谷》第一男主角;在《摩诃波罗多》演出阿龙树王子也是最后跟第一男主角生死决斗的男二号,非常受到重用。

综合观众现场反应及观后反响,这部《风之谷》真是满足了动漫粉看奇妙,老观众看门道,新观众看热闹,最后还能看美貌的境界。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台湾歌仔戏跟日本歌舞伎一样有自由奔放及无限可能性的特质。很希望台湾歌仔戏从业者可以从《风之谷》的例子想一想,歌仔戏的传统是什么?又该如何创新才能不失传统?又要保存什么样的传统才能是歌仔戏,而且还能吸收大量的新观众群?

注:歌舞伎界戏团众多,各家都有所谓的「屋号」,也就是剧团名称,如「音羽屋」、「中村屋」,制作超级歌舞伎闻名的「泽泻屋」等等。目前歌舞伎由私人企业「松竹电影公司」统合营运,大部分演出都必须由数个戏团的菁英演员合作完成,可是每位演员仍然强调源自哪一屋的出身。

 

文字|江佩玲 资深戏曲、影视编剧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