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雷斯勒的演出是一场天人合一的「大师音乐会」。(林仁斌 摄 鹏博艺术提供)
演出评论 Review

天人合一的大师音乐会

这位高龄九十四岁、德高望重的钢琴家,在十月底不辞千里来台演出两场精采音乐会,是今年爱乐者最大的福音。这两场音乐会,音符尽在指间任意挥洒,以典雅的德奥琴声感染在场所有人,这温暖的琴声应该已成绝响,闻者不是感动地热泪盈眶,就是在琴声中感受到福至心灵的美好。

这位高龄九十四岁、德高望重的钢琴家,在十月底不辞千里来台演出两场精采音乐会,是今年爱乐者最大的福音。这两场音乐会,音符尽在指间任意挥洒,以典雅的德奥琴声感染在场所有人,这温暖的琴声应该已成绝响,闻者不是感动地热泪盈眶,就是在琴声中感受到福至心灵的美好。

大师普雷斯勒与台北爱乐

10/28  台北 国家音乐厅

普雷斯勒钢琴独奏会

10/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艺三重奏(Beaux Arts Trio)在全球一片惋惜中于二○○八年解散时,这个从一九五五年就开始带给人们美好音乐的钢琴三重奏,历经小提琴与大提琴家的更换,仍留下许多经典录音与令人喝采的音乐会,这个钢琴三重奏能纵横半个世纪,仍一直保有上世纪初德奥浪漫派余音的灵魂人物,就是该团的钢琴家——美籍犹太裔的普雷斯勒(Menahem Pressler)。这位高龄九十四岁、德高望重的钢琴家,在十月底不辞千里来台演出两场精采音乐会,是今年爱乐者最大的福音。这两场音乐会,音符尽在指间任意挥洒,以典雅的德奥琴声感染在场所有人,这温暖的琴声应该已成绝响,闻者不是感动地热泪盈眶,就是在琴声中感受到福至心灵的美好。

蕴含无数思考的音符

典雅、旋律优美的《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是莫札特在十八世纪维也纳古典主义框架中旋律天才的最佳展现,因而此曲一直是历代钢琴家早年亦在晚期仍继续弹奏的曲目,因随著年纪的增长,体会也不同。与台北爱乐合作的音乐会,在格律严格的奏鸣曲式第一乐章,普雷斯勒虽然以比其他钢琴家更慢的速度演奏此曲,但是看似轻柔的触键,却是蕴含无数思考,因此每个音都像是一颗颗浑圆的珍珠,圆润优雅,他以较多踏板的浪漫派德奥弹法让声音更为清亮与柔美,但是音乐却是典雅、蕴藏文化的淬炼,尤其是在伤感优美的第二乐章,速度缓慢、声音清雅,但是情绪却是非常深沉,像是在听老人以缓慢的速度叙述悲伤的故事。虽然快板的第三乐章回到A大调,但是在愉悦的琴音中,仍带有伤感的情绪。下半场的《双钢琴协奏曲》(K.365),是普雷斯勒与台湾学生周彤的合作,但是功力与音色,仍有明显的落差,只能说是提携后进的演出。

天人合一的音乐会

独奏会是一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音乐会,开场的韩德尔《G大调夏康舞曲》,宛如置身在彩色玻璃闪耀的教堂,神圣庄严,他将复音音乐的纹理清楚爬梳,也清楚地赋予廿一段变奏不同的性格。《德尔菲的舞姬们》、《棕发少女》、《比缓板更慢》等七首德布西的作品,以典雅的音色幻化出柔美的色彩,音乐脉络在一片全音音阶与教会调式所塑造的缥缈、模糊声响中,仍然有著清楚的叙述,不禁联想到巴黎的街景与世纪末的艺术家,当场对这以声音所形塑的画面怔著,因为从来没听过如此「清楚」的德布西。

萧邦b小调、升f小调与a小调马厝卡舞曲,是内在情感的表现,则为从德国逃难到美国的犹太钢琴家看尽生死的生命之曲。最后一首结构庞大的萧邦《降A大调第三号叙事曲》,是这位高龄钢琴家追求音乐会完美呈现的坚持。在演出该曲时,霎时看到他吃力地弹奏快速音群与和弦,此时才感觉到他真的老了,但是对在场所有听众而言,当晚的每一首都已成经典,是一场天人合一的「大师音乐会」!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