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歌星》排练现场。(林韶安 摄)
戏剧 时代对望中的凝视 《妈妈歌星》

跳跃于时空之间的母女情

魏于嘉的剧本《妈妈歌星》,灵感来自女歌星的未婚生子与她在东京歌舞伎町的旅行经验,描述一对栖身日本歌舞伎町的台湾非法移民母女的世代差异,情节在空间与时间上活泼跳跃,角色则于年代间穿梭自如。导演陈侑汝透过三面舞台,剧本中的台语、日文老歌元素,搭配具有辨识度的环境音效,唤起观众对于特定空间的想像与回忆,进一步靠近角色非法移民的处境。

魏于嘉的剧本《妈妈歌星》,灵感来自女歌星的未婚生子与她在东京歌舞伎町的旅行经验,描述一对栖身日本歌舞伎町的台湾非法移民母女的世代差异,情节在空间与时间上活泼跳跃,角色则于年代间穿梭自如。导演陈侑汝透过三面舞台,剧本中的台语、日文老歌元素,搭配具有辨识度的环境音效,唤起观众对于特定空间的想像与回忆,进一步靠近角色非法移民的处境。

创作社CS监制作品6号《妈妈歌星》

6/15~16  19:30   6/16~17  14:30

台北 水源剧场

INFO  02-23020373

创作社今年的制作《妈妈歌星》,选用新生代编剧魏于嘉获第十七届台北文学奖优等的同名剧本,找来擅长空间操作外化角色处境的跨界导演陈侑汝,共同深入刻画游走于依恋与革命边缘的母女关系。本剧也是魏于嘉在一六年《#》后,第二度与创作社合作。相较于魏于嘉近期被剧场搬演的寓言式作品,《妈妈歌星》在场景与角色设定上显得贴近日常许多:一对栖身在日本歌舞伎町的台湾非法移民母女,因著世代差异的价值观,让两人的关系在外在刺激降临时产生波折,透过魏于嘉一派诙谐的对白处理,交织成一首揪心之余不禁令人莞尔的诗意篇章。

从未婚生子到歌舞伎町

魏于嘉提到,自己关注「单亲妈妈」议题已久,当年电视娱乐版面,爆出歌坛天后谢金燕、黄乙玲「未婚生子」大新闻,媒体与社会开始穷追猛打,此一现象让她对台湾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感到震惊:作为一个事业有成、正值生育年龄的女性,为何需要因为自然法则生养下一代而躲躲藏藏?而当她跟著友人造访日本东京,见到夜间酒色糜烂的新宿歌舞伎町区,在白天呈现的脏乱失序,与比邻区域井井有条、整齐美观的街景落差甚大的样貌,其显现的边缘与错乱让她灵感涌现,因而完成了《妈妈歌星》的主要底本。

本剧以妈妈「蝶子」与女儿「小花」双线视角出发,在空间与时间上活泼跳跃,角色于年代间穿梭自如,梦境式的舞台指示既暗示剧场中可能创造出的魔幻时空,也轻易令人联想起影视作品的蒙太奇手法。面对得在弹指之间转化场景,有著跨领域创作经验的导演陈侑汝,选择不使用影像,回归到舞台本身,打造被抽象环境围绕的写实场景,营造出「迷宫」般的舞台效果,除了可迅速推陈场景与剧情,也是主要角色的内心空间的模拟。导演勇敢地在水源剧场开三面台,将剧本的挑战转为给观众的惊喜,透过剧本里大量提到的台语、日文老歌元素,搭配具有辨识度的环境音效,唤起观众对于特定空间的想像与回忆,进一步靠近角色非法移民的处境。

时空跳跃中一探复杂母女关系

而梦境带来的魔幻化,不影响剧组在重建时代与环境上的细致考究,《妈妈歌星》主视觉选择手绘电影看板,试图营造出怀旧感,希望把观众拉回保守、女性对自身价值认定较现今更为狭隘的时代。魏于嘉表示,母女关系有趣的地方在于,时而像朋友,时而像老师,但有些时候却像是彼此竞争的敌人。多种面向层层叠叠建立起复杂黏腻、难以逃脱的宿命情感关系。这种关系并不会因为场景在台北或是东京而改变。

正如同《妈妈歌星》主视觉,透过剧照变成手绘海报,再由手绘海报翻拍成为电子图档的「本体」与「复制」过程,亲子间映照与对望的关系,仍继续在日常中流转轮回,也将会在剧场里持续发生。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