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乐团庆祝四十周年「初见」音乐会演出现场。(香港中乐团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演出复刻当年 回首初心再创新猷

香港中乐团四十周年「初见」音乐会

成立于一九七七年的香港中乐团,今年欢度四十周年大寿,特地举办「初见」音乐会,全然复刻当年首场规格——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同一曲目,让人重温旧时感动!四十周年活动也包含了在音乐会前一天举办「情系香港四十年学术座谈会」,以「人才培育」、「社区服务」、「乐器改革」、「委约创作」、「国际拓展」五个主题,盘点整理乐团多年走过来的足迹。

成立于一九七七年的香港中乐团,今年欢度四十周年大寿,特地举办「初见」音乐会,全然复刻当年首场规格——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同一曲目,让人重温旧时感动!四十周年活动也包含了在音乐会前一天举办「情系香港四十年学术座谈会」,以「人才培育」、「社区服务」、「乐器改革」、「委约创作」、「国际拓展」五个主题,盘点整理乐团多年走过来的足迹。

十月十三日当晚,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里观众贵宾云集,在期待音乐会的愉悦交谈中,空气弥漫著一种欢庆的气氛。团员们蓝衫马挂出场坐定,主持人出场以粤语、国语交错介绍。接著,当宣告主礼嘉宾由香港中乐团名誉赞助人——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亲自担任时,现场欢呼声不断。场边推出标示著四十岁的生日蛋糕,无论台上或台下,无不洋溢著笑容。「初见」,是这场音乐会标题,为的不仅仅是庆祝乐团的不惑之年,也意味著向筚路蓝缕的创团过往致意。

当年成军仓促  却成「民乐翘楚」

回首四十年前,一九七七年十月十四日的晚上八点,香港中乐团创团总监吴大江率领的团员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此一登场,不但是为第二届亚洲艺术节揭开序幕,更是乐团为踏上职业之路的首度表演。那历史性的一刻,刹那成为永恒。回忆当年,香港乐评人周凡夫透露,其实成立过程相当匆促。原来成立音乐会安排在十月,然而确定策划中乐团成立事宜时已然六月,要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公开招考甄选团员、制订乐团排练演出计划、并且甄选演奏曲目等等,相当不容易。幸亏各方齐心戮力奔走,终于让乐团以崭新的面貌,完整出现在大会堂的舞台上。

当时的演奏,从阵容、编制、风格乃至选曲等等,都是一种突破。如今的香港中乐团,已扩编成为香港唯一拥有九十一位专业演奏家编制的大型职业乐团。团员平均年龄仅卅四岁,因此年轻、活力又有弹性。在历任音乐总监吴大江(1977-1986)、关迺忠(1986-1990)、石信之(1993-1997),和现任艺术总监及首席指挥阎惠昌(1997-)的带领下,乐团一直肩负著推广国乐的任务,而在多年的经营下,香港中乐团频繁获邀至国际著名音乐厅及艺术节演出,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澳洲、北极圈等多个国家及地方。不但是香港人引以为豪的珍宝,对外更享有「民乐翘楚」及「香港文化大使」之美誉。

五个主题  整理盘点过往足迹

为了庆祝创团四十周年,香港中乐团特地在音乐会前一天举办「情系香港四十年学术座谈会」,依序以「人才培育」、「社区服务」、「乐器改革」、「委约创作」、「国际拓展」五个主题,由阎惠昌及乐团理事暨作曲家陈永华主持,邀请长期观察及与中乐团合作的专家学者、作曲家、评论人与团员等担任讲者,一同分享并回应,盘点整理多年来的足迹。

在人才培育上,乐团经常国际性大赛及研讨会,思考与探索国乐未来发展走向。比赛不但包含作曲、指挥项目,也在香港、中国举办,更曾跨海与卢森堡现代音乐协会合办。研讨会则邀请海内外学者与亚洲其他乐团行政及艺术领导者出席参与讨论。最有趣的是在二○○二年,在举办「探讨中国音乐在现代的生存环境及其发展」座谈会时,乐团并发起全球投票,由乐迷、乐团及八大专业乐团选出「廿世纪最受乐迷欢迎中乐作品」活动。今年七月,第三届国际中乐指挥大赛更与台湾国乐团共同合办。长年下来,透过实习、大师班、交流观摩、培训计划等孕育出的指挥、演出、作曲与行政人才数量已相当可观。不但如此,更积极地提供他们机会,累积了实际操作的经验。

历年来,香港中乐团对于社区服务的贡献,可以由多项创举登上了金氏世界纪录来反映:最早有近千名胡琴乐手同时演出;二○○五年更有五百多名乐手在香港笛箫节开幕式齐聚一堂,人数最多;而最感人的还有二○○三年有高达三千多名鼓手在香港鼓乐节开幕式齐奏一曲《雷霆万钧》,激励香港市民在SARS肆虐后的斗志,此后鼓乐节年年举办,到今年已经满十五年。细数来时路,讲者香港中乐团敲击首席阎学敏形容成果可说是「遍地开花」。

戮力改革  为了更远的未来

「从中国有乐器以来就有改革,不改革无法适应当时的历史与审美。」在研讨会上,中国音乐学者乔建中如是说。的确,当国乐走向交响化,乐器改革又是另一波必然的趋势。由香港中乐团研发的环保胡琴系列,运用多种可再生的 PET聚脂纤维膜取代蟒蛇皮,以科学的计算法重新设计共鸣箱。高胡、二胡、中胡扩张其表现力,革胡和低音革胡音域横跨六组八度的音域,音量较传统弦乐器大三分之一以上。不但解决了国乐团旅行世界之时,蟒皮由于温差致使音准失焦等问题,更能够广泛应用于表现各种风格的新作品上。从二○○九年全面使用、微调至今已让音色谐和、稳定。乐器改革及研发主任暨柳琴演奏家阮士春谦虚地说:「没有团员正反两面的建议,改革不会进步。」但他也骄傲地表示:「目前这一代的环保胡琴,已经摆脱以往的『模仿』,进入比原有传统胡琴更好的阶段。」

创作是音乐的根本,对于曲目缺乏及发展中的国乐团来说尤其如此。从香港中乐团成立初期,大型国乐作品的委托创作与演出便是乐团实力的象征。在积极的催生下,乐团至今已有2,249部的委编,包括633首创作、1,542部改编。华人国乐团间演奏的经典之作,不少来自于香港中乐团的保留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梁茂春归纳乐团委创的特色,在于数量多、质量高、时间长、委约面广、制度辉煌。而作为香港对外的名片,中乐团经常获邀于国际著名音乐厅及艺术节演出,足迹踏遍各地,旅行世界高达八十多国。归根结柢,周凡夫指出原因众多:异国文化、音响色彩、环保胡琴、节目设计、观众互动、中国崛起、团员年轻、士气提升等等,都是成功的要素。

「初见」如当年  回顾却也显现创新

四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在音乐会中进入了最高潮。为了这天,中乐团刻意安排同一场地、同一时间(注)、同一曲目,「复刻」旧时情景。上半场从唢呐领奏的《喜庆》、古曲《霓裳羽衣曲》、笛子与乐队的《今昔》、韵味十足的《广东小调联奏》到马来地方色彩的《耶林舞曲》;下半场则有扬琴独奏的《延河畅想曲》、板胡独奏《花梆子》、印尼民歌改编《美丽的梭罗河》及压轴的《东海渔歌》。在习惯了现代音响之余,再度接触这些具有历史的乐曲,要说是令人「回味」,毋宁说是在时代的变迁、人员的更迭与乐器的改革等多种元素调合下,衍生出了新的口味。最后,阎惠昌拿起麦克风宣布「从现在开始,可以任意拍照」时,观众快门此起彼落。不能免俗的《生日快乐歌》奏起后,又加上了粤语版的《祝寿歌》,当现场同声歌唱的同时,终于体会这个以「香港」为名的乐团,是如此真切地受市民的认同与支持。

藉著这场「初见」音乐会,香港中乐团又成功了引起了话题——你可以说「今昔不能比」,因为旧时的韵味难以保留至今;却也可以说「今非昔比」,因为各方的进步有目共睹。切下标示著四十岁蛋糕的这一刀,象征著不惑之年的欢乐,却也象征在这个切割之处,再向前跨越一步。如同那张呼应四十年前的节目单封面与曲目所设计出来的海报上所写的那样——他们「回归音乐原点,再创辉煌时代」。

注:除了当年的10月14日演出外,本次亦于前一日加演一场,因此今年以10月13日为开场。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