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武营国家表演艺术文化中心开幕,南台湾有了第一座国家级表演场馆,将成为驱动南台湾表演艺术发展的重镇。(© Iwan Baan 卫武营国家表演艺术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2018表演艺术回顾/现象观察.趋势探索 现象1: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开幕,如何经略全新表艺版图?

国表艺全员到齐 竞合互助中驱动剧场未来

十月中卫武营国家表演艺术文化中心风光开幕,也标志著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的完成。北中南的三个国家级场馆背负著推动台湾表演艺术发展的重任,已有卅一年历史的国家两厅院带头转型,寻找台湾表演艺术的标志、提升品质,透过活动来与社会产生关连,台中国家歌剧院则借由各种低门槛活动增加与歌剧院的互动,而卫武营则先以南台湾观众为目标,订出「开幕起一年室内入场观众应达廿五万人次」的高标准,以示经营决心!

十月中卫武营国家表演艺术文化中心风光开幕,也标志著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的完成。北中南的三个国家级场馆背负著推动台湾表演艺术发展的重任,已有卅一年历史的国家两厅院带头转型,寻找台湾表演艺术的标志、提升品质,透过活动来与社会产生关连,台中国家歌剧院则借由各种低门槛活动增加与歌剧院的互动,而卫武营则先以南台湾观众为目标,订出「开幕起一年室内入场观众应达廿五万人次」的高标准,以示经营决心!

今年十月,卫武营国家表演艺术文化中心的盛大开幕,代表了南部国家级的表演场馆诞生,也意味著北中南三大场馆的全员到齐。在跨入台湾表演艺术的新纪元之际,众人在前卫又气派的建筑物下欢声喝采。但期待的掌声下,也听见了疑惑的声浪一波波掀开。事实上,从台中国家歌剧院的成立起,业内潜在人才大流动不说,艺术爱好者的版图变也开始拓宽。但从场馆的角度来看,硬体的新增难免稀释原有观众群;而换到观众的观点,在艺文支出加上车资成本提高的考量下,面对心仪的节目,去?不去?那是一个问题。

再加上卫武营的入列,问题就更大了!在艺文人口相对较少的高雄,真的需要如此国际级的场馆吗?然而为什么不能反过来问:南台湾的观众,难道不需要一个完善的剧场吗?如此一来一往,去不去的问题,倒陷入了鸡与蛋的先后争议。

于是我们首先想了解的是,观众在哪里?!

艺文发展最蓬勃之地在人口密度最高的大台北,是可想而知的。据国表艺中心统计,国家两厅院去年室内观众约六十七万人次,在北北基人口的占比是十分之一。台中虽然艺文人口相对较少,但拥有台湾中心最优势的地理位置,统计去年台中国家歌剧院观众入场人次超过廿一万,比对台中市三百零七万人口,成绩是相当亮眼的。更令人惊喜的是,高达三百多万人次的到馆参观人数,为原本不被看好的歌剧院,写下了历史奇迹。

目标锁定南部观众 全力以赴

国家两厅院拥有卅一年的深耕与累积,歌剧院自二○一六年开馆以来开办免费的音乐会,结合讲座、主题式导览加上建筑观光的附带角色,得以吸引人潮到访。但是前两者的公式能否代入高雄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则有待观察。过去三年筹备处的「树洞计划」、「工作坊」、「国际论坛」、「学习推广」等,主要仍在为尚未出现的场馆打响名声,并且以「众人的卫武营」亲近民众。然而,卫武营所面临的最大关卡,也正在「众人」二字。想要像国家两厅院或台中国家歌剧院那样造成艺术爱好者的人流,在地域上颇有难处。受制于旅途所费时间、车资甚至住宿花费,北高来回往往降低了观众抢票意愿。因此文化部将卫武营营运初期的主要观众,定调在台中以南的地区。

但如此决定并不表示卫武营就能享受特别待遇,反之,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董事长朱宗庆与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艺术总监简文彬两人几番讨论与计算后,向董事会报告订出「开幕起一年室内入场观众应达廿五万人次」的高标准,若未达目标,则让简总监请辞,朱宗庆也同时辞去董事长一职,宣示共同承担与破釜沉舟的决心。朱宗庆主张,表演艺术参与人数需要长期培养,但绝不可能等到观众数量饱足,政府才兴建场馆。但卫武营的成长也不是一步到位,必须用耕耘、陪伴和经营策略来达成。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