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提琴女神瓦列芙斯卡(亚艺艺术 提供)
企画特辑 Special 美国大提琴家

瓦列芙斯卡 女神再临 让人重温黑胶录音的感动

继二○一三、二○一四年两度访台,美国大提琴家瓦列芙斯卡将于十二月初三度访台,高龄七十二岁的她,将带来包含德布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布戈拉多改编的皮亚佐拉《再见,父亲》等拿手曲目,让乐迷重温黑胶时代的温暖琴音与感动。

继二○一三、二○一四年两度访台,美国大提琴家瓦列芙斯卡将于十二月初三度访台,高龄七十二岁的她,将带来包含德布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布戈拉多改编的皮亚佐拉《再见,父亲》等拿手曲目,让乐迷重温黑胶时代的温暖琴音与感动。

瓦列芙斯卡2017年大提琴独奏会

12/9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77373988

在一九七○年代末期还没有CD、MP3、网路的时代,在台湾拥有一张原版黑胶唱片,对一个高中学生来说,是非常奢侈的。在我身边的同侪,省吃俭用就为了能够收藏一张瓦列芙斯卡(Christine Walevska,1945-)的唱片,那个时代,她无疑是爱乐者心目中的大提琴女神。

以最优异的成绩取得巴黎音乐院第一奖演奏家文凭,廿一岁开始录制第一张黑胶唱片的瓦列芙斯卡,五十年来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奏,包括海飞兹、葛鲁米欧、鲁宾斯坦都赞叹她的演奏,德弗札克的外孙——小提琴家约瑟夫.苏克,认为她所拉奏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是他听过所有大提琴家中最伟大的。

回想录制浦罗柯菲夫的大提琴协奏曲时,她表示当年在蒙地卡罗,两天之内就录完哈察都利安、浦罗柯菲夫的大提琴协奏曲,并且在第二天午夜录好装饰奏。一般大提琴家常常录制的是浦罗柯菲夫的交响协奏曲,虽然这是根据大提琴协奏曲改写的作品,但是在困难度上是远远不及原本的大提琴协奏曲,也显示她的技艺精湛之处。

十二月上旬,瓦列芙斯卡将再度造访台湾,为台湾乐迷带来精湛的演出。趁此机会,本刊特地越洋专访,请大提琴女神一谈她的学琴经历与此次演出的曲目。

Q:请您谈谈在巴黎音乐院学习的点滴。

A我在巴黎音乐院很幸运地被马瑞契拉(Maurice Maréchal)收入门下,我认为他是最伟大的大提琴教授,托泰利耶(Paul Tortelier)与詹德隆(Maurice Gendron)都是他的门下弟子。

在去巴黎之前,我有幸成为毕亚第高斯基(Gregor Piatigorsky)唯一的一对一学生,在十三岁那年与他学习,他告诉我父亲因为我非常有才华,所以他愿意破例收我。与他学习的一年期间,其实他只让我练习隆伯格协奏曲的第一页,他告诉我这一页乐谱包含了几乎所有大提琴乐曲的技巧,他让我用不同的作曲家风格拉奏它,像海顿、莫札特、布拉姆斯,就这样我拉了这一页乐谱一年,真的对我帮助很大,让我娴熟于不同的风格。

但是对我这样一个年轻的音乐家来说,我真的需要更多的曲目训练。一位曾经跟马瑞契拉学琴的父亲友人强烈建议父亲让我到巴黎跟马瑞契拉学习,于是我决定前往巴黎。父母的教育方式希望我不要惯于依赖家里的帮助,为了能够存够学费与生活费,我有幸在音乐家学会乐团的小提琴家推荐之下,成为猫王(Elvis Presley)演唱会乐团的成员,所以每次演唱会之前,猫王都会与我交谈,这成为我演奏生涯中另一件特别的经历。

十六岁那年,我利用夏天登台存了部分费用,到了巴黎在马瑞契拉面前拉奏,他赞叹我的才华,写信给我父母强烈建议我进入巴黎音乐院随他学习。巴黎音乐院是全世界最好的大提琴学习环境,它有丰富的法国音乐资源,完整的理论与视唱听写训练,我顺利地取得奖学金,得以随马瑞契拉学习。两年后我成为第一位得到最高奖演奏家文凭的美国音乐家。

Q:这次您将演奏德布西的奏鸣曲,是否可以谈谈这首作品?

A马瑞契拉是一位曲目丰富的演奏家,他也是影响法国印象乐派作曲家最深的大提琴家,在他门下学习,我听到许多典故与故事,对于法国音乐的诠释有著特别的体验。德布西曾经告诉马瑞契拉,他觉得许多演奏家演奏其作品让他觉得恐怖极了,因为他们照自己的意思诠释,其实是在瓦解他的曲子,特别是苏联的音乐家。以他的大提琴奏鸣曲来说,在乐谱上有著细腻的演奏指引与标记,例如同一音型在这一页是渐强,到了下一页却是渐弱。同一乐段中先是以近指板奏法(sur la touche),之后则是近桥奏法(sur le chevalet),充满著变化。另一个地方是在第一乐章练习号码2开头的主题再现,上面标示了(largement déclame),德布西曾写信给他的朋友提到,其中大提琴的B还原音,要像走在无云的天空下一般,这都是马瑞契拉告诉我的秘密。

我记得在我父亲去世前的病榻前,我为他演奏德布西的大提琴奏鸣曲,他对我说:「一生对德布西做了透彻的研究,如今我真正才领悟德布西奏鸣曲,这是他最后的作品,人在离世前是不会想要听到强大的音响的,所以曲中有这么多近指板的弓法,这首作品正是要细细地让音乐流动。」所以,德布西的奏鸣曲对我而言,有著非常特殊的意义。

Q:您这次挑选了两首阿根廷作品,一首是布拉戈多的《米隆坦》,另一首是皮亚佐拉的《再见.父亲》,可否谈谈为什么安排这两首乐曲?

A布拉戈多在今年七月十七日去世,我非常伤心。他为我改编了许多的曲子,对我非常重要,我决定要演奏他的音乐来纪念他,这首《米隆坦》是我欧洲巡回演出前夕,要求他为我写一首曲子,他居然在一夜就完成,这是他送给我的作品。所以我这次加上了皮亚佐拉的《再见.父亲》,这是作曲家纪念其父亲的作品,作为给他在天上的礼物。

访问过程中,瓦列芙斯卡的亲切与健谈,让我对女神的崇敬有增无减,也让人更期待她再次访台的演出。她选的每一首作品都有著只有她知道的故事,让乐迷在她的琴音中,聆赏她的心事,我期待藉著这次机会,能再次重温年少时沉浸在黑胶唱片的旋转中的感动。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