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眠夜的微光》以电影《星际效应》的配乐作为创作文本,带著观众展开又一次的奇幻旅程。(河床剧团 提供)
戏剧 翻转制式想像的意象剧场

《无眠夜的微光》 从电影音乐打开奇幻之门

早在廿年前便开始实验观演关系与剧场形式的河床剧团,习于翻转制式规则的导演郭文泰持续挑战自己,即将演出的《无眠夜的微光》将往往最晚加入电影工业制作流程的电影配乐,作为创作开端;并选择电影《星际效应》转译抗争的精神与感受,在剧场里打开我们对更多可能的想像。

早在廿年前便开始实验观演关系与剧场形式的河床剧团,习于翻转制式规则的导演郭文泰持续挑战自己,即将演出的《无眠夜的微光》将往往最晚加入电影工业制作流程的电影配乐,作为创作开端;并选择电影《星际效应》转译抗争的精神与感受,在剧场里打开我们对更多可能的想像。

河床剧团《无眠夜的微光》

12/14~15  14:30、19:30

12/18~21  19:30

12/21~22  14:30

台北 国家两厅院实验剧场

INFO  02-23219790

近年来参与式、沉浸式、跨领域表演逐渐为国人熟悉,但河床剧团早在廿年前即展开观演冒险,秉持「实验」精神,以丰富奇幻的意象直捣观众内心,打造各种出其不意的观看惊奇——二○一五年的《千圈の旅》将观众带入草间弥生缥缈诡谲的内心世界,二○一八年《当我踏上月球》以多媒体与三公尺高台视角制造科幻迷境,今年八月河床经典的《开房间》系列在有章博物馆演出,票券开卖旋即秒杀一空。

导演郭文泰持续思考著剧团的下一步,他开玩笑地说:「总不能一直开房间吧!」于是,今年十二月,河床剧团的全新制作《无眠夜的微光》决定挑战自己:选择电影配乐作为表演文本,能不能撞击出不同的火花?

反转与颠覆 与观众一同打开创作开端

艺术对于郭文泰而言是一个倒过来看日常惯例、颠覆一成不变to do list的手段,更是他的生存之道,「总是向右走的我们,如果有一天突然向左走,或是往地下钻?往天空飞,会如何呢?」他意味深长地说:「也许会迷路,但是我喜欢迷路。」也许是早年来台的经验,让郭文泰深刻体悟到失去方向的慌茫,但当他鼓起勇气丢弃GPS,把自己放身于全然陌生环境里,才发现自己的感官变得更敏锐——迷路赋予他全然不同的视野看生活,拥抱不一样的风景。

于是,在电影工业制作流程里总是最后一步加入的电影配乐,有没有可能倒过来,让电影配乐「倒果为因」,翻转它、转译它、甚至是超译,使之成为创作的开端呢?

「欢迎观众走进剧场,与我们一同迷路,放弃原本制式的思考模式吧!」勇敢置身迷雾中,慢慢摸索,是观看河床剧团的演出时,观众必经的心路历程。观众总是会在某个演出片刻,毫无防备地被作品画面、氛围打动。

勇于放弃 拥抱创作与生命当下的美好

郭文泰如何拼凑、变化出如此丰富的场面调度?他常常会问自己:「And Then,然后呢?」在排练场里与演员一起即兴,共同创作某个很棒的画面后,导演在脑中开始构思后续发展,宛如从内建的广大记忆收藏库中读取需要的data。他说:「不创作时我常去美术馆、博物馆看各式展览,累积灵感,也接触A,接著舍弃A,又费了很多力气尝试B,但最后发现还是原来的A好,哈哈!但我们没有人会因此生气。」随时带著开放的心,勇于放手、勇于放弃,拥抱创作当下的美好,这是河床的共识。「当然,我曾经自己做了一个超大舞台,结果放进剧才发现尺寸根本不合,舍弃的当下,还是会想……喔!」此时的郭文泰翻了一个大白眼,「OK,这就是人生。」

对于生命的体悟,郭文泰分享了自己最近的生活,「我前阵子参加我一个亲戚的百岁生日派对,我觉得非常深刻。一个活了一世纪的人,从年轻到行动不便的现在,他的梦想愈来愈小,但他依旧活著,过著每一天。」时间对于郭文泰而言是魔幻又凛冽的。他知道生命终究会逝去,于是每个作品几乎都在探讨死亡;但他从不给答案,而是要观众主动发现,「河床作品像一面镜子,照应出观众自己,观众透过看戏,仿佛与自己的生命对话。」

相信感觉 认真却又幽默的创作态度

选择《星际效应》Intersteller作为创作底本完全是个美丽的插曲。「以音乐作为文本是最初的发想,我原本想尝试家具音乐(furniture music)(注1,但在排练场听著听著,突然觉得……喔,没有感觉了。于是决定选别的!」接著导演与团员们试听超过五十张电影专辑,「听到《星际效应》时,我的脑海神奇地自动出现一连串的蓝图,我决定就是它了!与去年台北艺术节《当我踏上月球》题材无关,是汉斯.季默(Hans Zimmer)写得太好了!」有起伏,有呼吸,有段落,仿佛一张大大的画布,提供郭文泰挥洒的空间。他说:「选择这段音乐,是因为它有各种可能!」

排练期正逢香港反送中事件,新闻播著惊心动魄的画面,提供河床剧团很深的创作发想,也呼应著电影《星际效应》中提到的诗(注2。导演表示,届时观众不会在演出中看到抗争的实际画面,但是能感受到精神。

二○一四年的《星际效应》叫好叫座,会不会造成创作上的障碍或是观众观剧上的局限呢?导演郭文泰不讳言自己看过电影后,影片中几场经典画面确实萦绕在心,但他相信河床剧团能制造更多的诠释想像,「当然,我在排练的时候一旦发现电影开始干扰,我就会打自己巴掌,哈哈。」他调皮地回应。

《当我踏上月球》曾打造三公尺俯视的看台,《开房间》系列创造出一对一的亲密感,或许我们都会期待《无眠夜的微光》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观演或是观众席设计?郭文泰深思了几秒后说:「我们会在实验剧场的冷气出风口放毒,观众开始跟著我们一起昏(摇头晃脑)……」当认真记下此句后,才意识到自己被他调皮地摆了一道!这位土生土长美国人,说著一口标准中文,却天天想著珍珠奶茶、牛肉汤面;作为一位艺术家,严肃认真又同时如此chill(美式恶搞幽默),河床剧团即将推出的最新创作《无眠夜的微光》怎能错过!

注:

  1. 法国作曲家萨提(Eric Satie)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音乐类型,此音乐宛如放在客厅中的家具、墙上的壁纸,提供一种情境氛围,听者并不会特别注意它的存在。
  2. 英国诗人狄伦.汤玛斯(Dylan Thomas)于1950年间的创作〈不要温顺地走入那长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中写道:「不要温顺地走入那长夜……愤怒吧,愤怒对抗那光的逝去。」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