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胆相照的功夫
平心而论

肝胆相照的功夫

荷兰策展人罗勃在受访时说:「大凡表演团队分为二种,一种是以呈现单一艺术家的作品为主,艺术家就代表团队;另一种是与不同艺术家合作的团队,那我就会介绍团队幕后的核心人物,他怎么做、做过什么。」原来一直以为作品永远是最重要的,原来他还会关注其他的层面。

荷兰策展人罗勃在受访时说:「大凡表演团队分为二种,一种是以呈现单一艺术家的作品为主,艺术家就代表团队;另一种是与不同艺术家合作的团队,那我就会介绍团队幕后的核心人物,他怎么做、做过什么。」原来一直以为作品永远是最重要的,原来他还会关注其他的层面。

从二○○四年认识荷兰策展人罗勃(Robert van den Bos)至今已多年,我们因为常有机会密切的工作、巡演、会议、闲聊,总以为彼此相当熟识了,直至最近因为舞团卅周年记录片所需,特别专访他,短短的四十分钟,他从回答的重点到用字措辞,无一不让我惊艳,又是一个「学无止尽」的案例啊!

Q:你是何时认识舞蹈空间的?

A:最初是国光剧团的钟宝善要我注意这个舞团,接著是二○○二年阿姆斯特丹国家剧院的Peter提到在台湾参加台新奖评审时对舞团的深刻印象,能够让Peter肯定并不容易,所以当他邀请舞蹈空间来荷兰演出时,我开始注意,并促成日后的三次巡回邀演。

# 二○○二年的那段我很清楚,但对钟宝善的推荐,我一无所悉,原来「贵人」、「伯乐」要能随时将自己的独门眼光长期铺陈与不吝分享,而借助品味相近的朋友圈经验,是让艺术行政更有成效的力量。

除了作品,也观察其他层面

Q:以你对台湾表演艺术的深刻了解,你经纪了国光、优剧场、无垢、当代传奇、朱团这样的大团,何以还会协助像舞蹈空间这样的中型团队?

A:大团是品牌,一出手就可以符合观众的期待;舞蹈空间则是「家庭美食」,没有标准作业流程,但可以做出好吃、惊喜、扎实的「妈妈味」。

# 哇,这个说法肯定了舞团的某种价值,我应该把这个形容放入舞团的简介中了!

Q:如果作品是无可预期,那你是如何将舞蹈空间推荐给国际剧院?

A:大凡表演团队分为二种,一种是以呈现单一艺术家的作品为主,艺术家就代表团队;另一种是与不同艺术家合作的团队,那我就会介绍团队幕后的核心人物,他怎么做、做过什么。

# 一直以为作品永远是最重要的,原来他还会关注其他的层面。

Q:你最喜欢的舞蹈空间作品是那出?

A:当然是我与舞团二○一五年合作的《廻》。因为谭盾的音乐很棒,舞蹈、场景等等也都很好,这也是我第一次从头参与一个制作。四年间让我学到最多的是,制作人不是把艺术家放在一起,作品就会自然产生,每一个流程都需要经营与等待,就像知名编舞家季里安说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

这期间,很多时候,我忍不住向同行的妻子玛莉亚碎念,事情的发展为什么会不像预期?玛莉亚于是提醒我看看平(指平珩)怎么做。演出过后,我也开始检讨,大制作的确可让人震撼,但制作太大,也造成巡演不易,所以下一次,我一定会注意。

# 原来事情发展的背后,我们都有「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他也总是不忘冷静地持续思考与调整。

不断的观察与反思

专访过后,我去信谢谢他拨冗受访,老先生温和地回信:「很开心接受访问,这让我反思我的工作、我学到的『教训』,以及如何再向前走!」「这也把好多人要我对台湾舞蹈做个影片来介绍的构想,『磨』得更清楚了!」

与舞蹈空间这样的「肝胆相照」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促成的,其实罗勃对自己相关的每一件事都有「看到透」与「看到精」的能耐,也因此他的「睿智」与「锐利」总是我「仰望」的目标。

 

文字|平珩 舞者不成,专家未满,艺术行政与教育的手工业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