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裁缝的奇幻旅程》借由午夜的一封神秘订单,在针与线轴、大衣、缝纫机之间,完成了一趟幻想旅程。(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 提供)
回想与回响 Echo

转角相遇,共同穿越偶戏风景

2018利泽偶聚祭

第二届的利泽偶聚祭虽然年轻小巧,在策展思考上却十分完整,展现了无独有偶工作室在台湾近廿年的偶戏耕耘,亦可见其五年下来在利泽的社区融入。然以「亲近民众」作为目标时,选择上难免稍嫌保守,尤其国外邀演作品,多仍聚焦在个人情感与想像的翻转上,虽然技艺精湛,可创作主题上稍嫌单薄。期待一届届的积累后,偶聚祭真能成为一个当代偶戏的交流据点。

第二届的利泽偶聚祭虽然年轻小巧,在策展思考上却十分完整,展现了无独有偶工作室在台湾近廿年的偶戏耕耘,亦可见其五年下来在利泽的社区融入。然以「亲近民众」作为目标时,选择上难免稍嫌保守,尤其国外邀演作品,多仍聚焦在个人情感与想像的翻转上,虽然技艺精湛,可创作主题上稍嫌单薄。期待一届届的积累后,偶聚祭真能成为一个当代偶戏的交流据点。

从台北出发,随车行过宜兰的聚落、农田、冬山河,最后驶入「无独有偶工作室」进驻建构的「利泽国际偶戏艺术村」,发现偶戏在这里也有了番新风景。

一九九九年,无独有偶工作室在台北成立,希望以「偶」开启人所不能的想像空间。二○一三年起,在引介下进驻闲置十五年的农会谷仓,逐年修缮整理,一圆创团时想为台湾创立「偶戏研发中心」之梦,打造一个集造偶工坊、排练场、剧场与偶作仓储的场域。去年「利泽国际偶戏艺术村」开始试营运,并展开第一届的「利泽偶聚祭」,并在今年二月「偶戏艺术村」正式开幕后,延续前年的能量,第二届偶聚祭热烈展开。

近距离体会偶的纯粹  让「偶们」聚在一起

如其名,「利泽偶聚祭」紧扣著「偶」与「聚」两个概念,邀请国内外的偶戏团队齐聚演出,让偶与偶、偶与人、人与人在此相聚。又因偶戏村所在地「利泽简」的历史空间——冬山河淤积改道、铁公路运输兴起之前,为宜兰溪以南的重要集散船港形成的聚落——即使现今已繁华褪尽,由过往噶玛兰人命名为「利泽简」的这块「休息之地」,因为偶戏村的进驻,也有了现代的休憩转化。

作为一个刚起步的偶戏节、一个驻扎乡镇的偶戏村,「如何与民众亲近?」是无独有偶艺术总监郑嘉音的思考起点;也因此偶聚祭这两年皆锁定在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邀演,像是今年邀请已巡回全球两百八十个艺术节、匈牙利矮墙剧团(MIKROPÓDIUM Puppet Theatre)的《迷你妙妙偶》Stop;世界演出超过五百场次、以色列火车剧团(The Train Theater)的《小裁缝的奇幻旅程》Tailor Made;或是美国代表偶剧团沙漏剧团(Sandglass Theater)的戏偶传承跨代作品《穿你穿过的手套》When I Put On Your Glove。亦有台湾表演者薛美华和彭韶君《贵美的餐桌》、台湾沙盒制作《我心里仍开著的那朵花》,让物件与偶渗透不同空间,产生新的对话;此外也让墨西哥绳索剧团(Collectivo Cuerda Floja)带著魔幻箱剧场(Magic Box)在老街市集与民众相遇。

当代偶戏有许多面向,而其中仍不乏仿造人形而制的偶,使人投射自我,并于对现实世界的模拟中,展现了创作者对世界的观察与制作技艺。匈牙利矮墙剧团András Lénárt的一人作品《迷你妙妙偶》即展现这点。他以简单灯光,仅聚焦打亮自己的手与自制的迷你偶(micro puppet),以不及手掌大小的鱼偶、人鱼偶、小丑偶和芭蕾舞者偶带来五个不相连的片段。没有语言,仅配合著音乐和其细腻的操偶,牢牢将观众的视线锁定在精巧的偶身上;最后更是打破观看的第四面墙,让芭蕾舞者偶跃上一个个观众手上,超近距离地让观者与偶的生命相遇,和小小的偶一起呼吸。

而墨西哥绳索剧团则以另一种方式靠近观众,三个创作者在老街骑楼,藉充满机关的「魔幻箱」带来三出截然不同的作品。就著魔幻箱,每次只能有两名观众,瞇著单眼、透过箱孔,探索箱内的迷你世界:或是跟著《海洋冒险》Marine Adventure一起穿越暴风雨而后被海怪吞吃、或是在光影中体会小型《马戏》Circus,又或者是一起经历一段哀伤的实验,在《科学怪人文森》Vincente中感受到科学怪人的爱与心跳。短短两分钟,虽观看视野有限,却经历无穷。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