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美序(黄子寅 提供)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问师何往 梦里再聚

忆美序老师

在戏剧领域育才无数、译有多出经典剧本的黄美序教授,于上月廿四日辞世,享寿八十六岁,令戏剧界人士惋惜怀念不已。美序老师的论著《戏剧欣赏》可说是许多爱好戏剧者的入门书,其做学问孜孜不倦的态度与精神,对许多亲炙于他门下的学生可说是影响深远。本刊特邀与黄美序教授有深厚师生与同事情谊的文大戏剧系主任徐亚湘教授,特撰此文记述老师行谊,让我们看见这位对台湾剧场界贡献良多的学者如何在戏剧的道路上,以身教实践对戏剧志业的追求。

在戏剧领域育才无数、译有多出经典剧本的黄美序教授,于上月廿四日辞世,享寿八十六岁,令戏剧界人士惋惜怀念不已。美序老师的论著《戏剧欣赏》可说是许多爱好戏剧者的入门书,其做学问孜孜不倦的态度与精神,对许多亲炙于他门下的学生可说是影响深远。本刊特邀与黄美序教授有深厚师生与同事情谊的文大戏剧系主任徐亚湘教授,特撰此文记述老师行谊,让我们看见这位对台湾剧场界贡献良多的学者如何在戏剧的道路上,以身教实践对戏剧志业的追求。

七月底带品芊到美序老师新店的家中,请教老师关于实验剧展事。老师拄著助行器从房间出来,「亚湘,谢谢你来看我。」老师仍是熟悉的一派儒雅,「老师!身体近来都好?」「还可以,就是脚没什么力气,你看看我的手,来,试试!还是很不错的。」握著老师厚实满是劲道的手,心里很是安慰,有点想哭,想著老师能健健康康的真好!后来,听著老师细数实验剧展的陈年往事,追忆中时有准确评价与严厉批判,当下那份当他学生的幸福感又浓浓地升起,温暖满怀。

稍后得知美序老师过世的消息,虽震惊难过,但也很快地就学会了接受,因为我清楚知道,老师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与我相处而已,一种更纯粹、更恒久、更精神层次的方式。而且,此时我也更加地确定美序老师透过身教、言教留给我的珍贵礼物为何。

多读、质疑  老师的身教

是大四的时候认识美序老师的。当时还在淡江任教的他,来文大戏剧系影剧组开了一门「现代戏剧」,负荷重、压力大是上这门课的同学共同的感受。每周要念一个西方现当代经典剧本,同时得缴交两份作业,一是一百字的情节大纲,不能多也不能少;二则是必须挑出剧本里三个毛病或三个反思提问。前者的训练有助于我们把握一出戏的主要戏剧动作,并在减法的思考原则下透视核心及锻炼文字,而后者更是有效的突出思辨、批判性接受的重要性,看完一遍找不出问题,看个五、六遍勉强自经典中挑出三「病」是常有之事。我想,美序老师要我们挑毛病是假,是手段,要我们多读几遍多多思考,才是他真正的教学目的。

直接面向经典,并试著挑战经典,是大四那一年美序老师给我最好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当时还是单向传授知识的年代里其实并不多见,然而,更教我敬佩的是,老师每周得批阅四、五十份作业并都在上头详细批注意见,尊重每一份作业及珍视学生可能受到的启发,是我后来身为一名教师之后,对于美序老师在教学上的用心勤勉,才有了更深的体会与感激。现在,我也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提问反思,也在作业的要求上要有三处以上的质疑及延伸阅读,我想,这都是直接受益于美序老师当时的身教吧!

接掌文化戏剧系  奠下良基

美序老师自淡江大学退休后,一九九八年文大张镜湖董事长敦聘他来系上担任主任一职,因为老师在戏剧界的辈分及名望,原有从影剧组改组为戏剧系而有的人事纷争因而平息,而我们从师生关系变成同事关系之后,我因而也有了更多与老师相处与学习的机会。

我认为美序老师担任系主任的三年期间,是文化大学戏剧系发展的关键期。或许有筹办淡江大学表演艺术系及中山大学戏剧系的未竟经验,美序老师就任主任一职后,逐步推动课程结构的检讨及制度化的建立,专业学群课的设计即是他的构想,而为戏剧系争取到一间小剧场及教师的个人教研室,更是有助於戏剧系于演出实践及教学研究的长期发展;此外,戏剧系系展及艺术学院联合院展,也是在他的推动下形成定制。如果没有对戏剧教育的理想性与使命感,彼时年届七十的美序老师,何以能日日奔波于新店和阳明山之间?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感受在心。

二○○一年我自美序老师手上接下主任一职,十年间戏剧系得以在平稳和谐中有所发展,主要还是老师当时所奠下的良基之功,我只不过秉其精神萧规曹随而已。我既感恩于美序老师的提携,更受益于其待人处世、求知求真的范示影响,想想我何其幸运,在求学、教学及学术之道上,一直有美序老师照看。

戏剧为志业  多做少说以身实践

老师在文大戏剧系专职期间,不因繁重的行政、教学任务而忘却创作,他陆续将希腊喜剧作家亚里斯多芬尼斯的《财神爷要开演啦!》译出及担任导演、改编拟未来派剧作家徐訏的《鹊桥》为《鹊桥DoMiSol》,并与中国名导张其虹联合导演,以及翻译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并由艺术学院联演等。这些都是他七十后的作品,再加上《戏剧的味/道:从剧本到剧场》专著的写作出版,我都有幸跟随在美序老师的身边学习。把戏剧当作志业般追求,重视实践少说多做,不断自我反思修正以求真,老师都身体力行并做了最佳的示范。

美序老师曾送我一幅字「戏如人生须认真扮演  人生如戏莫锱珠必争」,想这是他戏剧人生的透彻感悟,而他的认真与豁达也的确印证了人生戏剧的巧妙关系,老师谦虚的「书与亚湘共勉」实则大大地鼓舞著我在戏剧之道上应为所当为。

私下老师的话不多,总是静静聆听,行事极为低调,总能言所当言,对剧场界及学生的关怀与影响,一如他只喝白开水般的甘甜。老师仙逝后,想必在天上乐与莎翁、叶慈等戏剧家谈戏论艺吧!而我,有著美序老师的字、书及精神相伴,未来的戏剧之路也有信心走得更为踏实。后来,与诸多同样感恩于老师教诲的学生们共同筹设了「黄美序教授纪念奖学金」,想让系上更多的学生知道我们在求学之道上曾经拥有的幸福温暖,以及美序老师精神的巨大力量。

美序老师,很想念您,我们梦里再聚。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黄美序(1928-2013)

浙江乐青人,一九二八年农历二月廿五日生。(登记出生日期为一九三○年二月三日)

一九四九年随国民政府来台。私立淡江文理学院(今淡江大学)英语系毕业,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硕士,英国伦敦大学研究,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戏剧学院博士。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戏剧学系教授兼主任、淡江大学西洋语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美国Mankato State University客座教授等职位。教授专长科目为西洋戏剧、戏剧批评、导演与编剧。

一九六九年应颜元叔之邀,共同策画《淡江西洋现代戏剧译丛》及《淡江评论》(Tamkang Review)的出版工作,对后来台湾的西洋现代戏剧、中外比较文学之相关学术研究与戏剧展演的教育和发展,影响深巨。

一九九○年与胡耀恒、王士仪共同发起并成立「中华戏剧学会」,推动当代华文剧场的学术交流。

二○○一年于中国文艺协会主办的五四文艺庆祝大会上,因著作《戏剧欣赏》,获颁第四十二届文艺奖章,由于长年从事戏剧创作及推动文艺发展,因而获得文艺奖章《戏剧理论奖》的殊荣。

二○○五年七月自文化大学戏剧系退休,同年六月文化大学假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演奏厅及国际会议厅,举办黄美序教授剧作读剧会及学术研讨会各一场,读剧会呈现的作品为《岂有此理》,学术研讨会的部分除了北京林克欢专题演讲《黄美序和他那个时代的人们》之外,计有两岸戏剧学者发表九篇论文。

《杨世人的喜剧》为其代表作品,曾获得《吴三连先生文艺奖》。

著作:《幕前幕后/台上台下》、《象牙塔外》、《论戏说剧》、《舞台剧》、《戏剧欣赏:读戏、看戏、谈戏》、《艺术欣赏课程教师手册:中学戏剧篇》、《台湾戏剧馆-资深戏剧家丛书-贡敏》、〈台湾小剧场演变初探〉(发表于《世界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报》第5期)、〈台湾小剧场拾穗〉(发表于《中外文学》)等。

剧作:《傻女婿》(1973)、《木板床与席梦思》(1981)、《杨世人的喜剧》(1983)、《空笼故事》(1986)等。剧作曾获吴三连文艺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被「美国传记协会」及「英国国际传记中心」收入世界杰出艺文名人录。

编著: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壹)/戏剧卷1、2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