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总监吕绍嘉(王永年 摄 国家交响乐团 提供)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2015-2016新乐季抢先报/台湾篇 国家交响乐团

「浪漫」的芬芳 蓄势待发!

国家交响乐团新乐季的主题是「探访『浪漫』的源头」,缘于音乐总监吕绍嘉认为乐团在过往几年的磨练下来,已有相当的成绩,此时更可「再往前一点」,探索「浪漫派」的风华,吕绍嘉认为可以「让乐团更成熟、更多样化并且更精致」。此外,这次更邀到两位驻团艺术家——韩国钢琴家白建宇与中国作曲家黄若,吕绍嘉期待乐团能透过与两位艺术家的近身接触,更了解他们的思索与内涵……

国家交响乐团新乐季的主题是「探访『浪漫』的源头」,缘于音乐总监吕绍嘉认为乐团在过往几年的磨练下来,已有相当的成绩,此时更可「再往前一点」,探索「浪漫派」的风华,吕绍嘉认为可以「让乐团更成熟、更多样化并且更精致」。此外,这次更邀到两位驻团艺术家——韩国钢琴家白建宇与中国作曲家黄若,吕绍嘉期待乐团能透过与两位艺术家的近身接触,更了解他们的思索与内涵……

从二○一○年指挥吕绍嘉担任国家交响乐团(NSO)音乐总监以来,乐季从马勒、史特劳斯、维也纳乐派到上乐季的「交响里程碑」、「交响诗」及「斯拉夫」三大系列管弦乐巨作,带领著乐迷一起成长。在象征攀越高峰后,今年乐季呈现出另一番风景——回到「浪漫」的源头。在白辽士、舒伯特、韦伯、孟德尔颂、李斯特、舒曼、布拉姆斯等等名作下,看见了乐季丰沛的能量。且让我们带著期待的心情,循著吕绍嘉的导引,揭开乐季的新序页。

Q:本乐季主题定调为「探访『浪漫』的源头」,能否请您谈谈二○一五/一六乐季设计的思考方向?

A:过去几年,我们比较专注在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的大型作品,而乐团在多年磨练下来,演奏马勒、史特劳斯、布鲁克纳或是更晚的俄国萧斯塔可维奇这些大规模的乐曲,可以说已成自家之言,奏得相当的好。而十九世纪初期的早期浪漫,如舒伯特、白辽士、孟德尔颂和舒曼等人的作品,相对较少涉猎。这些音乐,是个人主义开始抬头的时代,音乐语汇虽源自德奥古典,然个人情感开始浓烈,个人风格开始建立,像是百花正待绽放之刻,与其他艺术领域:如诗、文学、绘画之结合也更密切。这些作曲家虽是大家熟悉的名字,但如此密集在一乐季中呈现并不多见,其音乐之表达不若后期浪漫般的宏大或扭曲,而是在浪漫诗意中仍得兼顾均衡节制,保持音乐的清新精致,其实,相较大型后期浪漫作品反而更难表现。而,集中安排同一时代氛围作品的钻研,有助于乐团与听众更深入乐曲本质并触类旁通。

以上是乐季的主轴,大家仍可听到马勒、布鲁克纳和多位俄罗斯作曲家,以及其他很多精采的作品。

Q:对比于上个乐季的「交响里程碑」,我们看到二○一五/一六整个乐季节目却是倾向于精致的小编制?

A:编制大小并不是刻意安排,而是应音乐之要求。对比跟连贯其实是同时存在的,对比是一个表象,看起来有差异,但我们仍然尝试去找出连结那条线。我们演奏两百年前的音乐,并不是将摆在博物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而是去强调它跟现代的一些关系,并以首次接触的新鲜感与好奇心去演奏,让它成为一个当代作品。例如「双面魏德曼」那一场单簧管演奏家约格.魏德曼(Jörg Widmann),本身也是一位很好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歌》用了舒伯特很多主题,却又有著现代语法,与之对话,所以我们在之前演了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等于是一个古今对映。下半场他吹韦伯的《第一号单簧管协奏曲》,于是我们排了辛德密特写的《韦伯主题交响变形》来作连贯。

所谓的现代感并不是以年代来看,而是曲子精神内涵的前瞻性。我们总是可以在莫札特、舒伯特的作品,找到一些和弦或是句子的连结,用神秘、大胆的方式与现代相呼应。所以这些古代的作曲家,并不是只存在当时,真正好的作曲家永远是让你在经典里面找到一种往前看的精神。

现代感不一定就是现代的创作。现在不少作曲家不也仍以十九世纪手法在创作吗?威尔第曾说过:「回到古代,就是指向现代。」意思是说我们在巴赫和贝多芬等人伟大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很多不会消逝并源远流长的元素,应该从中再与现代精神结合,创造出更新的东西。

Q:指挥的责任之一是不断带来「好」的音乐,但好的音乐却不一定是「好听」的音乐。在票房与理想之间,您如何达到平衡?

A事实上我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听众」,因为没有听众,音乐会就没有任何意义。但在这背后我有一个期望,就是带来一些大家比较不那么知道的音乐,而这前提一定都是要我觉得很好的音乐。

「好的音乐」不分古今东西,也不见得要与「好听」画上等号。我觉得NSO的任务,并不是让听众下课或下班之后到音乐厅来,靠在椅背上、眼睛闭著听轻松好听的旋律。我觉得精致的音乐,有时候也应该要挑战听众。我们的任务就要提供一个深刻的音乐,让人去「想」。当然听音乐也是享受,但有的时候是要「想」过之后更能享受的。好山好水不会在自家隔壁,必须去寻访,这是一样的道理。

Q;今年多位台湾年轻音乐家在国际大赛中大放异彩,例如新生代指挥庄东杰与小提琴家曾宇谦。身为前辈指挥,可否请您谈谈对他们表现的感想,及未来合作的计划?

A他们很早就是我们固定合作的对象了。以后也会持续合作,我了解他们的实力,不管得不得奖,我们都一样会安排。

得奖后锦上添花很容易,但更必须长期地去关照他们。我认为他们在国内已经成名了,现阶段更重要的是在国际上的发展,如果说在国外有很重要的演出,就应该要把握机会。而在台湾,我们也会给予后盾。

Q:台湾最近前后痛失两位重要的作曲家——萧泰然与马水龙。获知NSO将在十二月为马老师制作纪念音乐会外,是否还会有萧老师的作品演出?

A两位作曲家都是我很尊重的前辈,我们会演马老师的纪念音乐会,而我也觉得萧老师的音乐非常亲民,尤其唤起台湾人的情感。他所写的管弦乐小品,一直是我们在国内外演出时很喜欢演的安可曲。我很确定以后我们也会演他其他的乐曲。

Q:按照往年开季都会同时发表国内新锐作曲家创作,本乐季似乎不遵循往例,也没有发现国人作品的发表?

A对我而言,并没有每年一定得遵循的规则。推介国人作品是NSO的使命之一,但对于每年曲目的方向与重心,我有我的步调与考量。已进行多年的录制国人作品之「乐典」计划,今年一月刚完成,我们收录了国内代表性作曲家的重要作品,总共有十一张CD。NAXOS今年八月将发行一张我们录制的金希文专辑,而未来也有一系列的委托创作计划。

Q:今年NSO的两位驻团艺术家,分别是韩国钢琴家白建宇,与明年将受聘担任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驻厅作曲家的中国作曲家黄若,请问邀请这两位,会希望带给乐团什样的刺激或影响?

A白建宇已经是国内乐迷相当熟悉的钢琴家,我可以用一个字形容他,就是「慢」,这个「慢」不是演奏速度的慢,而是需要时间,去进到音乐真正的那个境界,让人沉淀。他不只是在音乐上面的造诣高,整个人也散发一个很朴拙的气质。我认为跟艺术家除了在音乐上的接触之外,如果能够更近身了解他是怎么样去表达一件事情,不管是对团员,或是对台湾的听众,都会是一个很好的刺激。

找来黄若也是类似的想法,他是一位年轻的作曲家,作品富有华人的韵味。不只通古代、现代,他还通西方、东方。今年我们委托他一首曲子,也还会再演他一个旧作。另外他在演奏厅也有一场音乐会,由他自己上台演唱、演奏。从演他的作品,这样近距离和一位在国际知名、有前瞻性的作曲家工作、排练、交流,整个过程都将会是一个无可取代的经验。

Q:明年三月份的「马勒第六」,邀请剧场导演蔡柏璋朗读,能否请您谈谈这场文学跨界,将如何与音乐配合?

A这不算跨界,而是在马勒第六之前的荀贝格《华沙生还者》中,本来就需要有一位叙事者。我跟蔡柏璋合作过,我知道他会把这个角色做得很好。这个曲子很有意思,是描述在奥斯威辛(Auschwitz)集中营,一位犹太余生者的故事。因为是一位波兰人用英文讲述,所以需要带点东欧腔,还要模仿电影里那种纳粹德军的命令口气,让他们排队、报数、走进毒气室等,所以我们请魏乐富老师来做语韵指导。这首乐曲才几分钟而已,乐曲最后一段还有合唱用希伯来文高唱出面对死亡时,对他们主的众赞歌,我相信各方面都很有得发挥。

Q:明年就是NSO卅周年,为庆贺这一刻,乐团是否有什么暖身的规划?

A我们的团队已经计划要做一些特别的活动,我现在当然还不能透露,但保证一定精采。就我安排音乐的部分,仍然是平常心对待,因为每一年的节目都是精心策划的,为卅周年,最多或许会更fancy一点,但基本上「精致、深刻、悸动」那基本的「质」是从来不会改变的。NSO的好,需要让国内外更多人知道,卅周年正是一个好的机会!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你不可错过的NSO强档

本乐季最让乐迷们雀跃的,莫不是一口气请来四位重量级指挥大师。受团员爱戴的NSO桂冠指挥赫比希、与吕绍嘉有师生之谊的罗许德兹特温斯基(G. Rozhdestvensky)、尼姆.贾维(Neeme Järvi),以及高龄九十一的内维尔.马利纳(Sir Neville Marriner),这些以往只能在唱片中听到的大师如今来到眼前,怎能不令人激动?!

「精选系列」里的四场专题音乐会以古今对话的方式来联结,其中德国当红的作曲家暨单簧管演奏家魏德曼,将来台以两种身分一次展现,也不容错过。而每年的跨/新年音乐会都是乐迷们期待的一场演出,今年的《仲夏夜之梦》以浪漫喜剧呈现,并且邀请到张艾嘉跨刀朗读。此外,在明年的「马勒第六」,更邀请剧场导演蔡柏璋朗读。

由于明年国家戏剧院整修之故,压轴的歌剧制作将改为以“Semi-staged”的方式演出威尔第歌剧《奥泰罗》。相较于前几年的德国路线,本乐季转为义大利风格,音乐的精采程度绝对不亚于过往几出歌剧。浪漫源头的热情透过文学、诗画等途径,以音乐会、讲座等方式传递,一整年的乐季,岂止於单纯的聆听而已!(李秋玫)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