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一九八七年,两厅院落成,是台湾第一座国家级的表演场馆。卅年后,随著台中国家歌剧院的正式营运和即将落成的高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长期南北倾斜、僧多粥少的表演艺术生态,即将重新翻转。再加上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台湾戏曲中心,台湾将新增四座拥有千人席次的剧院,总座位大增近一万四千个。面对大剧院时代的来临,场馆与场馆、场馆与团队、场馆与观众的关系,都将全面改写,我们如何勾勒大剧院时代的新蓝图?

以场馆之间的互动而言,两厅院、台中国家歌剧院与高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辖下的三场馆,在「一法人多馆所」的组织架构下,除了要「异中求同」,寻求合作机制,共同把表演艺术市场的饼做大,同时必须「同中存异」,兼顾在地观点,塑造场馆的品牌特色。相较于资源丰沛的大剧院,中小型剧场如何自我定位?个性鲜明,更显重要,像是新北艺文中心以音乐剧为重心,水源剧场提供长销式节目演出,牯岭街小剧场的亚洲串连,各拥有明确的发展策略。

剧院多了,节目需求量大了,表演团队与场馆的关系更形紧密,合作模式将有别于过去:委托制作、共同制作,甚至串连多地剧场、以连锁院线的方式进行签约、执行巡回,都会因大剧院时代而生。例如,「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场馆共同制作计划」即是北中南三场馆串连,以千万制作费征求国内团队共制作品。值得思考的是,因应新场馆的舞台规格与观众席次,未来势必有更多大型制作的产生。然而,跃上大舞台对国内创作者而言,是一展身手还是被迫「升级」、「长大」?

观众在哪里,是大剧院一开门,就得面对的问题。以往,演出集中在北部,要看表演得「北上」;如今,演出北中南遍地开花,造成了观众南北流动的现象。表演艺术板块位移,票房是否也跟著分散?对表演艺术重度观众而言,票价加上交通、住宿都是成本,观赏节目更得精挑细选。如何吸引更多观众走入剧院,考验剧院经营的能力,深耕在地、加强地方连结并且开发观众,虽非一蹴可及,却是长远之计。

本期特别企画,邀请场馆管理者、团队经营者、创作者,共同针对大剧院时代提出他们的建言与想像。同时以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剧场为对照,从教育、文化地标、永续环境等面向,梳理剧院的社会责任。而迈入卅周年的两厅院,在新场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当下,如何迎向新的挑战?本刊也特于国家两厅院迈向卅岁生日之际,专访艺术总监李惠美,提出她对两厅院下一个十年的新愿景。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