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国家歌剧院引人入胜的古典外貌。(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 提供)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全球剧场巡礼

普鲁士的文化殿堂—德国柏林菩提大道国家剧院

为实践菲德烈大帝以文化征服天下的梦想,于一七四二年启用的柏林菩提大道国家剧院,是柏林三家歌剧院中历史最悠久的。不仅有著古典式的外观与雕梁画栋的内厅,在音乐历史发展上,更是重要作曲家与名指挥们不曾缺席的舞台。开幕迄今,历经多场劫难,火灾、战争、集权等等,国家剧院将近两百七十年的岁月,述说的不只是作曲家和剧作家笔下的故事,更肩负著承先启后的重任,成就欧洲人文的一页。

为实践菲德烈大帝以文化征服天下的梦想,于一七四二年启用的柏林菩提大道国家剧院,是柏林三家歌剧院中历史最悠久的。不仅有著古典式的外观与雕梁画栋的内厅,在音乐历史发展上,更是重要作曲家与名指挥们不曾缺席的舞台。开幕迄今,历经多场劫难,火灾、战争、集权等等,国家剧院将近两百七十年的岁月,述说的不只是作曲家和剧作家笔下的故事,更肩负著承先启后的重任,成就欧洲人文的一页。

柏林一直以来拥有世界文化之都的美誉,不仅是艺术家新兴聚集地,游客趋之若鹜的大城,更是展望未来的艺术希望之城。各式文化展览、表演活动与新式建筑,意味著柏林正代表著欧洲文化日益开创的新局,同时亦见证著过往的历史与时代变迁。原本在东西分隔时代似一孤岛的西柏林,因为围墙倒塌,消弭了形式上的东西界线,也因其城市特质本附于多元性和开放性,再加上较低的生活消费,自德国统一后近二十年,吸引全球众多文化工作者,柏林也从一九二○以来的风光黄金时代后,再度逐渐跃升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艺术指标都会;然而,这番欣欣向荣的文化愿景,其实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已慢慢扎根,一向透过军事武力遍行势力的普鲁士君王,为了以更文明的方式扩张其政治影响力,成立了学术文化殿堂「艺术学会」(Akademie der Künste,1704),并为实践菲德烈大帝(Friedrich der Große,1712-1786)以文化征服天下的梦想,于一七四二年启用了皇室剧院,这座皇室剧院正是今天的柏林菩提大道国家剧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

全球没有一个城市能像柏林一样,同时拥有三家歌剧院,为缩短政府经费资助的进程目标,而又要同时保障艺术品质,二○○三年在整合过程中决议成立了「柏林歌剧院基金会」(Berliner Opernstiftung),让三家剧院皆能生存下来,原则上各家剧院保持节目自制的独特性,但全年预算大部分均仍仰赖政府补助,另外再透过企业赞助等方式筹措剩余经费。剧院们彼此拥有独立经营权,却免不了相互竞争;幸运的,这三家剧院提供的精采剧目,与所能邀请到的顶尖音乐家,增添这座首都更加多元与极富活力的文化表演。三家剧院当中,又以菩提大道国家剧院拥有最悠久的历史,不仅有著古典式的外观(注1)与雕梁画栋的内厅,在音乐历史发展上,更是重要作曲家与名指挥们不曾缺席的舞台。从一七四二年开幕迄今,历经多场劫难,火灾、战争、集权等等,国家剧院将近两百七十年的岁月,述说的不只是作曲家和剧作家笔下的故事,更肩负著承先启后的重任,成就欧洲人文的一页。

与柏林地理位置相关的舞台用词

就地理位置来看,以剧院为轴心,周边有著不同的重要历史建筑,也是现今参观古柏林的核心地带,东从五百公尺外的柏林发源地尼古拉斯教堂,到往西的菩提大道尽头布兰登堡门,十八世纪时普鲁士王朝在这区域内,陆续建起皇室与各式文化公共建设,歌剧院在博物馆、大学、天主教堂、剧院、皇室图书馆、待兴建的旧宫等包围下,俨然就是贵族娱乐中心,而这地理位置概念正与剧院里的舞台方位称呼有著紧密的关连,并从十八世纪直到今天仍持续延用著同一传统称呼;歌剧院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有舞台、服装、布景等彩排,除音乐家外,需要相当多工程、灯光技术人员的协助与配合,试想当导演面对著舞台上的歌者或工作人员指挥排练时,若不断强调左右方位概念,其实是很扰乱工作程序的,因此这里不用左边右边作为沟通用语,也不以东边西边考验同事们的方向感,取而代之的是称呼为「公园方」和「宫殿方」,生活在这城市的每个人,都能很快判断出方位,从这个用法可以清楚了解这个剧院位于柏林的地理相对位置,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柏林城市的历史发展。

现今菩提大道的尽头布兰登堡门,以旧城的概念来看,其实就是十八、九世纪时的城门入口,一七九一年完成的布兰登堡门不仅是地标,同时也是清楚划分城市界线的历史遗迹,古时出了柏林旧城区,马上就是以前皇室的狩猎公园(Tiergarten),这个占地面积极为广大的狩猎公园另一方则有夏绿蒂宫(Charlottenburg Schloß),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进一步的柏林城市发展,其实这个腹地极广的都会,要一直等到一八六一年,柏林才把以前各自分离的卫星前哨小城,合并整合称为柏林大城,而这些不同小城的名称正是今天十二个不同区划分的基础;布兰登堡门不只是旧时代的地标与界线,也是二十世纪东西柏林分界的标记,然而象征统一最具代表的意涵,正是拆撤布兰登堡门前后的围墙,让菩提大道无阻拦地不断向西延伸,也因此今天能在柏林市区地图中心上,看到布兰登堡门外,有足足超过两百一十公顷大的奢侈林地;柏林人口的成长始自十七世纪移民计划,从早期的法国清教徒迁居与新时代土耳其家庭的移入,才渐渐大量增加城市居民人数,成为有上百万人的大都会。受到这般城市历史变迁影响,剧院也进一步将原本的「公园方」和「宫殿方」,改称为现在使用的「夏绿蒂方」与「柏林方」,而柏林在这里指的当然是指老柏林旧城区,而不是现今广义认知下的大柏林区域;有趣的是这个方位称呼,即使是剧院全球巡回演出到了东京或到了芝加哥等地,所有剧院员工皆沿用舞台两侧为夏绿蒂方与柏林方,显然这称呼与习惯,已经象征了所有工作同仁对剧院共同认知的传统,甚至也代表著一种团队认同的暗号与精神。

以艺术与建筑证明普鲁士人的文明教养

普鲁士英勇善战、略带不修边幅的粗犷军人特质,一直是其他高度文化发展王朝讥讽的对象,为了要证明普鲁士血统的文明教养,菲德烈大帝积极发展文化政权,像是找长笛家邝之(J. J. Quantz,1697-1773)和巴赫之子(C. P. E. Bach,1714-1788)等宫廷乐师到波兹坦任职,或是兴建柏林的皇家歌剧院等,都一再要彰显普鲁士人在艺术与美学修养上的内涵。古柏林旧城区内等大兴土木,也基于同样的意识形态,或许借用现代的词汇,能说明当时是要试图透过这个区域文化公共的建设理念,来打造总体营造的「菲德列式文化论坛」(Forum Friedricianum),其中大部分的经典建筑,几乎均由两位十八、九世纪前后期的普鲁士御用建筑师所留下:他们分别是克诺博斯托夫(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1699-1753)(注2)与辛克(Karl Friedrich Schinkel,1781-1841)。

国家剧院建案由普鲁士建筑大师克诺博斯托夫负责筹划,这位建筑师原本出身军旅,后来发现艺术潜能才开始自学习画,然后逐渐转至建筑,显然国家剧院正是他一生经典的代表杰作之一。剧院周遭的腹地,自一七四○年开始购地拆建民宅,原始架构出自于建筑师本身,随后再由精通艺术领域的菲德烈大帝自己修改草图,尽管当年尚有战争,但仅稍微延迟计划,君王还是督促建筑师于一七四二年完成剧院工程,随后也一一完成剧院边的其他建设,如剧院后方完成于一七四七年的天主教堂,剧院旁的皇家图书馆(现今的洪堡大学法学院)。即使历经大火与战争的摧残,以及多次的重建,内外观皆保留下当年最初的样子,这个仿古罗马式的古典建筑,虽明显是义大利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代表,但克诺博斯托夫却不是直接到义大利取经,这般建筑风格则是展转透过英国建筑师而学得。

剧院内部可分为三个厅,除舞台与观众席外,另有一个适合不同弹性用途的阿波罗厅和位于地下层的交谊厅。观众席一直要到一八○六年,拿破仑第一次到访柏林后,才开放皇室以外人士入场,而入场的规矩门槛当然也相当严苛,像是乐池后方两排预留给君王与将军,他们之后是没有座位得站著的各军种官兵,然后才是包厢席中的「艺术学会」院士及学者外宾,一楼(注3)则是皇室成员及高层贵族,二楼是一般贵族,三楼开放给妆扮时宜的市民购票入场。阿波罗厅的命名来自希腊太阳神之名,曾是国王的宴会厅,现在则时常会举办不同演讲、儿童故事音乐会(Erzählmusik!)、室内乐音乐会或记者会、酒会等,内观有双排希腊廊柱,洛可可式金边装饰和花纹大理石地板,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复建,由于柏林位处北方不产大理石,加上物质困乏,则在民众捐赠下,凑合出现在看到的大理石地板,也属一段特殊的时代历史轶事;阿波罗厅其中一侧的大门直接连接菩提大道上的阶梯,这阶梯也正是歌剧院正门入口上方可见的对称结构。地下室金碧辉煌、四处镜子与华丽水晶吊灯的交谊厅,据说是菲德烈大帝在一七六○年代,对歌剧不再眷恋、渐失热诚,而时常与宾客流连于此厅把酒言欢的场所。

二○一○年迎接第三次的重大修建

国家剧院两百多年历史间经历了两次重要的修建,首次是一八四三年意外火灾后,因大火祝融几乎让剧院全毁,大规模重建主要设计师是原内部设计师(Langhaus der Ältere)之子(Carl Ferdinand)负责,在尚未使用电力的时代,剧院主要照明并非透过蜡烛,而是瓦斯灯,过往的传统是只要瓦斯灯一有火灾危险,就以吹哨子最为通报警讯,即使现在改为高贵华丽的水晶吊灯,但吹哨子一直是德国剧院中人尽皆知的禁忌,工作人员迷信地认为,只要听到哨声便会带来不祥预兆,所以入情随俗,可别忘记在德语系各剧院或表演场所的吹哨忌讳;至于防范火灾对于一个拥有那么复杂机械设备、百亿资产与数百位人员工作的地方,莫非是第一要务,在剧院内任何一角均严禁抽烟、点蜡烛,每晚的正式演出,甚至不管只是音乐会或无伤大雅的儿童节目,都必然会有两位消防员入席,由此可见他们对防灾的小心翼翼。

再来的大整修工程是二次大战后,因一九四一年砲火摧残,一九五○年邀请宝林克(Richard Paulick,1903-1979)规划新剧院,并于一九五五年揭开新时代纪元;由于这位建筑师大力尊崇十八世纪首位建筑克诺博斯托夫理念,不仅受到世人的肯定,也因此才幸运地,得以保留下今天所见的历史样貌,虽取消包厢设计,但三层楼高的内观,每晚约可提供一千四百席观众座位,跟米兰、莫斯科和巴黎等两千多个座位相比或许属于小剧院,但相较于义大利城镇中的小型古典歌剧院,菩提大道剧院仍具国家级规模。二次大战后的整修重点仅在外观与内部室内陈设,现今所使用的现代化舞台机械,仍是由一九二○年代中所留下,正因如此,让人迫切期待二○一○年的新翻修计划,希望在现代化的目标下改善舞台技术、音响设备、彩排室与老旧行政部门办公设备等缺失,并打通剧院主建筑与总监办公室大楼(Intendanzgebäude)的连结,其中最为关键的莫非是让音响回响的时间与秒数,得以透过拉高屋顶等方式做到最理想的改善,并让每个座位皆能在视觉欣赏上不受角度障碍所局限。

二○○九年确认的整修案,让悬宕已久的大工程终以极为节约的一亿二百零六万欧元经费通过法案核定,但实际预算约估需两亿四百万欧元,对于内外观陈设的想法,柏林市长强烈坚持,任何新的整修预览图,必须要以维护老国家剧院历史遗迹为首要原则,因此拒绝了第一回建筑草图竞赛的任何新颖得奖设计单位,最后另再举办一次竞赛中选上斯图加特的梅孜建筑事务所(Das Stuttgarter Architekturbüro HG Merz)承办,新的整修工程将于今年暑假动工,预计在二○一三年秋季完工,三年的整修期间剧院演出一切照常,演出地点将暂时搬至离柏林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 Oper Berlin)仅数百公尺处的旧席勒话剧院(Schiller Theater),而这座话剧院也因应歌剧院的特殊需求,做乐池、音响及内观上的准备,不仅能让拥有将近六百位歌剧院员工长期进驻,也提供将近一千名观众席座位,等候揭开二○一○年十月三日的迁居Metanoia(注4)世界首演。

音乐巨人轮番掌舵见证时代

国家剧院乐团(Staatskapelle)自一九九二年在音乐总监巴伦波英(Daniel Barenboim)的带领下,逐渐成为德国最顶尖乐团之一,在国际上也极富盛名,最常受邀巡演美、日等国,其名气也因此声名大噪。十八世纪起,历史上重要的音乐总监从不在此缺席,由于重要名字不胜枚举,以下仅列几位作为代表,其中不可不提的包括:十九世纪在职逾二十年载的史彭替尼(Gasparo Spontini,任职期间1820-1841)和孟德尔颂(Felix Mendelssoohn,任职于1842-44),二十世纪初又以理查.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908-1918期间任音乐总监)最具代表性,而之后的福特万格勒、克伦培勒、卡拉扬、萧提等各大名盘指挥更都列在重要指挥名单中。其中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莫非是一九二五年,在老克莱伯(Erich Kleiber,1923-1935期间的音乐总监)指挥下的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伍采克》Wozzeck首演。近代导演方面,以东德时期的剧院总监库佛(Harry Kupfer,1935-)最具代表,这位在德国剧坛重量级的前辈导演,不仅得遍各式大奖实至名归,同时为国家剧院留下许多经典的制作,甚至直到今天仍不断搬演他所执导的多出华格纳乐剧,和理查.史特劳斯《莎乐美》Salome等,对剧院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将上任的新总监尤根.弗林(Jürgen Flimm),因具有丰富的导演经验与剧院经理人行政资历,已在新的节目策划上展现许多新措施,尤其是他一贯对现代音乐的投入,让新一季节目精采可期,想必将再次引领风骚、带动柏林与世界文化脉动的热潮。而台湾音乐家在国家乐团史中,也因新时代的杰出乐手加入而变得多元,年仅二十六岁的长号家田智升,以极为优秀的表现考入青年乐团,跟布列兹、拉图等世界名师同台共事,相当值得台湾音乐文化界分享他傲人的成就与荣耀。

专责部门担起艺术教育传承重任

在全球迅速发展各式炫目媒体的冲击下,在欧洲要花长时间、高经费,投入人文艺术传统领域上的新一代观众群培育,也如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显得十分吃力,然而这却是当前各艺文机构不得不正视,且待重新思考如何做好软体建设的议题,更是一份不可迟缓的教育重任。当亚洲大力推广生活美学理念时,欧洲其实也不断用心经营文化播种的工作,因为欣赏艺术需要日益养成与长期薰陶,于是在近十年内各大剧院、音乐厅纷纷成立新的教育部门,旨在透过教育推广,让深度文化普及。这股趋势并非短暂现象,显然已蔚为风气,像是国家剧院里的分支「青年国家剧院」(Junge Staatsoper,部门名称为Op│erleben)就专门负责歌剧或音乐会教育工作,不仅对象是学生、幼童、家长,同时也希望一般成年观众,在假戏真做、做中学的过程里,对歌剧内涵里的历史、宗教、戏剧、文学和音乐等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提高观众欣赏艺术的鉴赏力与提升文化体验水平。

  1. 菩提大道剧院外观是仿古罗马式建筑,其受文艺复兴威尼斯建筑师Andrea di Pietro della Gondola 又名Palladio(1508-1580 )影响最深。
  2. 克诺博斯托夫另一重要皇室建筑是位于柏林西北方的莱茵山宫殿(Rheinsberger Schloß)
  3. 欧洲楼层计算方式,以平面楼称呼为台湾的一楼,欧洲的一楼其实等于台湾认知上的二楼,国家剧院内部现有一层平面座位与三层旧称包厢式的楼层。
  4. 2006年获西门子作曲大奖(Ernst von Siemens Musikstiftung,素有音乐界诺贝尔奖之称)荣耀的德国作曲家Jens Joneleit(1968-),应巴伦波英之邀为国家剧院谱写新歌剧Metanoia并请到知名导演史林根希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执导。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实用网站

国家歌剧院 http://www.staatsoper-berlin.org

国家剧院新驻席勒院节目表 http://www.schillertheater-berlin.de/de_DE/calendar

柏林艺术节官方网站 http://www.berlinerfestspiele.de/

柏林官方网站 http://www.berlin.de/

柏林旅游指南 http://www.visitberlin.de/

柏林大众运输 http://www.bvg.de/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