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霍尔爵士(AP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为英国打造宝贵文化遗产 彼得.霍尔爵士辞世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创立者、前英国国家剧院总监彼得.霍尔爵士,于上月十一日辞世。他之能够闻名剧坛、受封爵位并不因其戏剧创作,而是他为英国现代剧场带来的重要影响与其所立下的基石。先创立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打造莎剧品牌并处理当代文本,后更接下英国国家剧院总监,让新建场馆逐步站稳脚步,报社讣闻如是描述霍尔:「不只让观众认识且明白过去的经典,更需无惧争议地拥抱当下。」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创立者、前英国国家剧院总监彼得.霍尔爵士,于上月十一日辞世。他之能够闻名剧坛、受封爵位并不因其戏剧创作,而是他为英国现代剧场带来的重要影响与其所立下的基石。先创立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打造莎剧品牌并处理当代文本,后更接下英国国家剧院总监,让新建场馆逐步站稳脚步,报社讣闻如是描述霍尔:「不只让观众认识且明白过去的经典,更需无惧争议地拥抱当下。」

十五岁那年,他在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莎士比亚纪念剧场」,观赏了比他年长六岁的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执导的《爱的徒劳》,两种野心因此萌生:一是成为莎剧导演,二是管理一座剧院。就读剑桥大学时,他加入「马罗社」(Marlow Society),毕业后在「牛津戏院」担任导演,正式开启他的职业生涯;随后前往伦敦,入驻「艺术剧场」,并成为《等待果陀》英文版首演的导演,当时他廿五岁。

他是彼得.霍尔爵士(Sir Peter Hall),生于一九三○年,于今年九月十一日辞世,享寿八十七岁。

从RSC到NT  国家级的艺术总监

与布鲁克不同,这位彼得为人所知、加封晋爵的成就,其实不完全在于他的戏剧作品,而是他为英国现代剧场带来的重要影响与其所立下的基石。廿六岁时,霍尔受邀前往史特拉福,成为莎士比亚纪念剧场(Shakespeare Memorial Theatre)固定合作导演之一。一九六○年他成为该场馆艺术总监,第一件事即是宣布成立剧团,以「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RSC)之名,开始莎剧在英国的新时代。

他的初衷是以剧团的形式,寻求并培养一群固定合作的演员、导演与设计群;既然是剧团,就不只在史特拉福演出,伦敦也要有新家;作品也不限于莎士比亚,要将莎剧的训练基础,应用处理当代文本(譬如与霍尔同年的哈洛.品特之作);目的则是希望从中建立一种独特的演出风格。时至今日,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已是英国剧场最重要的剧团之一,也是全球最知名的莎剧品牌。

八年后,霍尔卸下艺术总监的庞大重担,却接下了另一个烫手山芋——一九七三年,他被指定为英国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NT)总监。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乱七八糟:消息提前曝光、前任总监劳伦斯.奥利佛(Laurence Olivier)不满自己未受征询、保守人士的质疑声浪与媒体的冷嘲热讽,更有甚者,当时国家剧院工程延宕、预算超支,迟迟无法确定开馆日期。

创作者兼经营者  对英国剧场贡献卓著

他的首要任务是带领团队从原处所老维克剧院(Old Vic)搬出,移居泰唔士河南岸的新建筑。搬迁在即,霍尔决定先花两年时间,让工程与演出同时进行,不疾不徐、逐步开放同一馆内的三个剧场。接下来十三年间,霍尔维持总监与导演两种身分,他知悉如此「国家级」场馆,除了有其在世界剧场界的独特地位外,也不能忽略那些现正活跃的创作者、如新星般的英国剧场人:「不只让观众认识且明白过去的经典,更需无惧争议地拥抱当下。」与霍尔相识数十载的记者比林顿在其讣闻中写道。

霍尔长年兼具艺术创作者与经营管理者的双重身分,看似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媒体、官方与合作团队之间,也让他的真实性格被隐藏在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表象之下,人人各有解读。然而,霍尔对于英国剧场的贡献,或许比同时期任何剧场人的作品都更加历历在目、久而弥坚: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若没有霍尔,它们可能无法幸免于难,甚至根本不会存在。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