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艺多媒体总经理林宜标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两厅院30周年 大剧院时代来临 ! /各家之言 节目经纪业者 /时艺多媒体总经理 林宜标

寻找剧院、创作者、观众、演出商与经纪公司之间的平衡

大剧院时代带来的变化绝对会有,而且是正向的。我之前去台中国家歌剧院一趟,发现很多民众走进去,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一般民众跟场馆有接触,才不会产生无名的陌生感、排斥感。民众进到场馆是第一步,在场馆买票是第二步,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困难的,怎么透过很多形式的活动,慢慢制造这些网络。

多了新场馆以后,过去团体到中南部,面对的等级可能不是国家级场馆,现在是。团体怎么升级是很重要的事,绝对不是座位数从几百人增加到几千人增加的问题,而是规模、质量的调整,不然只有国外节目可以进来,本地团体进不去。这是必须努力的过程。

怎么让观众掏钱出来买票是非常困难的,从这几年台湾的景气度来看,大家的艺文消费更保守,明年就会面临更严重的情形。消费景气是全球问题没错,但现在整个亚洲市场,大陆市场慢慢取代台湾,过去好的演出在台湾,因为大陆没有开放,现在大陆改革开放,好的演出几乎都移过去,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表演艺术与世界对话这一块,要努力的还是很多。比如音乐剧,国内本土音乐剧与国外音乐剧落差很大,无论是制作质感、音乐编写、演员表现、剧场设计等等。举一个例子,国际知名音乐剧在韩国、日本、中国都改编成当地语言,像韩国,很多艺人、歌手参与演出,这样的跨界至少让流行音乐听众也去看音乐剧,这也是另一种好的形式。我们也看见大陆,包括《战马》、《妈妈咪呀》、《狮子王》都做成中文版,表示业者持续看好这个市场。

自己创作是一条路,可是以国内市场规模,要做到国际规格很辛苦。业者没政府补助、没企业赞助,一味要我们支持本土创作是很难的。在台湾做,很辛苦的地方是市场太小了,以台湾元素为主,能打入大陆市场的真的不多,加上语言造成的文化隔阂,更不容易外销。

谈到剧院与创作者、观众的理想关系,应该要再加入演出商、经纪公司,五个角色找到平衡,环境才会活络。但台湾的剧院会顾虑自制、自主,相对比较排斥演出商与经纪公司。可是两者其实并不违背,因为国际上很多大的节目要透过经纪公司引进,像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都是透过经纪公司跟各地剧院洽谈合作。好的演出没办法靠自己到处巡演,也应专心在创作,必须要经纪制度支持,让它运作得更好。如果没有好的场地,很多好的国际节目也进不来。不管如何,多了台中国家歌剧院与高雄卫武营还是好事,国际节目有巡演的可能就比较会考虑过来。

最近听到很多人到台中看戏,大剧院时代造成城市上的移动,改变大家对看戏的移动距离的习惯,增加移动也会增加消费,北中南三个剧院的节目也绝不会一样,是正面的发展。到卫武营、歌剧院的氛围是不一样的,进去是一种时尚,一种品味。必然会增加很多观众,只是增加的速度来不来得及支撑团体、演出商。

大剧院时代来临,不会因此就降低节目品质,要进剧院演出还是有一定门槛,但可想像剧院会带进大量国际节目,创作者有多一点机会可以去欣赏,提升自己,初期是学习别人的优点,向优秀的创作者借镜。至于剧院是否有必须协助在地创作者与团体,不管业者或剧院,都会办大师班,过去多集中在北部,未来在中南部,在地创作者与团体有机会跟国外艺术家、团体有更多接触。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