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动手映像剧团《露拉,出走中》(Jerry Shulman 摄 台北市文化基金会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进剧场.转大人

与孩子一同茁壮 让彼此学习成长

迈入第十八届的台北儿童艺术节

总在七月盛夏与孩子同欢的台北儿童艺术节,竟也迈入第十八届了!孩子会长大,儿艺节也默默成长蜕变,期待让各年龄层参与者能借此以童趣之心、玩转艺术。除透过免费与社区演出,让更多人接触剧场,儿艺节也希望能为苦闷的青少年做些什么,于是引进相关节目,如今年有动手映像剧团《露拉,出走中》与辛巴威伊亚萨剧团与奥地利彩色狂想剧场合制的《快乐农庄》,为青少年带来多彩的剧场体验。

总在七月盛夏与孩子同欢的台北儿童艺术节,竟也迈入第十八届了!孩子会长大,儿艺节也默默成长蜕变,期待让各年龄层参与者能借此以童趣之心、玩转艺术。除透过免费与社区演出,让更多人接触剧场,儿艺节也希望能为苦闷的青少年做些什么,于是引进相关节目,如今年有动手映像剧团《露拉,出走中》与辛巴威伊亚萨剧团与奥地利彩色狂想剧场合制的《快乐农庄》,为青少年带来多彩的剧场体验。

台北儿童艺术节

6/30~8/6  台北市各地

INFO  www.taipeicaf.org/index.aspx

02-25289580 转191-199

由台北市文化基金会于二○○八年接手承办台北儿童艺术节,如今迈入第十年了,此前更有长达八年的发展脉络,前后加总算起来,儿童艺术节在台北已足足成年。十八年的光景,得以让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成为独当一面的青年才俊,变得成熟了的台北儿童艺术节,其实早默默地随著时间的芢苒,长成了更多野心,当艺术节随著儿童一起长大,他们也试著改变,试著提早意识到这些改变对于环境、对于观众、对于成长过程的影响,或许这可以不是个仅仅针对「儿童观众」的艺术节,而是让所有年龄层的参与者们,能够借此返老还童一下,再次用曾有过的儿时眼光、已深埋的童趣之心,去看待、理解、欣赏,甚至玩转艺术的大好机会。

艺术没有门槛,随处都能发生

于是,在剧场中慢慢长大、转成大人的,不只是孩子,也是艺术节本身、所有家长和一般观众们,甚至也包括演出团体与制作团队。节目总监王诗尹说起台北儿艺节目前的整体规划,其实有她的一直以来「尝试」达成的目标。首先,儿童艺术节多年来的施行方针,是要妥善安排免费节目和付费售票节目的相互搭配,以及规划深入台北市十二个行政区的艺术活动,「看节目、参与艺术,是不需要有门槛的!」王诗尹说。曾在世界各大小城市居住游历,她对于许许多多在街区广场不期而遇的小型户外演出尤其喜爱,如此的street theater概念,在她口中,是最轻松、悠闲的观戏经验,只是散步路过就会发现的惊喜、稍稍驻足停留也少了急切赶场的忙乱。她希望能将这样的感受,藉著儿童艺术节在台北这个城市的各处与市民分享,十年来他们除了鼓励国内团体,走入不同社区、进行免费户外演出,也邀请各国家实际在街道、市集表演的专业演出者,带著他们的独特、深刻的小小作品,造访台北。

「户外剧场并不代表是简单的,当然还是有艺术性、有表演技巧,」王诗尹说,更重要的是,「它有种不同于剧场里的演出效果,必须要抓住观众的眼睛,让他们留下来观看。」这是专门从事户外剧场的表演者们,独一无二的本事,王诗尹也再次强调,她希望传达的是那种「轻松」的氛围,观众其实也不需要太过于投入准备,刻意在繁忙紧凑的生活中,定下行程、提早到达、抢占位子,而是能真正享受那种随机偶遇的闲情逸致,这不也正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因工作、因学业、因生活而囿于行事历、困于 to do list 而舍弃的自由吗?今年的儿童艺术节,依然有许多免费的户外或室内公演:九歌儿童剧团与沙丁庞克剧团,都将在大安森林公园的露天音乐台举行表演;十鼓击乐团和音踏 In Tap,则会先后在大湖公园呈现击鼓与踢踏舞两种令人热血沸腾的节奏盛宴;还有,特别从法国邀请而来的「星剧团」也将一连三天下午,连跑西门、信义、北投三处公园广场,演出人偶合体、惊喜连连的《小小大大人》。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基金会确实相当努力的将这些免费艺术活动,安排在城市的每个区域,这正是王诗尹所谓「没有门槛」的期望,售票是一种资源的门槛,而场地位置也会成为一种移动的门槛,「表演艺术活动绝对是有社会责任的。」王诗尹如是说,即使无法真的将演出送到每个家中,让身处不同环境的孩童都能无障碍、无门槛地接触艺术,但至少,可以在不远处发生,在各区运动中心、行政中心里上演,艺术不是特殊节庆才能得到的礼物、难得逛一趟大观园的偶然,而是真正成为的生活一部分。

年龄不是距离,更不能成为断层

于此同时,这几年的台北儿童艺术节其实也开始默默实行了更为精确的年龄分层,身在马德里的王诗尹,举当地的「儿童与青少年艺术节」为例,亦多所「尝试」在设计、安排台北儿艺节节目的同时,能为苦闷的青少年们做些什么。多采多姿的儿童艺术节,在过往三岁、五岁以上的年龄限制之外,也出现了九岁,甚至十岁以上的规划,「我们都走过那些惨澹的年月,小学毕业之后,开始面对无比庞大的课业压力,什么都没得看了,只能读书、只能去补习班。」王诗尹说,以马德里的经验观之,为青少年而作的演出,相较于年龄层更低的观众,可能只是需要更高的文本讯息接收程度,或是得以使用更多不同手法去处理与青少年相关的议题。然而,不论「目标观众」的族群与年龄层为何,她认为,要安排给小孩、给青少年或给成人的艺术活动,首先都必须要是好看的表演。她以二○一三年受邀来到台北儿艺节的瑞士.洛桑剧院作品《奇异莽原》说明,原先她认为这个表演虽好,但是其中讲述的主题有点过于抽象,担心无法被孩童们理解,直到亲自带了儿子入场观看才明白,「抽象」其实并不难懂,甚至对于儿童来说,抽象或许还比听故事有利想像、更能体会。

今年,儿艺节邀请了来自美国的动手映像剧团演出《露拉,出走中》,也特别把年龄层提高到十岁以上,最主要的原因,除了表演本身讲述的是关于一位少女的成长故事和她的探险旅程,剧团也诚如其名,以亲自「动手」操作光影、拍摄影像,运用偶戏与现场音乐、音效的呈现方式,多所忙乱地露出剧场幻觉之外的工作面向,他们用专业的态度玩出了只能在剧场里发生的游戏,或许对于年纪较大的儿童或青少年观众来说,也能成为某种启发。此次王诗尹也再次邀请了曾经带来《大惊奇》与《镜子游戏》等两出舞作的奥地利制作人的最新作品《快乐农庄》。这个由来自非洲的辛巴威伊亚萨剧团与奥地利彩色狂想剧场合制的演出,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元素,当然也少不了辛巴威当地的特殊风味,当异地风情、独特风俗碰上当代剧场的演出诠释与叙事脉络,对于台湾的大小观众都是个好机会,看看他们是如何碰撞、彼此合作,跨越语言与文化、迈向欢闹无边的想像国度。

人人心上,都有默默成长的创作小苗

每年艺术节,除了有户外与室内、来自国外与国内的售票及免费演出,基金会也总希望规划装置展览,让艺术不仅单方面接收,更可以彼此互动、近距离接触。由行动派建筑师「建筑繁殖场」与视觉艺术家「元素集合」携手合作的「漂流浴场」将在剥皮寮历史街区登场,一群大朋友们正尝试著将各种造型、大小不一的浴缸,结合当地空间与他们独具的匠心和玩心,打造成奇幻生物的异域游乐场。

其实这么多年来,儿童艺术节已然悄悄地潜移默化著每个拥有童心的孩子们,譬如长期与基金会合作的元素集合,即是在过往的经验中,有了此次的实行创作的尝试与念头。「我们花了那么多心力、找了那么多团队,举办艺术节,至少像这样能够影响到一个人,已经感觉相当感谢了。」王诗尹说,「这些小朋友们,看了我们安排的节目,如果他们能够记得,变成记忆、记载在脑子里,或许十年后有一天,这个小小的记忆也可能变成一些什么,对我们来说,真的会很感激。」近年来,已经有不少重访艺术节帮忙的志工,曾经就是那些坐在台下的小小观众。或许剧场能养成的不只是台上的创作者、作品的成熟度,也是许多观众、参与者心中慢慢发芽、默默茁壮的小小苗种。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