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家扎斯拉夫斯基(Nirto Karsten Fischer 摄 亚艺艺术 提供)
企画特辑 Special

英雄惜英雄的巧妙对峙

巧妙的对峙—罗曼.扎斯拉夫斯基钢琴独奏会

在十一月访台演出的「巧妙的对峙」独奏会中,以色列钢琴家扎斯拉夫斯基将以音乐说故事,透过舒曼与李斯特这两位主角,呈现十八到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风起云涌,带来音乐与文学的丰饶胜景。

在十一月访台演出的「巧妙的对峙」独奏会中,以色列钢琴家扎斯拉夫斯基将以音乐说故事,透过舒曼与李斯特这两位主角,呈现十八到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风起云涌,带来音乐与文学的丰饶胜景。

巧妙的对峙 罗曼.扎斯拉夫斯基钢琴独奏会

11/12  14:30 屏东艺术馆

11/25  14:30 台北 国家演奏厅

INFO  02-29510621

文学,或任何以文字表达者,是人类沟通最强烈的途径,是沟通思绪最主要的方法;也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扎斯拉夫斯基(Roman Zaslavsky)构思并实现「巧妙的对峙」(Ingenious opposites)这场音乐会曲目与演出形式。

音乐,尤其是器乐,不但从文学汲取灵感,亦从直接引用文学形式得到「无字叙事」的基石。举凡幻想曲、浪漫曲、狂想曲、诗曲、小故事曲……这些文学体裁已经转成钢琴作品常见曲种;而这些故事性强烈的乐曲,却都是以「无言」的钢琴音符表达,这些曲种的曲目数量与水准,证明了「戏剧性」、「故事性」与是否有文字作为媒介,在作曲家的努力下,音乐的力量克服了缺少「叙事媒介」——也就是文字——的情形,反而造就了文化艺术奇景。

由文学「偷师」

扎斯拉夫斯基认为,「音乐不须翻译」、「就让音乐说」即足够,上述的曲种形式都是音乐与文学交融的产物,证明以音乐说故事足以与文字并驾齐驱。

不单单是「弹琴」,扎斯拉夫斯基打算以十九世纪甚为盛行的艺文沙龙的「诗文朗诵」(recite)及此一形式与用语被李斯特借用为「独奏会」(recital)的关联,呈现十八到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风起云涌,带来音乐与文学如何的丰饶胜景。

和治学深厚的扎斯拉夫斯基聊到音乐可以天南地北。舒曼与李斯特,也就是这场曲目中两位「主角」,分别出生于一八一○、一八一一年,如此相近的年代与频繁的互动交流,使他们的音乐几乎定义了我们对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主流印象。两位作曲家都是出了名的「读书人」,他们不只是雅好文学,更各自具有极高文学与写作造诣。在他们的交流与创作表达中,德国浪漫文学的影响极为明显,舒曼的文学素养与过人的天分自不待言,尤其是他受到霍夫曼(E.T.A. Hoffmann)启发的创作,与李斯特自雨果(V. Hugo)得到的灵感,相互辉映。

英雄惜英雄

谈及这两位大音乐家,扎斯拉夫斯基还幽默地形容,推论舒曼与李斯特在路上见面,「李斯特应该会大器地问好,而舒曼却刻意装作没注意、一下子就过到对街去!」

一八三七年,李斯特在巴黎的《音乐报》Gazette musicale写了一篇大赞舒曼的文章,舒曼高兴得去信央求心爱的克拉拉在维也纳代为向李斯特致意。李斯特更写信给白辽士提及舒曼的《儿时情景》Kinderszenen:「我们天才洋溢的舒曼写了天真可爱的动机!舒曼真是受上天恩宠、天生的旋律家,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在信中表现如此热情的两人直到一八四○年,李斯特在莱比锡演出时才第一次见到面。音乐会后,舒曼将李斯特的演奏魔力比拟为帕格尼尼:「刹那间,音乐就由温文突转为大胆,从芳香氛晕变成壮观险峻。钢琴在他演奏下盛开灿烂——这已经不纯粹是钢琴演奏,而是勇猛的精灵宣告艺术征服一切。」

要做到以「无言」乐器说故事,除了作曲家的功力之外,诠释演奏者画龙点睛的能力也至为重要。演奏者的责任就是将这些「没有写出来的」文字转化、投射为聆听者能够共感体会的强大能量,感染听众,用声音创造音乐会当下无比特别的「磁场」。要在钢琴上「讲故事」,「用手指讲故事」。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