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对李行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李行工作室 提供)
艺号人物 People 资深电影导演

李行 重回舞台老本行 续燃创作能量

外国人称他「台湾电影先生」,台湾人尊他为「金马导演」、「台湾电影教父」,电影导演李行在两岸影坛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鲜少人知道这位呼风唤雨的电影大师,却是出身剧场,舞台演出才是他的「本行」。今年他重回舞台的怀抱,以全新视角将元杂剧《窦娥冤》改编成《夏雪》演出,要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八十一岁还有创作能量。因为创作对他而言,正是一辈子的事。

外国人称他「台湾电影先生」,台湾人尊他为「金马导演」、「台湾电影教父」,电影导演李行在两岸影坛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鲜少人知道这位呼风唤雨的电影大师,却是出身剧场,舞台演出才是他的「本行」。今年他重回舞台的怀抱,以全新视角将元杂剧《窦娥冤》改编成《夏雪》演出,要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八十一岁还有创作能量。因为创作对他而言,正是一辈子的事。

夏雪—感天动地窦娥冤

8/6~7  19:30

8/7~8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叱咤影坛一甲子,李行可说是台湾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王哥柳哥游台湾》开启台语片风潮,《蚵女》、《养鸭人家》的健康写实路线,《婉君表妹》、《哑女情深》、《彩云飞》、《海鸥飞处》等琼瑶小说改编电影的热潮,到《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回归早期的乡土文艺风格,李行的导演作品横跨了半个世纪的台湾电影史,见证了台湾电影从风起云涌到萧条没落的兴衰发展。外国人称他「台湾电影先生」,台湾人尊他为「金马导演」、「台湾电影教父」;前年,金马影展以「一甲子的辉煌─李行作品展」向他致敬;去年,大陆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更举办李行的文物展及十二部作品回顾展,庆祝他的八十大寿,显见他在两岸电影圈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鲜少人知道这位呼风唤雨的电影大师,却是出身剧场,舞台演出才是他的「本行」。

出身诗书家庭,学生时代就迷上戏剧

一九三○年生于上海市,本名子达的李行,从小受父亲影响,在诗书家庭与传统文化薰陶中长大,学生时代即对戏剧极为著迷。「我读陜西扶轮中学,常看高班学长的话剧表演,印象深刻的是资深导演张骏祥(袁俊)的剧本《万世师表》,抗战期间物资严重匮乏,演舞台剧也只好一切从简,司令台就是舞台,弄灯光,做效果,甚至怕临时搭的舞台布景被风吹倒,而彻夜看守,正式表演时,还得有人在舞台后方,用双手撑住被野风吹得摇摇欲坠的布景。」回忆起最初的戏剧启蒙经验,李行说,学长们克难刻苦却不减热情的演出,都是出于骨子里对戏的热爱,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他。

高中时,他转读西安私立力行中学,当时不过十六岁,在学校苦无演出机会,就往校外发展,参与社团表演,当时在中国戏剧学会,由丁尼导演,在西安文化会堂公演的《生死恋》,就是李行第一次参与的舞台剧演出。随后举家迁居上海,李行在复旦实验中学就读,负责戏剧社,演出大多因陋就简,十分克难,但对李行而言却是很好的历练,为他接下来就读戏剧科系的专业训练打好根基,也是他立志将对戏剧的兴趣转向专业的阶段。

毕业后,李行进入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戏剧组科班,他说:「那时候对舞台剧、电影的喜好及投入程度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可以省下两天的早餐钱,只为了看《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这些战后脍炙人口的电影,或者到兰心戏院去观摩当时上海一些知名演员石挥、张伐、韩非所演出的《雷雨》、《文天祥》等舞台剧。也愿意为了吸收舞台知识和实务经验,而演出一些无名角色,那种狂热和执著,连我的大哥和二哥都惊讶、佩服不已。」

来台依然参与剧运,因缘际会踏入电影圈

一九四九年政府迁台,没有戏剧相关科系可以读,李行选择省立师范学院就读教育系(即今日的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加入话剧社担纲演员及导演,并时常参与校外剧团与电影公司的演出。「李行」这个艺名就是当时和哥哥讨论后一起想出来的,亦即「子欲达」必须「行」。因此,在台湾师院三年半的学生生涯,李行记得的全都是话剧、话剧、话剧,就连交女朋友,日后成为李太太的王为瑾也是因话剧结缘。

李行回忆,当年台北蓬勃的社会剧运,让他踏进中山堂,演出成功剧团《桃花扇》、妇女福利协进会附设剧团《边城曲》、中央青年剧社《青年进行曲》、三三剧团《党人魂》、影剧界联合公演《影城奇谭》、反共保民委员会《尾巴的悲哀》、中华民国影剧协会《饥民图》,在南昌街明星戏院里演出《百丑图》,以及在美都华戏院上演《青春》等。一九五五年起,李行率光华剧艺社于大华戏院公演《旧情难忘》,担任导演,影剧界盛赞「又增添一位有前途的少壮派导演」。一九五六年,新世界戏院提供场地作为剧场两年,演出台湾当代剧作家优秀作品,即所谓「新世界剧运」,李曼瑰为主要策划人之一。历时一年半的十五部剧作中,李行即参与了四部。

同时期,李行也大量参与电影演出。一九四九年底,李行演出了第一部电影《春满人间》,成为他踏入电影圈的契机。李行说,他从舞台出身,开始的时候只是想当演员,后来发现,演员只演一个角色、导演能演那么多角色,便开始从电影演出中,寻找当导演的机会。五○年代的台湾,只有两家电影公司,一家为台湾电影公司(台影),主要生产剧情片,另一家则为农业教育公司(农教),负责拍摄宣扬国家立场形象及符合国策的社教片;一九五四年,农教与台影合并,改组为中央电影公司(中影),李行申请进入中影担任基本演员,但遭到拒绝。于是,他转而担任电影的副导演工作,从做中学,在实务经验的累积中一步步打下日后当导演的基础。

电影作品打造风潮,提拔多位耀眼明星

一九五八年是李行的电影生涯的关键时刻,在民间资金的挹注下,他与张方霞、田丰联合执导了台语片《王哥柳哥游台湾》,这是李行第一次执导演筒,却意外地大受好评,带动了台语片的喜剧风潮,自此开始了电影导演生涯。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二年,李行拍摄了多部台语片,直至一九六三年国语片《街头巷尾》,李行结束了台语片时期,也因为该片的成绩突出,李行应聘为中影的导演,开创了中影往后长达十五年的健康写实电影风潮。

《街头巷尾》的摄影师是赖成英,后来也成为李行长期的工作伙伴,李行说:「我到中影租场地,第一次看到赖成英为了拍摄的机位在挖地坑,见他如此专业又敬业的精神,心目中就想找他当新摄影师。」一九六三年与李嘉联合执导的《蚵女》及一九六四年独立执导的《养鸭人家》,都成为健康写实电影的代表作。「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跟赖桑一路合作拍下去,《街头巷尾》后,接著进中影拍《养鸭人家》、《婉君表妹》、《哑女情深》……,一路下去,拍得很多很多,在工作中我跟赖桑讲,我们都老了、头发白了,我还在叫开麦拉,你还在掌镜,彼此这样期许著。」

在台湾电影史上,李行的作品在不同年代,都有影响主流电影的经典佳作。一九六四年《婉君表妹》、一九六五年《哑女情深》及一九七三年的《彩云飞》、《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李行二度带动了琼瑶小说的电影热潮。与李行合作的男女明星,包括:葛香亭、崔福生、欧威、李湘、柯俊雄、秦汉、秦祥林、甄珍、邓光荣、林凤娇、张艾嘉、傅碧辉……,甚至童星欧弟、谢玲玲等都因李行的电影而得奖,被电影界公认最会拉拔明星的导演。李行作品获奖无数,其中,《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三部影片,连续获得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一九八○年的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创下台湾电影史上至今无人能破的三连霸纪录,达到李行导演生涯的巅峰。

六十年的从影生涯,五十二部的电影作品中,李行构思多年才完成的《秋决》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作品。李行说,在那个没有电脑后制的年代,为了呈现片中四季的更迭,可说费煞了苦心,而该戏探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生命观和时序伦常及电影美学,也引起社会、文艺界广泛讨论,成为台湾影史上相当重要的一部作品。「《秋决》阐扬中国『生生不息』的哲理,片中分明在描写『死』、其实在歌颂『生』。因为冬孕育著春。」尊李行为台湾电影一代宗师的电影导演侯孝贤说:「我们要有我们华人自己的电影,华片这种传统的伦理精神,足与好莱坞电影相抗衡,但现代电影很容易缺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正逐渐消失!李行的电影有一种『正统』,不管是道德、伦理或精神层面,现在几乎是七零八落的传统,我们在李导演的作品里是可以看到的。」

念念不忘舞台情,执导《夏雪》续前缘

过去电影是台湾民众唯一的娱乐,然而近年由于台湾大环境改变,新锐导演、新电影全面起来,再加上好莱坞电影、港片的大举入侵,自一九八六年《唐山过台湾》之后,李行就没拍新片了,而改扮演台湾电影的推手,立志要当电影一辈子的志工。虽然不拍电影了,但创作对李行来说是一辈子的事,今年他重回舞台的怀抱,以全新视角将元杂剧《窦娥冤》改编成《夏雪》演出。「创作的原始构想,来自当年我拍完《原乡人》,对赞颂妇女坚忍美德的题材大感兴趣,左思右想决定将元代关汉卿著名剧本《感天动地窦娥冤》搬上大银幕,属意爱将林凤娇主演,哪知剧本未完成,林凤娇已息影,计划一搁就是近三十年,直到四年前确定做成舞台剧,才又起死回生。」

虽然距离上回执导舞台剧《雷雨》已经有十七年,但李行信心十足,要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八十一岁还有创作能量。「这个舞台剧,让我有了当年创作《秋决》的热情,李行已经是李行了,做舞台剧《夏雪》不一定加分,可是对我的艺术生涯来说,有了《秋决》,再来《夏雪》,将来也许还可以有『春』、有『冬』,而有一个完整的四季四部曲留在人间。」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人物小档案

  • 1930年生于上海,本名李子达,1948年就读于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戏剧组,1948年迁徙来台,进入台湾师范学院就读,参与社团及职业剧团的舞台剧演出。
  • 1958年,首度执导电影《王哥柳哥游台湾》,开启台语片风潮,1963年转而拍摄国语片《街头巷尾》,应聘进入中影公司。
  • 以《蚵女》、《养鸭人家》为健康写实路线的代表作;《婉君表妹》、《哑女情深》及《彩云飞》、《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二度带动琼瑶小说的电影热潮,且挖掘了无数电影明星。
  • 电影作品获奖无数,以《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三部影片,连续三年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纪录至今无人能超越。
  • 历任金马奖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央电影公司董事、亚太影展评审团主席,现主要推广两岸电影交流事务。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