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孟亮(许斌 摄)
焦点专题 Focus 歌仔戏音乐新纪元/人物焦点

陈孟亮 云淡风清 不简单的简单女子

和陈孟亮合作过的诸多演员,可能都有著相仿的感受,她的音乐具有一股安定的力量,像是舞台上的隐舞者,牵引著演员与戏共舞,不著痕迹地烘托著戏剧的进行,对此她戏称自已是「安定灵药」,而这或者正因她不只担任过多种戏曲伴奏,亲身经历过戏曲表演训练的她,比其他乐师更深入理解演员的内在与需求……

和陈孟亮合作过的诸多演员,可能都有著相仿的感受,她的音乐具有一股安定的力量,像是舞台上的隐舞者,牵引著演员与戏共舞,不著痕迹地烘托著戏剧的进行,对此她戏称自已是「安定灵药」,而这或者正因她不只担任过多种戏曲伴奏,亲身经历过戏曲表演训练的她,比其他乐师更深入理解演员的内在与需求……

人物小档案

  • 南华大学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硕士,中国厦门大学中文系戏剧戏曲专业博士生,前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歌仔戏学系兼任讲师。
  • 著有《歌仔戏唱腔》(与柯铭峰、周以谦合著,1996年)和《歌仔戏唱腔(第2集)》(与柯铭峰、刘文亮、庄家煜合著,2000年)等书。
  • 重要歌仔戏音乐设计作品:《五女拜寿》、《乘愿再来》、《鸭母王》、《白蛇传》、《蓬莱大仙》、《狮子王》、《何仙姑》等。

 

在近代歌仔戏竞相寻求创新突破的改革浪潮中,陈孟亮作品中那一抹新鲜又隽永的醍醐味,嗅来别具深意。

在歌仔戏音乐界几位最具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中,陈孟亮是唯一的女性,相较于柯铭峰、刘文亮、周以谦,陈孟亮的作品多了几分细腻与感性,虽然她一再强调自己的作品没啥特殊的音乐设计风格,在她看来戏曲音乐本身就是为了「烘托戏曲,帮之增色」。这话听来简单,但行内人都明了,在这传统与创新不断冲撞的年代,要创造那分不著痕迹的和谐著实不简单,而这分不简单,或者正源自于她那淡定的处事风格与早期特殊的戏曲经验。

考场失意  孰知巧入桃花源

在歌仔戏音乐才女陈孟亮的学经历背景里,出现「文大国剧系」,著实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

「我这辈子最大的挫折就是艺专毕业那一年去插班考文大音乐系国乐组,没考上。」一九八三年,陈孟亮没有如愿考进文大国乐系,失意之际,在「游于艺说唱团」认识了影响她一生的关键人物——戏曲容妆设计王银丽,自此与戏曲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王姐开始带著我们走地方戏,接触过的地方戏曲大概有十几种,那时候觉得戏曲蛮有意思的,隔了四年,就去考文大戏剧系国剧组,跟郭小庄老师、哈元章老师啦……学过老生、老旦,所以我是会唱片段的喔!」陈孟亮笑著说。

和陈孟亮合作过的诸多演员,可能都有著相仿的感受,她的音乐具有一股安定的力量,像是舞台上的隐舞者,牵引著演员与戏共舞,不著痕迹地烘托著戏剧的进行,对此她戏称自已是「安定灵药」,而这或者正因她不只担任过多种戏曲伴奏,亲身经历过戏曲表演训练的她,比其他乐师更深入理解演员的内在与需求,更贴近舞台,也更重视与表演者之间互动关系,「现在都有音乐设计,但是有特色的演员他想这样唱那样唱,都是可以商量的,我,只是一个人的想法,可以跟演员讨论不是更好,这是一种合作关系。」。

一九八七年以后,陈孟亮因台湾笛子名家陈中申及知名歌仔戏作曲家陈建诚的牵线下与明华园合作,正式涉足歌仔戏音乐领域。一九九七年受「薪传歌仔戏团」导演林显源之邀,推出了她个人生平第一部歌仔戏音乐设计作品《五女拜寿》后,陈孟亮逐渐走出自已的创作风格,成为台湾近十几年歌仔戏音乐界最具代表性的创作者之一。

以戏为主  创造熟悉中的新鲜感

「戏曲就是要以人为主,以戏为主。」陈孟亮认为一个称职的音乐设计,应针对演员的唱腔特质、剧团的演出风格,顺应剧本的属性与不同的情境进行设计。面对导演或是老板的需求,陈孟亮鲜少刻意坚持个人的想法,不了解她的人可能会以为她只是好说话而已,殊不知在这随和的另一面,反映的是她对专业态度上一种坚持,在这样的坚持下,淡淡然的个人色彩反倒成为她独树一格的特色。

一九九六年大陆知名作曲家江松明担任「明华园」新戏《燕云十六州》的音乐设计,这一次的合作关系,使陈孟亮除了以戏为主的坚持,对自已的创作也有了更深层面的思考。「戏曲音乐设计就如同走在平衡木上,只要不掉下来,在上面如何变化都是许可的。」江松明的一席话,成为陈孟亮一直引以为鉴的座右铭,也是她近年从事歌仔戏音乐创作最为重要的核心概念。

面对近代歌仔戏发展日趋多元的创新趋势,陈孟亮认为即使一切外在的东西改变,用以区别剧种特色的方言与声腔,不能逾越「度」的掌握。题材愈新颖发挥空间愈宽广,偶而也必须走回原生态的唱腔设计。相较于天马行空式的创作新歌,她宁可选择在七字、都马等传统曲调上做变化,将扎实的唱韵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熟悉中的新鲜感。」。

淡泊中见情真

「我另外有个特色,写过就忘了。(笑)对我来说演完了,就云淡风轻了。 」对于别人对自已作品的评价,她向来看得很淡,套句她最常说的话:「不管人家怎么说,我还是得做啊。」对陈孟亮来说,下一部作品怎么做,才是她要关心的重点。

四年前,陈孟亮选择念博士班,吓坏了不少长期与她合作的剧团,「四年过去了,好像也没有那个团因此倒了啊。(笑)当初去念博班只是单纯地想换一下环境,放下一切。以前我有时会觉得演出好多好多好累喔!但一休息又担心没工作。现在回来心态不同了,我还是一样创作音乐、拉胡琴,但工作就工作,休息就休息,一个人,也饿不到那里去,淡定。」

她始终保持著那一贯的淡然与潇洒,演出完毕,你很难察觉何时陈孟亮已背起胡琴,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工作中的她从不哈啦,那是她自许对工作负责的基本态度,演完了,就云淡风轻地走人。但在那淡泊的味道里,她的琴音却总毫不隐藏地透露出那温柔的感性,坚定而情真。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