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演出前排练,左为林昭亮,右为吕绍嘉。(国家交响乐团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NSO的浪漫与奔腾 跨海远飏

侧记2015年国家交响乐团的两岸三地巡演

二○一三年一趟欧洲壮游之后,乐团今年应两岸三地各场馆及艺术节邀请,由音乐总监吕绍嘉领军,以「浪漫与奔腾」为主题,于十月底起进行了为期两个多礼拜的大型巡演,途经厦门、香港、上海、北京、台中五个地方的音乐厅。节目的安排显示著当地对于NSO的重视程度,而其中尤以十一月一日首度以完整编制阵容于香港登场,及第一次于刚完工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两场演出最受瞩目。

二○一三年一趟欧洲壮游之后,乐团今年应两岸三地各场馆及艺术节邀请,由音乐总监吕绍嘉领军,以「浪漫与奔腾」为主题,于十月底起进行了为期两个多礼拜的大型巡演,途经厦门、香港、上海、北京、台中五个地方的音乐厅。节目的安排显示著当地对于NSO的重视程度,而其中尤以十一月一日首度以完整编制阵容于香港登场,及第一次于刚完工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两场演出最受瞩目。

管弦乐团,是所有编制中人数最庞大、结构最复杂,却也能够发挥强大表现力的音乐型态。舞台上不管是细如涓丝的旋律线条,或是巨力万钧的磅礡音量,都能使得作曲家的意念借由团队合作,进而传达到听众耳朵、洗涤内心。然而,乐团集体凝聚所产生的美,却也碍于集体行动的不易,让每趟巡回演出更显得难能可贵。为了使海外旅行增加效益,演出地点、行程与时间的排定,对行政团队来说,更是一项重大考验。

近年来,NSO国家交响乐团从节目规划到演出水准的提高,不但国内粉丝有目共睹,也深获邀请来台的指挥和独奏家肯定。因此,频繁地出国巡演,让更多人听到好声音,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二○一三年一趟欧洲壮游之后,乐团今年应两岸三地各场馆及艺术节邀请,由音乐总监吕绍嘉领军,以「浪漫与奔腾」为主题,于十月底起进行了为期两个多礼拜的大型巡演,途经厦门、香港、上海、北京、台中五个地方的音乐厅。厦门场次为闽南大戏院两岸艺术节压轴,香港场次为第十届「台湾月」系列节目之一,上海为第二次受邀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场次则是二度受邀于北京国家大剧院的秋季国际交响系列中演出。节目的安排显示著当地对于NSO的重视程度,其中尤以十一月一日首度以完整编制阵容于香港登场,及第一次于刚完工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两场演出最受瞩目。

首度香港演出  大放异彩

为了这次的巡演,乐团不但因地制宜地排了两套曲目,其内容也间接呼应了二○一五/一六乐季主打的「浪漫风格」主题。如何向对方介绍NSO?吕绍嘉认为:「台湾的特质,有著只有我们能够表现、别人却没办法做到的境界。」因此他选择了乐迷们熟悉的音乐,用纯粹、不复杂的乐曲,让乐团奏出娴熟的旋律,讲出自己的话。

香港场音乐会就在香港文化中心,上半场首先登场的是台湾新锐作曲家颜名秀的《翔.天际》,这首原为台北艺术大学的卅周年校庆所作的乐曲,源自于作曲家甫至台北艺术大学执教时,对家燕观察之所见。从筑巢、孵化、幼鸟学飞……体悟到生命的成长对照至乐曲,描绘爱与飞翔,引申出对海阔天空的想像与企盼。

乐曲一结束,立即引起广泛的讨论。香港资深乐评周凡夫点头称是:「听得出来这是一首很成熟、也很有文化背景的乐曲。作为开场曲,能够将乐团的每个声部都发挥出来,在音乐会听完后,我感觉到另一个意义——这首乐曲,很像是NSO飞上天际的写照。」小鸟能够飞上天空,靠的并不是牠自身,而是双亲在后面的支持。也就是说,台湾近十多年来,音乐人才经过培养与累积,才能够让乐团挑选好的作品、好的演奏家脱颖而出,如果台湾没有这个条件,就不可能有好的演出能够带出国门、并推向国际。

新作之后,紧接著的是钢琴家严俊杰与NSO合作的孟德尔颂《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此曲不仅是九月开季音乐会的曲目,经过厦门至香港,已经是双方的第三次携手上台。加上吕绍嘉与严俊杰从在德国时期以来的多年熟识,让两人在舞台上默契十足。虽然一开始钢琴的音响有些出不来,但不久,状况便逐渐消失。原来钢琴家误以为仅有一台演奏琴,因此迁就著弹奏,然而即使「琴」况不佳,他却能够克服障碍,以经验与自信驾驭乐器,让钢琴发出漂亮的音色。一段小插曲,成了美丽的错误,让人更为注意到严俊杰出色的表现。周凡夫也赞同地说:「他的技巧好,快速的音符里仍然保有层次。我特别喜欢慢板第二乐章,非常有感情。这首乐曲是孟德尔颂年轻时候写的,属于年轻的灿烂光辉,我能够从今晚的乐曲里感觉出来。」

上半场两首乐曲呈现了作曲家及演奏家的丰彩,更符合促成音乐会的「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亦图突显台湾中生代艺术家的策划。下半场安排了布拉姆斯《第二号交响曲》,这首经典的作品,可说是乐团的试金石。演出同时表现了乐曲的涵养与丰富的质地,厚重中显现透明度,更突显了NSO的高能力。可惜的是,文化中心场地音响效果偏「乾」,在一些高潮澎湃的地方无法发挥,让后排的管乐较为吃力。事实上,在陌生场地表演,要在短时间内调整声音、位置、演奏方式,都不是简单的任务。然而NSO在音乐的处理上,却让在场的乐评纷纷表示欣赏。香港资深乐评李欧梵对吕绍嘉的处理相当满意,认为唯有长期在德奥地区受过薰陶的指挥,才能够呈现如此够味道的诠释,而任职于American Record Guide的乐评Gil French也说:「我在听完音乐会后不断回味,旋律更是持续萦绕在耳际。」

上海交响音乐厅  爆出如雷掌声

NSO首度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节目票券,在乐团启程之前早已全数售罄。演出由美籍华人黄若的《化变》揭开序幕。被杂志誉为「全世界最重要的青年作曲家之一」的黄若,在接任NSO驻团作曲家后,即获邀担任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的驻团作曲家。《化变》取材自黄帝四经之章节,以阴阳生万物而化变之启发创作。他运用自创的所谓dimensionalism的手法来作曲,旨在连接自己中国文化与西方前卫、摇滚、爵士等等素材,来创造一种新的声音。由于创作元素已跳脱传统的旋律与节奏,因此聆赏必须更著重于色彩与块状的变化,而对乐团来说,要从头到尾维持一定的张力,可说是一种新的磨练。

上半场第二首乐曲是由小提琴家林昭亮带来的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这首管弦乐色彩丰富的曲子,有著作曲家独特又带有哀愁的优美气质,尤其是小提琴独奏上绚烂的技巧,更使演奏的难度大增。在演出中,吕绍嘉与林昭亮频频交换眼神,在音乐中相互抛接,然而由于独奏的速度狂飙,导致快速音群常无法清楚到位,令人感觉犹如走钢丝般的岌岌可危。

中场过后上演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号交响曲》。这首浪漫派作曲家颇具盛名的乐曲,是NSO团员票选最喜爱演出活动的第一名。乐曲极具线条、悦耳程度也高,不需要花心思去理解,就可以享受其中。虽然这首曲子有时会被归为滥情,但吕绍嘉却认为它「有高贵的情感在其中」。他说:「好听不一定就俗气,它并非矫揉造作,而是一种直接、诚实的表达。」由于对乐曲的偏爱及熟稔,指挥与乐团用心在自己的品味上,将曲子演奏得淋漓尽致。尤其在最后两个乐章,主题与动机情感如潮水一般不断汹涌袭来,逐渐推至高潮。到尾声由全体连续奏出强烈和弦结束全曲时,现场爆出如雷掌声与欢呼,长达约一个小时的悸动,似乎在此刻得到宣泄的出口,久久未能平息。

两岸三地音乐交流  收获满满

「香港和台湾的交流,在香港回归前后有很大的差别。」对于NSO首度至香江演出,周凡夫提出了他的观察。他回忆从前的往来大多是民间,也就是音乐界如乐团、作曲家联盟举办研讨会、音乐会等。在当时两岸不直接接触的年代,香港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桥梁。然而在回归后,两岸交流机会大增,香港的桥梁功能却相对地降低,与台湾之间的关系也被迫退回观望的态度。所幸近十年来,半官方的组织开始将台港艺文带到对方演艺场所,才让局势扭转,重新热络起来。再将焦点移至上海,作为一个金融与交通的枢纽,虽然西化程度普遍没有香港高,然而上海交响乐团却已拥有超过一百卅五年历史,在漫漫时光中,亦培养了不少音乐家及专精音乐的爱好者。

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甫完工落成、香港与台湾音乐互动重回频仍之际,NSO今年底在两岸三地的巡演,恰巧是最好时机。若说完整的音乐发展要经过「创作—演奏—欣赏」的循环圈,那么乐团一趟行旅,不但带出了创作者、带出了演奏家,更使得自己收获满满。至于欣赏,就留待观众品尝,相信NSO的实力,早已经无需再美言。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文化新地标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是上海交响乐团的根据地,一开始的定位即是:中国最好的演奏厅、最好的录影棚、最好的音乐教育展示中心,并以世界一流音乐厅的标准来建造,进而成为一个上海文化的新地标。音乐厅含两个演奏厅,大厅可容纳一千两百人,小厅可容纳四百人。由两位世界级大师——曾设计东京三得利音乐厅、札幌音乐厅、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和圣彼德堡马林斯基音乐厅的丰田泰久,以及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代表人物和矶崎新,以声学及建筑两者为核心联手打造。由于地点坐落在历史风貌保护区内,导致音乐厅建筑高度受限,因此建筑往地下发展。加上地铁又恰从工地旁边经过,因此矶崎突发奇想,设计了一个「全浮建筑」,让两座大小演奏厅,悬浮在弹簧之上。

音乐厅外观是波浪形、马鞍式的低调建筑,浅红与深灰色的砖墙显得朴素,却相当有现代感。大厅采葡萄园式的设计,让观众座席分设在高低不同的多个区域,音质极佳之外,还有六块反响板,不仅能调整音响,还能供多媒体音乐会投影之用。小厅不仅能够做多功能灵活调节,更是乐团现场录音的好场所。(李秋玫)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