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卖夹仙24H选物贩卖小铺☆<?:?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艺号人物 People
焦点专题(一) Focus
- 精采文章试阅 台味爵士.摇摆MIT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1
- 精采文章试阅 摇摆音符 走入人群 爵士音乐节在台湾 / 文字 李时安 / 32
- 精采文章试阅 以爵士为载体 述说属於我们土地的故事 魏广? 徐崇育 / 主持访问:李秋玫 整理:谢依庭 / 36
- 精采文章试阅 向名家致敬 台湾爵士热力四射 音乐厅内的「两厅院夏日爵士派对」 / 文字 游维如 / 42
- 精采文章试阅 通风空间、社交距离 让我们尽情摇摆 两厅院夏日爵士户外派对 / 文字 游维如 / 44
即将上场 Preview
企画特辑 Special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精采文章试阅 2020-2021新乐季抢先报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54
- 美国 跨界邀演开发新路线 展现被遗忘的女力之声 / 文字 吴毓庭 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演奏硕士 / 56
- 欧洲 稳守经典疫中求变 亮眼明星横扫各团舞台 / 文字 吴毓庭 / 58
- 欧洲音乐节深度观察 疫下求存创意思考 音乐世界全新挑战 / 文字 周凡夫 香港乐评人 / 60
- 交响乐团节目规划中的策展思维 当星光不能四处奔驰,让我们认真听听音乐…… / 文字 李时安 / 64
- 乐团重返舞台风险评估 德奥透过科学验证 韩国实演展示可行性 / 文字 唐若甫 Musical America记者 / 68
- 精采文章试阅 国家交响乐团 传承发扬相辉映 擘划乐团新纪元 / 文字 李秋玫 / 70
-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以在地呼喊国际 聆听这片土地的新声音 / 文字 张皓闵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 / 72
- 国立台湾交响乐团 三大系列澎派展开 水蓝掌舵拓展艺术能量 / 文字 倪 / 74
- 台北市立国乐团 开拓曲目发展线上演出 为国乐能量创造新生机 / 文字 廖诗昀 音乐工作者 / 76
- 台湾国乐团 新任总监出线 传统中创新局 / 文字 杨懿惟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硕士 / 78
- 高雄市交响乐团、高雄市国乐团 当传统遇见现代 南方热情不停歇 / 文字 杨懿惟 / 80
演出评论 Review
新锐艺评 Review
回想与回响 Echo
- 「第二届冉而山国际行为艺术节」观察之一 回到主体的边陲 回到在地的国际 / 文字 黄馨仪 应用剧场工作者、剧评人 / 88
- 「第二届冉而山国际行为艺术节」观察之二 卡夫卡式行为 / 文字 张敦智 剧评人 / 92
企画特辑 Special
话题追踪 Follow-ups
- 精采文章试阅 重新启动历史建构 再度发动创作未来 牯岭街小剧场修缮完成 进入「打开」新阶段 / 文字 吴岳霖 / 96
- 创梦大叔迈入花甲 继续散播土地芬芳 「风潮音乐」创办人杨锦聪 坚毅不懈挑战自我 / 文字 赖家鑫 / 100
- 疫情延烧中 热力依然十足的梦想舞台 长荣交响音乐营 爱乐人的友谊桥梁 / 文字 李宜萍 /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