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翅》的主線是伍錦濤的故事,副線是螢幕中吳朋奉(右)的表演。(流浪舞蹈劇場 提供)
演出評論 Review

一個「草莽」又「沈重」的說故事者

--評流浪舞蹈劇場《展翅》

在現今舞壇的潮流中,《展翅》是個相當特殊的作品——他的「草根性」、他的俚俗性。或許是上次的「教訓」和之後的反省吧,這次,伍錦濤更自信地走出自己,找到一群可以信任、託付的工作伙伴,以更藝術、或許更可能屬於「劇場」的形式,將他要講的講出來。或許諷刺的是:其實更「不草莽」了!然伍錦濤的熱情還在,企圖心還在,這是他最大的資產。

在現今舞壇的潮流中,《展翅》是個相當特殊的作品——他的「草根性」、他的俚俗性。或許是上次的「教訓」和之後的反省吧,這次,伍錦濤更自信地走出自己,找到一群可以信任、託付的工作伙伴,以更藝術、或許更可能屬於「劇場」的形式,將他要講的講出來。或許諷刺的是:其實更「不草莽」了!然伍錦濤的熱情還在,企圖心還在,這是他最大的資產。

流浪舞蹈劇場《展翅》

5/7~9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想要寫伍錦濤,是因為二○○八看了他的《野草》,即懸念至今。作為一個剛成立的舞團(實則五年了,但是第一次對外公演),有誰會用這麼大的「力」:舞者、製作、內容、…錢(?!),來弄自己的節目?橫亙台灣幾十載的庶民生活影片的蒐集和剪輯不說,光節目單的設計、開數、用紙、印刷,乃至舞者的服裝、梳妝,下至燈光的一個不能少、佈景的功能和質感,以至舞蹈的內容想要涵蓋的訊息與野心……,伍錦濤是個很有話要說的人!作為創作者,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特質!但作品到了最後,對台灣土地、人民的依戀和大愛,居然峰迴路轉成了對林懷民「薪傳」理念的認同和大聲致敬,太直接到令人措手不及!太白了、太白了!

這大概是因我知道他與雲門的關係的過度反應吧!雲門人稱「濤濤」的伍錦濤,一般最熟悉的,應就是雲門《流浪者之歌》末了那個默默而有規律地、把滿地的穀粒耙成一個圓的人;有點像王榮裕僧人一角之於此舞的重要圖騰性。然對於編創者一角,《野草》和《展翅》卻是濤濤迄今對外唯二完整的展示。《野草》在舞者個人身體的修為和凝練上,可說作了可敬的展示。可能與作者本身的身體訓練有關吧,動作強調腹部的收縮和內裡的凝聚,個人獨舞時,「大哉問」的前提常可逼現出一種精神性的美感,作品有著新人難得的沈著;然到了群舞場面,則讓人看出這還不是創作者那麼擅長的部分了。

格局「玩很大」  多重敘述「機心」動人

兩年後的《展翅》,則依然有著「玩很大」的格局。或因上次的關係,還是有本事找來成熟的各界卡司,但這次題材轉回了自己,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這次他聰明地找來了個編劇(吳朋奉),和他一起把想講的技巧地串連在一起。他(們)「機心」地設計了三重論述(若包括現場演奏的琵琶、大提琴,則可說是「四重」,或以上!):他自述步入舞蹈的歷程(執意地多用台語,有些快速的俚語對一些觀眾會是理解上的挑戰,但,這是他的執意)、舞者的學舞心得,以及舞台中央、和《野草》一樣有機的佈景設計高處「銀幕」上吳朋奉扮演的各式演員論述的劇場面面觀(更多台語)。主線是伍錦濤的故事,主線之外,副線因此增添了許多迷迷離離、虛虛實實,甚至抒情(音樂)的文脈,為作品增添了豐富的多重性。像個秀場的主持人,伍錦濤會跳躍地出來講述一段自己走上這行的經歷,然後「歌舞女郎」會出來「演」一段,但又不盡然全依他故事的版本。

然後吳朋奉這一重要的「副文本」,則會在最料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在高台的銀幕上,他慣於劇場的演出精準無比,口氣、節奏強而有力。影片的編寫,許多橋段發人深省,即便主人出鏡以後,餘味依然繞梁。許多演員視角採取直視鏡頭對著觀眾述說的態勢,於是到了最後,吳朋奉的大頭特寫在高台上,便一如「全視(omnipresent)」觀點的存在,製造了如前作超寫實形而上的時刻。莊益增(紀錄片《無米樂》導演之一)的掌鏡行雲流水,是我在舞台上看過最嫻熟、稱職的電影表現,恰如其分的鏡位和純熟的影機運作,節奏銜接、掌握精準的剪接,將吳朋奉這一內容豐富的醒世式寓言,發揮得韻味無窮、淋漓盡致!

綜藝與歌舞秀  演出和論述的工具

如同為呼應伍錦濤的「馬雷蒙時期」(編按:伍錦濤曾擔任馬雷蒙舞群舞者),嚴肅的舞者也會一時穿起閃閃華服,抖弄著巨大絨毛羽扇,齊齊出場成了Show Girl,燈光也——有節制地——短暫模擬著秀場的五光十色氛圍,變幻著實則頗雅致的Gobo光影圖案,非常蒙太奇!觀眾視覺焦點,整場也被打散了,不時隨著演出者穿梭在不同的角落、明暗、景深和高度之中。可以大致地說,這個作品採取了綜藝節目和歌舞秀的梗概,作為他演出和論述的工具。自述中,伍錦濤曾說「啟蒙」他的,就是十二歲時看的綜藝節目:每首歌都用一篇舞蹈陪襯,迷倒了他。廿四歲時在「太陽城」西餐廳配舞,現在的他對觀眾說:「你在看我嗎?」「靠近一點,要看就給你看!」他扭動起腰肢,在高台上炫耀地給你看年輕時那份歌臺舞榭上的炫惑。觀眾笑了!他也知道那不是ART。為了「藝術」,他自述往後付出了「頸套、護腰、脊椎第X、X、X節受傷……」這些代價。《展翅》的特別,就在它刻意地不隱瞞它「曾經不是ART」的過去,或許更正確地說,他明白地告訴你「從歌廳到劇場」的這段,才是它真正的重點,才是《展翅》的精義;雖然,很痛苦,雖然,「要『浩克』那樣的巨胸才飛得起來」;雖然,女舞者一個個說:「沒有約會、沒有逛街、沒有假期……」,「花了很多的時間,才知道如何讓自己知道自己跳舞是好看的?」

草根與俚俗  打造更自信的作品

在現今舞壇的潮流中,《展翅》是個相當特殊的作品——他的「草根性」、他的俚俗性。或許是上次的「教訓」和之後的反省吧,這次,伍錦濤更自信地走出自己,找到一群可以信任、託付的工作伙伴,以更藝術、或許更可能是屬於「劇場」的形式,將他要講的講出來。或許諷刺的是:其實更「不草莽」了!然伍錦濤的熱情還在,企圖心還在,這是他最大的資產。這次舞蹈的表現,相對還是樸實。舞者是一群專業而訓練有素、嚴謹、與台下有良好互動的好表演者,敬業可嘉。從謝幕後播出的花絮中,我們可以得知各人各自表述的學舞心聲口條,可是花了額外的時間練的!這對於近期觀舞的觀眾來說,我們知是可以千萬感謝的!伍錦濤對品質的要求,是我看過他演出後最深的感受!可令許多「每年推出新作」的團體汗顏!只是,他的偶爾「莽撞」還是在,開場那個「愛地球文化創意協會」的暖場秀跟他的演出到底有啥關係呢?雖然,那是他的場子。雖然,男生〈Laughter in the Rain〉唱得真好聽,頗得原唱精髓!不過,要伍錦濤太按捺恐又不像他的style。雖然,他實則也是挺沈重的。期待他(存好錢)的下次「鬧熱登場」!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