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特別報導 一起走吧!與青年藝術家們向前行(三)

用心陪伴,走出創作的第一哩路

如何為青年藝術家打造培育計畫

聽到了年輕藝術家的心聲,要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在「如何為青年藝術家打造培育計畫」對談會中,北藝中心總監王孟超、國藝會獎助組總監李文珊與遠道來訪的四國專家學者分享了各自機構的培力計畫,王孟超並在對談會尾聲強調:「北藝中心幫青年藝術家在發展中成熟,是陪著他們走,不是帶著他們走。」

聽到了年輕藝術家的心聲,要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在「如何為青年藝術家打造培育計畫」對談會中,北藝中心總監王孟超、國藝會獎助組總監李文珊與遠道來訪的四國專家學者分享了各自機構的培力計畫,王孟超並在對談會尾聲強調:「北藝中心幫青年藝術家在發展中成熟,是陪著他們走,不是帶著他們走。」

「在藝術道路上,北藝中心希望成為青年藝術家推手,並與之攜手同行。」總監王孟超在「如何為青年藝術家打造培育計畫」對談會上表示:「北藝雖是演出場館,但努力經由各種培育計畫,讓青年創作者獲得更多藝術能量。」

青年藝術家的「第一哩路」

「藝術擴散」是北藝中心今年啟動的培力專案。安排了「藝術家來敲門」、「咖啡館的舞蹈時光」、「味道劇場」三項活動,將表演「宅配」到家裡、咖啡館、廚房,創造民眾看表演的新鮮感,增加青年藝術家被認識的機會。王孟超說,未來三年將與法國舞蹈中心合作,「第一年讓台灣年輕舞者到法國,參與明年六月在龐丹舉辦的舞蹈營;第二年邀請法國舞蹈中心來台舉辦亞洲舞蹈營;第三年之後希望每年能建立雙向合作。」

另一方面,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亦是台灣培育青年藝術家的機構之一。應邀出席對談會的獎助組總監李文珊介紹,國藝會針對年輕藝術工作者,目前提供的資源有「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海外藝遊」等專案。「新人新視野」補助表演藝術工作者創作經費、演出場地、製作行政,自二○○八年啟動至今,已補助四十八名青年創作人才,發表六十四件作品。譬如,雲門舞集新作《關於島嶼》影像設計周東彥,即是「新人新視野」專案培育出來的人才。

李文珊表示,國藝會明年開始接辦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該計畫針對不同規模的團體,分卓越、發展、育成三級別,補助營運經費,「正思考是否針對青年藝術家及團隊,提供更有彈性的設計。」她還說,台灣新場館愈來愈多,對演出作品需求會大增,現已開始研究補助創作前期階段,累積作品厚度。

培育就要「陪」著一起走

這場對談會,由二○一八年臺北藝術節新任策展人鄧富權主持,英、法、荷、新加坡等場館專家與談,以各自國家目前的藝術環境為背景,給予五位台灣青年藝術家的幫助及建議。

 沙德勒之井劇院推廣教育主任Joce Giles坦言,英國經濟因受金融海嘯波及,致政府減少藝文經費,年輕獨立藝術家在英國生活不容易。「劇院盡量創造藝術家與社區連結、提供試鏡資訊、幫助收入穩定;也輔導撰寫申請計畫專案、提供行銷範本;同時也適時釋出低票價策略吸引觀眾。」Joce Giles也提醒,青年藝術家務必與贊助單位保持密切連繫,就算沒有得到支持,亦要持續分享創作。

荷蘭DAS編舞課程藝術總監Jeroen Fabius則表示:「荷蘭近幾年受到士紳化影響,藝術經費縮減嚴重,本來有廿幾個場館,砍了一大半,年輕藝術家保持交流同時也能省下經費,會彼此交換提供住宿。」於是,他建議「青年藝術家若想要長期發展,需要強化人脈。」法國國家舞蹈中心秘書長Christophe Susset也說,法國的經濟現況充滿難題,然而,新一代青年的表現已與舊時代青年完全不同:「他們不被動等待經濟援助,而是積極找尋各種補助——關鍵在於你是否有心在藝術領域上。」

新加坡42新劇中心很有心地給了年輕編劇家極大空間,先研究、再蒐集資料,還可視情況更改主題。有別於一般補助單位簽了合約後,是不允許中途改變創作內容的,鄧富權問創辦者倫尚人,「對作品孵化,有忍受期限嗎? 」倫尚人回答,「我們依階段分期撥經費,藝術家可申請展期,最多可延長兩年。若再寫不出來,就下次再合作。」

「北藝中心不斷透過不同類型活動,發現青年藝術家缺少什麼資源,就幫忙找相關資源。」王孟超在對談會尾聲再次強調:「北藝中心幫青年藝術家在發展中成熟,是陪著他們走,不是帶著他們走。」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