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作家路易親身上台演出其自傳體小說改編劇作《誰殺了我父親》。(Jean-Louis Fernandez 攝 Théâtre de la Ville 提供)
巴黎

作家親自登台微觀自我 歐斯特麥耶新作逼視社會矛盾

法國全新表演季在疫情肆虐下展開,每個劇院都戰戰競競。許多劇組只要有一人疑似感染,就馬上中止演出(註1)。觀眾看戲也全程戴口罩,避免咳嗽,以免成為眾矢之的。儘管諸多限制,但觀眾依舊熱情不減,讓多部製作一票難求。德國導演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與法國作家路易(Édouard Louis)合作的《誰殺了我父親》Qui a tué mon père便是本季開幕叫好叫座的演出之一。

法國全新表演季在疫情肆虐下展開,每個劇院都戰戰競競。許多劇組只要有一人疑似感染,就馬上中止演出(註1)。觀眾看戲也全程戴口罩,避免咳嗽,以免成為眾矢之的。儘管諸多限制,但觀眾依舊熱情不減,讓多部製作一票難求。德國導演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與法國作家路易(Édouard Louis)合作的《誰殺了我父親》Qui a tué mon père便是本季開幕叫好叫座的演出之一。

廿八歲的路易無疑是當前歐洲劇壇最炙手可熱的創作者。諾德(Stanislas Nordey)、凡.霍夫(Ivo van Hove)、米洛.勞(Milo Rau)等歐陸知名導演紛紛搬演他的自傳體小說(註2)。路易擅長用豐沛情感與細膩文字,描繪他如何在保守家庭中超脫社會成見,接受自己的同性戀身分,進而揭露弱勢族群受主流價值迫害的脆弱處境。

歐斯特麥耶與路易的結緣來自二○一九年的《暴力故事》Histoire de la violence。透過這部描繪同志一夜情轉變成肢體脅迫的小說,歐斯特麥耶企圖探討自我認同的矛盾如何扭曲人性,進而導致無法挽回的血腥衝突。德國導演近年創作都企圖從個人真實歷練中,反映出現實社會的深層矛盾(註3)。《誰殺了我父親》亦然,透過路易與父親的愛恨糾葛,他感受到工人階層的生存困境及歐洲民主政治的危機。

傳統男性的現代悲劇

劇中,路易不再只是幕後作者,而是在台上演繹成長經歷的表演者。演出之始,路易遠離封閉的書寫狀態,走向大眾,凝望著象徵父親缺席的空曠沙發。他透過描述回憶片段,帶觀眾走進童年時的自我矛盾、父親的影響與啟發、父子倆的疏遠與和解等。隨著他的獨白,後方螢幕浮現法國北方城市的荒涼場景:雨天的公路、煙霧迷漫的荒野、破舊的磚房……在主觀陳述與客觀影像交替中,觀眾逐漸深入傳統男性的現代悲劇:為了成家立業,他拋棄學業投入勞動,最終卻被社會淘汰;他恥於面對兒子女性化的行徑,又無法放下對他的愛。路易毫不掩飾激進的政治立場,將父親每下愈況的健康狀況怪罪於朝令夕改的衛生與勞動政策。演出尾聲,他撻伐歷屆法國總統,試圖喚起民眾的反抗意識。

歐斯特麥耶認為這個文本無法被詮釋,它必須讓觀眾感覺到敘述者脫下扮演的面具,誠實闡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所以他邀請路易親自登台。為與路易合作,他冒著疫情風險,於八月底特地來巴黎排練。他耐心處理路易的敘事口吻,提醒他避免過於情緒化的表現,以突顯文字的力量。他希望透過直陳敘述,表達在字裡行間「令人難以承受,卻融合了悲傷、憤怒、美妙與感動的真實性。」(註4)簡約的場面調度下,路易充分揮灑自己的性格,讓人感受到他重新面對純真童年的失落與勇氣。他扮裝、對嘴演唱的橋段不僅製造出幽默效果,也表現出他解放自我的風采。

無法迴避的殘酷真實

對路易而言,自傳體的陳述具有一種讓人無法迴避的力量:「當今藝術的問題在於:如何呈現現實的殘酷,使觀者意識到問題所在,又無法轉移目光?……以『我』為主詞展開的書寫其實橫跨了世界、社會機制、性別與階級各種不同的身分……『我』這個主體其實存在著許多尚待挖掘的元素。正是這些無法掌控卻相互堆疊的社會因素賦予自傳體一種政治力。」(註5)

為追求真實效果,當代劇場不僅發展出一系列調查社會結構的紀實創作,也出現許多聚焦個人認同的演出。的確,以微觀出發的創作擴延至性別、身分認同等議題,帶領觀眾重新思索拆解框架的可能。這種透過批判角度解構、重組自我的創作手法不但給予觀眾深刻的同情與感動,也能讓他們客觀思索共存的矛盾與疑問。

註:

  1. 由諾澤西爾(Arthur Nauzyciel)執導朗貝爾(Pascal Rambert)的新作《我的兄弟》Mes frères,因技術人員感染而暫停排練、首演延期。盧昂歌劇院(Opéra de Rouen)的年度製作《唐懷瑟》Tannhäuser也因樂手感染而取消演出。為了避免疫情衝擊,奧迪翁劇院(Odéon-Théâtre de l’Europe)總監布隆胥韋(Stéphane Braunschweig)為新作《伊斐伊妮亞》Iphigénie安排了兩組卡司,但兩位男主角紛紛確診,導致取消部分演出場次。
  2. 路易目前出版了三部自傳體小說,其中一部《跟艾迪了結》在台灣出版,武忠森譯,寶瓶文化,2015。
  3. 包括2019年改編法國哲學家埃里蓬(Didier Eribon)自傳論述《回歸故里》Retour à Reims
  4. Fabienne Arvers, « Sur scène, un bouleversant Edouard Louis dans “Qui a tué mon père” » in Les Inrockuptibles, 11 septembre 2020.
  5. Anne Diatkine, « Édouard Louis : ‘’L’autobiographie est l’une des formes les plus puissantes politiquement’’ » in La Libération, 18 septembre 2020.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