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廷芳(許斌 攝)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劇場演員

劉廷芳 化作繃緊的弦弓,射向未來

過去從沒想過會成為演員的劉廷芳,當初因兩百元的報名費踏進戲劇系,在「反覆不斷重來」的面試過程中,預告了往後演員生涯的日常。從不同導演與團隊的合作裡,在不同的創作型態與形式間,她持續將自己化作繃緊的弦弓,等待張力最大最足的時刻,把箭射出,朝向未來。

過去從沒想過會成為演員的劉廷芳,當初因兩百元的報名費踏進戲劇系,在「反覆不斷重來」的面試過程中,預告了往後演員生涯的日常。從不同導演與團隊的合作裡,在不同的創作型態與形式間,她持續將自己化作繃緊的弦弓,等待張力最大最足的時刻,把箭射出,朝向未來。

人力飛行劇團《雙姝怨》

9/13~14  19:30   9/14~15  14:30

台北 水源劇場

INFO  02-27372717

八月中旬的午後三點,我和演員劉廷芳(朋友都喚她「大甜」)相約在咖啡店。作為彼此第一次的人物專訪,大甜與我悠悠分享了她快滿十年的職業演員生涯。這回談的是自己,講到動情之處紅眼眶紅鼻子,很真、很純,或許就是作為演員的天職吧。

因為兩百元報名費  踏上戲劇之路

「我以前想唸大眾傳播科系,當記者。」唸台中清水高中,語文能力還行,常參加演講比賽,也參與英語話劇社,但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演員。社團舉辦甄選,她想演茱麗葉,最後卻成了女扮男裝的羅密歐。「我小時候都被誤認為男生耶,但我一點也不排斥也不會想否認,覺得不被看透蠻好的。」大甜爽朗地說。她忽然想起小時候睡前的扮演時光,想像自己是月光仙子,在戰友們被惡魔擊敗時,哭著跟每位仙子道別。入夢前的時光成為了她童年的劇場。

高中唸音樂的室友問她要不要試試北藝大戲劇系,報名費也才兩百塊,她就去試了。到現在還一直記得當時考官跟她說:「請『中性』地唸台詞,知道什麼是『中性』吧?」當時的大甜在「反覆不斷重來」的過程中,似乎預告了往後演員生涯的日常。

二○一○年畢業那年,她徵選上了人力飛行劇團演員,在第一個正式演出中飾演歌隊/鳥。有天排練被提醒動作較易走味,為了讓身體記得正確的質地,她在文山劇場的鏡子前反覆來回三小時,只為了練好一個八拍的動作,她第一次察覺自己面對表演的耐心與韌度。當時同是演員的歌手魏如萱,在演出後,問大甜有沒有興趣當她的執行經紀,在一年一個月執行經紀的職場生涯,耳濡目染了許多演唱現場,也算是另類的音樂現場田野。

珍惜與不同導演的合作  每次都是獨特的學習

如果說在北藝大四年學的是關於表演的入門基礎,特別是偏向寫實表演的訓練,那畢業之後,在長期合作的導演黎煥雄身上,學習到的是一種詩意的虛實存在於身體與聲音裡,感受到留白與表演的節制而引發的寬廣。導演特別希望大甜學習「克制」,在低限裡找到細膩的刻畫與層次,企圖凝鍊與內斂。同時,導演也希望演員透過閱讀提升自己,因為若只使用生活經驗,表演能量很快就會消耗殆盡。

大甜珍惜每一次和不同導演與團隊的合作。如在拾念劇集《蓬萊》裡學習演唱南北管;有別於演唱音樂劇的方式,演唱南北管好似不斷在一字一句裡踩剎車,共鳴腔體的運用也不盡相同。從不覺得自己很會唱歌的大甜,第一次在演唱南北管時感受到屬於自己聲音的魔性。《香絲.相思》與《簡吉鳴奏曲—零落成泥香如故》的李小平導演是很會說戲且擅於領戲的導演,很呵護且珍惜表演,讓大甜在合作裡感到幸福。

大甜去年與今年都參與了改編自莎劇的音樂劇《第十二夜》,她開心地說,這是一直以來夢想中的角色──飾演女扮男裝的梅東琴,也是她演員生涯一個不得不「鬆」的轉折點。第一次參與爵士音樂劇,長久以來態度認真且有點M(受虐性格)的大甜在練唱時踢到鐵板。作曲柯智豪跟她說:「妳要學會擺爛。」像是個契機,對自己說:「不要害怕犯錯與不完美。」

對大甜來說,一般戲劇與音樂劇,就表演上並無太大差異,傳達與溝通是最大的任務。面對音樂劇,必須掌握基本的演唱技術,她更注重聲音有沒有能量,能不能先自我撼動,可否把這樣的頻率透過演員的載體傳達給觀眾。她舉了很有趣的對比:一般戲劇的演員必須把自己視為「作曲家」,行動與台詞皆在自己一吸一呼的頓歇裡調配安放;在音樂劇中,自己則成為了「樂器」,如何在作曲家賦予的音樂旋律與歌詞脈絡中增添更多樂音的畫面和色彩,則成為「樂器」的重要任務。

苦練三分球,射向未來的「櫻木花道」

在近期《雙姝怨》的排練過程中,導演王墨林要剝除演員的慣性及「好萊塢」式的表演方式,企圖透過東方身體所強調的下盤為能量起源,從湧泉穴至腳掌腳趾至富有彈性的膝蓋,肛門的收縮及生與死的神聖之地腹部,再延伸至整條脊椎的端正。學習如何以氣與地板、土地連結,強調不是從角色情緒而是從呼吸與身體構造出發。大甜語帶興奮地翻開排練筆記:「你的身體裡寄放著另一種生物。」強調「是演員附身在角色上,角色本是死的,唯有大甜是活的。」而不是過往認為「穿上角色大衣」的想像。

王墨林更強調演員身體的「行為」與「行動」。他提出「間」──在空氣、時與人之間,造就了空間/時間/人間──從演員在「間」裡「現身」、演員靈魂附身到角色上產生「變身」,最後是演員與角色共同在舞台上「顯身」。

大甜對未來沒有設限,對於表演也不特別分類。「現階段的我就是憨膽,雖不覺得自己聰明,也容易自我批判、自信心薄弱,但我就耐得住性子去熬。」最信任的工作夥伴、也同時是最了解她的演員崔台鎬曾說:「大甜挺像《灌籃高手》裡的櫻木花道,有強大的灌籃意志和條件,但在明白不足之後,也能在角落默默的瘋狂練習投擲不擅長的三分球。」

表演如細火慢燉,在過程中不斷繃緊的弦弓,她會等待張力最大最足的時刻,把箭射出。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現為自由表演藝術工作者。期望成為良好載體,跨度不同可能。

◎ 近期演出作品有:瘋戲樂工作室《台灣有個好萊塢》、衛武營開幕季《簡吉奏鳴曲─零落成泥香如故》、台南人劇團《第十二夜》、拾念劇集《蓬萊》、人力飛行劇團《時光電影院》與《M,1987》。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