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我編舞》學員重新以身體感知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轉化為舞。(許斌 攝)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十分鐘的舞蹈,雖然有一點短暫

記「樹林跳:跳島舞蹈節」之青少年身體編創工作坊

從新竹跳到樹林的跳島舞蹈節,公開徵選設籍新北市的十至十八歲青少年,舉辦為期四週的身體編創工作坊,開啟對於身體的多元想像,並於十一月廿一日在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正式演出《換我編舞》。參與的六位少女學員在余彥芳與林祐如兩位編舞家帶領下,打開身體感知,重新觀察並體驗看似平凡且日復一日的生活,再以身體語彙表現。

從新竹跳到樹林的跳島舞蹈節,公開徵選設籍新北市的十至十八歲青少年,舉辦為期四週的身體編創工作坊,開啟對於身體的多元想像,並於十一月廿一日在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正式演出《換我編舞》。參與的六位少女學員在余彥芳與林祐如兩位編舞家帶領下,打開身體感知,重新觀察並體驗看似平凡且日復一日的生活,再以身體語彙表現。

「樹林跳:跳島舞蹈節」以青少年編舞為號召的《換我編舞》,節目單醒目的字體寫著「這不是一個『由大人編舞,青少年表演』的節目」,明確地區分了兩個世界:大人的世界與青少年的世界。正如許多青少年劇場(或廣義表演藝術)相關討論,關於青少年作為一種類別,究竟指的是表演者、創作者、題材或是表演對象?在由余彥芳與林祐如兩位編舞家帶領的四週排練與創作過程中,更像是所謂大人與青少年不斷界定的彼此關係,共同尋找那還未被定型、也不該被定型的青春靈魂。

不平凡的雙重人生  打開對平凡生活的身體感知

從新竹跳到樹林的跳島舞蹈節,延續二○一八年邀請陳彥斌與董怡芬帶領成功國中田徑隊的跨世代、跨領域跳舞經驗,二○二○年改走公開徵選路線,以設籍新北市的十至十八歲青少年為對象,舉辦為期四週的身體編創工作坊,開啟對於身體的多元想像,並於十一月廿一日在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正式演出。雖說是廣邀各界青少年報名,主辦方之一的驫舞劇場依然得憑藉地利之便(劇團排練場在與樹林一水之隔的板橋大觀,成員也多居住在板橋樹林一帶),主動出擊,尋找可能的青少年人選。最終錄取六人,清一色為女生,年齡自小六到國二,只有一人是舞蹈科班背景,但多有身體與表演經驗。

初次與這群少女們見面的那一天,是一個平凡的週日午後,但少女們近期短暫過著不平凡的雙重人生。她們躺在地上放空補眠,有人在自己的結界(表演區域)整理道具,有人和兩位編創促膝懇談。專注、投入,但有點疲憊,某方面而言也頗貼切地說明著她們這四週的行程——下課來到排練場,用餐、稍作休息後開始排練,結束之後還得回家繼續寫作業。就以初次看排的週日為例,是下午一點到六點的行程,即便是青春無敵的體力,恐怕都有點吃力。

但事實上,真正不平凡的,是兩位編創老師如何帶領她們打開身體感知,重新觀察並體驗看似平凡且日復一日的生活。在工作坊的頭一個禮拜,余彥芳與林祐如讓她們分享自己生活的身體細節,例如早上起床的過程、從家裡到學校的路途等,每一次都比先前更仔細、更深入;又或者是兩兩相聊,找到彼此相似處,也透過這樣的過程來開啟對於自身、人際關係和外在環境的觀察。如余彥芳所說:「來回過程中,有些人總是看到一樣的事情,有些人儘管平常不愛講話,但會在實作時展現更細膩的觀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樹林藝文中心  融入社區生活的劇場

今年正式營運的樹林藝文中心,是新北市繼位於江子翠的新北市藝文中心、新莊藝文中心後成立的第三座表演場館,為五百個座位的中型劇場,可因應需求調整觀眾席方位。場館位置看似遙遠,實則占據各種地利之便,距離板南線亞東醫院捷運站約十分鐘公車車程,若選擇搭火車也只要走路十分鐘(以上至台北車站車程皆十五至廿分鐘),藝文中心與隔壁的威秀影城還有停車場,方便開車前來的觀眾。

除了交通方便外,樹林藝文中心更是都會區難得與庶民生活緊密相連的劇院,不遠處就是樹林夜市,周遭隨處可見平價料理,隔壁就是八層樓的秀泰影城與百貨,看完戲還能買個日用品。至於整棟建築物全名為「藝文綜合行政大樓」,樓上包括衛生所、長照中心、圖書館,真正落實「劇場即生活,生活即劇場」。

樹林藝文中心在開館前,已提前於二○一九年七月試營運,開啟一系列表演、地方團隊演出、講座、工作坊、劇場導覽等活動,拉近民眾與劇場距離。今年春天雖因疫情而短暫關閉,排定演出也因而取消或延期,然下半年依然邀請驫舞劇場擔任策展,與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合作策畫「樹林跳:跳島舞蹈節」,為中心量身打造首檔「特色節目」,不只串聯在地舞團能量,也藉表演打破劇院與社區的分界。(白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