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變與不變中 「油麻菜籽」的省思(一心戲劇團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封!? 容「疫」挑戰 大未來!╱台灣觀點

在變與不變中 「油麻菜籽」的省思

對我來說,能讓劇團、歌仔戲順利延續經營就是種恩惠。這次的疫情讓我們能反省自己,除了回顧過去作品,想著如何提升、成長,也能處變不驚、保持與延續創作能量,調整未來規劃;更重要的是,讓大家一起檢視戲曲的發展環境,除了各自使出看家本領來共度難關,也看見傳統藝術產業在各種變化中不變的價值。

對我來說,能讓劇團、歌仔戲順利延續經營就是種恩惠。這次的疫情讓我們能反省自己,除了回顧過去作品,想著如何提升、成長,也能處變不驚、保持與延續創作能量,調整未來規劃;更重要的是,讓大家一起檢視戲曲的發展環境,除了各自使出看家本領來共度難關,也看見傳統藝術產業在各種變化中不變的價值。

在這一波疫情當中,我想傳統戲曲類是藝文團隊中最少發聲的,尤其是歌仔戲團,這跟劇種自身發展有關,從落地掃、內外台到胡撇仔,我們不總是積極地在艱困、動盪中找尋生存之道嗎?像是「油麻菜籽」。因此,即便面臨劇場節目停演或延期,甚至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民戲演出被取消,劇團除了研擬當下的因應措施外,也暫緩腳步來思考未來可以嘗試發展的方向和經營之道。

蓄積能量  從人事到空間的再省思

首先,是表演能量的維持。聽聞一些接演民戲維生的歌仔戲演員因「沒戲唱」而轉行了,我意識到劇團組織與培養駐團演員的重要性。雖在「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的支持下,能支撐行政人事成本,但演員多以專案合作為主;因此希望未來能提供全職薪水,讓他們能安心參與創作,不用擔心生計。這段時間無法排戲,也須保持能量和身體訓練,所以劇團申請文化部藝文紓困,重點放在「提升營運」,安排進階的課程讓演員們精進自我,讓每個人都處於備戰狀態,為疫情後的重返舞台準備。

同時,也要去突破營運思維。以一心戲劇團來說,今年是大稻埕戲苑的駐館團隊,有配給排練室,但在臺北市政府的防疫措施下無法在排定時段內使用,因此得另外租借其他場地。這促使我進一步去想,對於一個民間劇團,應該要經營自己的排練空間可自主運用;另外,有機會也可結合戲館、茶館的模式,以藝術為主要訴求,又兼顧商業思維。如此一來,團隊營運能更穩固,也可能按照規劃進行,不再完全受限補助機制。

這段時間沒有一檔接一檔的製作壓力,我有更多時間去思索創作方向、籌備團隊新製作。疫情讓我目睹很多因恐慌而被釋放的「人性」,創作者或許可藉戲曲的呈現,讓觀眾看見這段時間的自己,也回頭思考、獲得療癒。我也知道有些歌仔戲團正在準備全新計畫,大家都把握難得充裕的時間,將團隊的創作水平帶往更高的境界或不同以往的嘗試。隨著六月七日藝文場館解禁的消息宣布,我可以期待的是,蠢蠢欲動、迫不及待想進劇場看戲的觀眾們「報復性搶票」,劇團自然已準備好接受挑戰了!

直接給團隊演出機會  就是支持

許多戲曲工作者都跟我一樣,是從小就開始的練家子、傳統藝術世家,也熱愛自己的行業,對我們來說,「演出」是最重要的!疫情過後,我認為政府可以協助藝文團隊的不僅是場館減租優惠,更重要的是能直接在演出獲得支持,像是將上半年度無法演出的節目與經費,轉換為下半年的演出計畫,直接給予劇團演出機會,並可將目光放到戶外場地,除了省去因疫情而衍生的場館檔期申請問題,也能再超前部署,延續防疫準備,更可接納更多觀眾來欣賞作品。

對我來說,能讓劇團、歌仔戲順利延續經營就是種恩惠。這次的疫情讓我們能反省自己,除了回顧過去作品,想著如何提升、成長,也能處變不驚、保持與延續創作能量,調整未來規劃;更重要的是,讓大家一起檢視戲曲的發展環境,除了各自使出看家本領來共度難關,也看見傳統藝術產業在各種變化中不變的價值。

 

口述|孫富叡 一心戲劇團執行長
採訪整理|吳岳霖、陳明緯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