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火車站大廳(林韶安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測量你與劇場(之間)的距離 前導:場所篇

在這裡,測量你與公共(性)的距離

什麼是「公共(性)」?本文帶領大家透過熟悉的公共空間,如車站大廳、公園、街道、騎樓、大廟、原民聚會所、溫泉澡堂、視訊的房間到活化的舊建築,從使用權、公私領域的劃分,到何以人們群聚至空間中成為「公眾」的意義展開探尋。

什麼是「公共(性)」?本文帶領大家透過熟悉的公共空間,如車站大廳、公園、街道、騎樓、大廟、原民聚會所、溫泉澡堂、視訊的房間到活化的舊建築,從使用權、公私領域的劃分,到何以人們群聚至空間中成為「公眾」的意義展開探尋。

這裡,誰有使用權?

車站大廳

公共空間最受矚目的「角力」戰場,莫過於台北車站大廳。作為三鐵共構的交通要衝,2011 年大廳改建後空出大片空間,為移工提供了遮風避雨的聚會場所,不只在開齋節呈現壯觀場面,還帶起跨族群的野餐風潮,「黑格坐白格坐」的特殊景象,更一度成為熱議話題。至於反方意見,則多聚焦於有礙觀瞻、影響交通動線、使用者付費等理由,進一步點出當公共設施進一步商業化後,遊戲規則也跟著重新洗牌。板橋車站地下通道與兩廳院迴廊,也曾歷經是否開放給學生練街舞的糾紛困擾,後來成為官方認證的特色,捷運板橋站還專闢練舞空間。台北車站大廳議題更為複雜,隨著疫情管制再度成為焦點,在5至7月間台鐵也曾廣邀公私部門進行多場討論,更藉議題延伸,不斷形塑對於「公眾」的多元想像。    

公園

若說車站充滿各方角力,公園大概是最名正言順「為眾人開放」(Open for All)的公共空間。1897 年開園的圓山公園,是台灣第一座公園,在日本統治台灣的第三年,對台經營正準備要上軌道,也將西方都市公園的空間規劃引進台灣——在住宅密集的都市區,利用空地規劃「人工自然」綠化環境並改善通風外,也隱含了現代社會以周為期、固定休假的勞動與休閒生活。今日,在具有百年歷史的台南公園、台中公園,隨處可見阿公阿嬤跳健康操或下棋、移工邊野餐邊彈著吉他唱家鄉歌,在占地有限的社區小公園,也可見外籍看護推著老人來此聊天,或帶著寵物來這裡社交的鄰居們,簡易設施還能充當健身房。近年為了方便管理,政府採購大量罐頭遊具,也曾引發如「還我特色公園行動」,挑戰對於公園的想像。

街道

呂赫若在1935 年的小說《牛車》中,寫到傳統牛車夫因道路為汽車拓寬,不再允許牛車通行,使得生活陷入絕境的悲鳴:「我有繳納稅金啊。道路是大家的。哪有汽車可通行、我們不能通行的道理。」自街道成為現代都市重劃環節以來,「誰有權使用」也歷經轉變。在道路搭棚辦桌的情景已不復見,人力與畜力也讓位給燃油與電力,當前激烈角力,多來自汽機車、腳踏車、公共運輸與行人,還有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無障礙空間。光是通行權都擺不平了,占位久待的攤販、街頭賣藝人更是規範對象。台北市自2005 年發布街頭藝人許可辦法,地方政府紛紛跟進,民眾須通過考試審核,才能獲得有期限的「街頭表演」權利,北北基今年雖將審核制改為登記制,然不變的是:大家都有納稅的街道,的確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

騎樓

騎樓又叫亭仔腳,是台灣因應多雨、烈日氣候而發展出的獨特建築模式,類似設計也常見於華南與東南亞等地。其獨特的法律地位,也讓騎樓在公共與私用不斷經歷角力。騎樓的所有權,原則上與建物本身相同,為私人產權;然騎樓卻又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被納入人行道的範疇。換句話說,騎樓是私人所有,但所有權人沒得選擇地得依照法律規定,開放騎樓為符合公眾需求的公有空間。人們閃過騎樓障礙物的身體姿態,也具象呈現了公私角力的進退失據。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