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前衛導演卡斯多夫的《堂璜》。(Matthias Horn 攝 Printemps des comédiens 提供)
蒙彼里埃

夏日戲劇盛會「演員春天」 扎根地方放眼國際

在法國眾多夏日藝術節當中,「演員春天」近年來特別獲得國際劇場界的關注,因為它不僅融合跨領域的表演形式,也邀請到許多知名藝術家的最新創作。有別於逐漸市場化的亞維儂藝術節,「演員春天」強調與民同樂的節慶氛圍,如法國劇評尚-皮耶.漢(Jean-Pierre Han)所言:「『演員春天』融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擁有一種法國、甚至歐洲其他地區都無法比擬的人情味。」

在法國眾多夏日藝術節當中,「演員春天」近年來特別獲得國際劇場界的關注,因為它不僅融合跨領域的表演形式,也邀請到許多知名藝術家的最新創作。有別於逐漸市場化的亞維儂藝術節,「演員春天」強調與民同樂的節慶氛圍,如法國劇評尚-皮耶.漢(Jean-Pierre Han)所言:「『演員春天』融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擁有一種法國、甚至歐洲其他地區都無法比擬的人情味。」

八○年代的法國劇場幾乎是導演的天下。身兼創作者與策展人的貝多(Daniel Bedos)企圖打破「主創者掛帥」風潮,在家鄉成立以「野台戲」和「帳篷劇」為主的藝術盛典「演員春天」(Printemps des comédiens),突顯表演者的舞台魅力。在埃羅省議會(Conseil général de l'Hérault)的資助下,「演員春天」於一九八七年在「歐莊園」(Domaine d'Ô)正式開幕。貝多力薦同鄉好友卡里耶爾(Jean-Claude Carrière)擔任榮譽主席,陸續邀請許多劇場巨擘,包括了他的長期夥伴彼得.布魯克和陽光劇團。幾年下來「演員春天」逐漸打響名號,讓地方觀眾在六月欣賞到各種經典文本和當代劇場演出。九○年代末「演員春天」開始轉型,融合來自各國的傳統戲曲,成功塑造了「世界文化之家」的形象。在二○一一年卸任前,貝多結合文化發展與觀光產業,讓「演員春天」扎根地方、放眼國際。

國際化的多元性發展

新任藝術總監伐赫拉(Jean Varela)承接貝多的使命,持續擴張藝術節的規模,並獲得省政府的大力相挺(註1)。出身演員的他不但鼓勵年輕劇團的發展,也強調表演藝術的多元性。在其領導下,「演員春天」不再拘泥於戲劇演出,反而囊括了馬戲、舞蹈和音樂等多種類型表演。今年,伐赫拉延續過往的領導方針,讓國際知名藝術家、法國中堅導演與當地青年創作者薈萃一堂、切磋交流。對他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契機,也讓劇場工作者跨越世代鴻溝、親近民眾。

今年卅五檔節目包含這一年來備受好評的演出(註2),也邀請了許多首次登法的全新製作。創作力豐沛的朗貝爾(Pascal Rambert)推出他執導史特拉斯堡國立戲劇學校(TNS)的畢業製作《真實之山》Mont Vérité,他將青春的肉體融入自然景色,用詩意的獨白和儀式性的舞蹈,勾勒出廿世紀初左派青年的未竟之業。在《資本宴會》Banquet Capital,政治風格鮮明的導演柯索沃(Sylvain Creuzevault)透過即興表演,帶領觀眾重回一八四八年的二月革命,探討爭取直接民主的抗爭,讓人想起了如火如荼的黃背心運動。新銳導演葛瑟蘭(Julien Gosselin)則將德里羅(Don DeLillo)三部曲(註3)的幕間插曲濃縮成《鐵鎚與鐮刀》Le marteau et la faucille,這齣獨白劇透過金融風暴深刻描繪貪婪人性的脆弱,進而引申黃粱一夢的滄桑。

大師運用創意手法重探經典

另外,「演員春天」也邀請到兩齣在法首演的重量級製作。德國前衛導演卡斯多夫(Frank Castrof)運用辯證手法重探《堂璜》Don Juan(註4),同時呈現情聖放蕩不羈的青春歲月,以及看破紅塵的晚年情境。透過華麗的舞台裝置、扮裝表演和歌舞演出,他營造出一場熱鬧繽紛的情色嘉年華,也展開了一場具有深度的情慾思辨。合拍劇團(Complicité)總監麥克伯尼(Simon McBurney)則與阿姆斯特丹劇團(Toneelgroep Amsterdam)首次合作,推出《櫻桃園》De Kersentuin。劇中,廿世紀初俄國社會的驟變,變成七○年代嬉皮烏托邦的夢碎。透過寫意的舞台與聲音效果,演員們一步步透露出角色內心的複雜情感,完美展現絲絲入扣的演技。

「演員春天」每年吸引約四萬名民眾共襄盛舉。觀眾能夠在松樹林下野餐,和表演者和創作者討論演出觀感,甚至可以與總監相互交流。這樣和樂融融的氣氛不但是夏日藝術節的特色,也證明劇場表演是一門平易近人的藝術。

註:

  1. 省政府於2018年於歐莊園成立一座可容納1200名觀眾的複合式文化中心,並將「演員春天」的補助款提高至150萬歐元(約新台幣5千萬元),占藝術節總預算的六成左右。
  2. 包含了穆阿瓦德(Wajdi Mouawad)的《群鳥》Tous des oiseaux、擅長影像敘事的泰斯特(Cyril Teste)與影視紅星伊莎貝.艾珍妮(Isabelle Adjani)首次合作的《首演夜》Opening Night、當紅馬戲創作者布爾喬瓦(Yoann Bourgeois)的La Scala、洛赫尼(Jean Bellorini)的《剎那》Un instant等。
  3. 德里羅三部曲指的是 《玩家》Joueurs、《毛二世》Mao II與《名字》Les Noms
  4. 卡斯多夫刻意更動莫里哀劇本的原名《唐璜》Dom Juan,以突顯他改編原著的用意。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