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校園霸凌為題,《花吃花》演出青春的殘酷物語。(表演工作坊 提供)
戲劇 掀開校園霸凌的潘朵拉之盒

《花吃花》 殘酷的真實青春物語

二○一七年拿下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最佳戲劇獎的《花吃了那女孩》,是武漢傳媒學院老師楊哲芬以校園霸凌為背景編導之作,表演工作坊導演丁乃箏以此卅分鐘短篇為基礎,發展為長篇作品《花吃花》,找來簡嫚書、孟耿如擔綱,重新詮釋這部衝擊人心的青春殘酷物語。

二○一七年拿下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最佳戲劇獎的《花吃了那女孩》,是武漢傳媒學院老師楊哲芬以校園霸凌為背景編導之作,表演工作坊導演丁乃箏以此卅分鐘短篇為基礎,發展為長篇作品《花吃花》,找來簡嫚書、孟耿如擔綱,重新詮釋這部衝擊人心的青春殘酷物語。

表演工作坊《花吃花》

2019/2/15~16  19:30   2019/2/16~17  14:30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

2019/2/23  19:30 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2019/3/9  19:30 中壢藝術館音樂廳

2019/3/16  19:30 臺中市中山堂

2019/3/23  19:30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

2019/3/30  19: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INFO  02-26982323

「是誰殺了鐘詩琪?」

戲,開始於一樁校園凶殺案。四位花樣年華的高中少女,青春並未如花般綻放,而是在相互傷害中提前凋萎。二○一七年,武漢傳媒學院老師楊哲芬以校園霸凌為背景編導的《花吃了那女孩》,從上百件參賽作品脫穎而出,一舉奪下中國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最佳戲劇獎。

今年,表演工作坊導演丁乃箏將以烏鎮版卅分鐘短篇為基礎,發展為長篇作品《花吃花》,重新詮釋這部衝擊人心的青春殘酷物語,將於二、三月巡迴全台北、中、南演出。

二○一七年,丁乃箏受邀擔任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第一輪評審,在電腦上看著數十部青年編導作品的影片及劇本,看到眼睛快「脫窗」,參賽作品太多談論自殺、死亡、精神疾病,暗黑厭世的人生觀,丁乃箏不禁想:「這一代年輕人怎麼了?」

看到頭昏腦脹之際,《花吃了那女孩》出現,四位學生模樣演員串演七個角色,呼巴掌、扒衣服、用雨傘戳下體……怵目驚心,真實到不像表演,倒像是被放在網路的霸凌偷錄影片,丁乃箏想:「導演和演員要有極大的信任,才能做到如此真實。」更令她激賞的是,卅分鐘小品,角色關係清楚,敘事流暢,節奏緊湊,毫無廢筆,丁乃箏馬上打了分數:「這是我心中的第一名!」

「真實已很殘酷」 揭開被塵封的潘朵拉盒

初審選出十八件作品在烏鎮戲劇節舞台一較高下,歷經複選、決選,得獎名單出爐,丁乃箏心中的第一果然奪下最佳戲劇獎。評審點評:這是一部帶給觀眾強烈壓迫感的作品,它的勇氣是罕見的,作為觀眾也要有同等勇氣,才能正視這部戲,以及戲中揭示的校園霸凌現象。

評委說,這齣戲「誕生了一種殘酷的真實」。參賽期間,曾有劇場人建議楊哲芬表現手法稍為溫和一點。但她強調:「真實已很殘酷,不需要強化。」楊哲芬求學時曾經目睹兩件駭人的霸凌事件,她很清楚:真實現狀已被藝術弱化許多。

第一次是念初中,和朋友去KTV唱歌,一群人突然闖入,把自行車鎖鍊綑在手上對著一個學生猛打,再以迅雷的速度將滿臉是血的人架走。大家還沒回過神來,揍人的、被揍的都不見蹤影。楊哲芬原想追出去,朋友勸阻:不要招惹麻煩。一直刻印在楊哲芬心裡的,不是對血的恐懼,而是人性本能的害怕和自我保護導致的冷漠。

第二樁霸凌發生在高中時期。一個週末午後宿舍空蕩蕩,楊哲芬經過一間寢室,門半掩著,是不是忘了鎖門?好心敲門提醒,沒人應聲,楊哲芬從門縫看到床上躺著一個人,淡藍色睡裙沾著血跡,一轉身抬起頭,整個臉是腫的,眼淚從眼縫中流出。楊哲芬嚇壞了,一問才知是同學懷疑她勾引男友,夥同人輪番教訓了一晚上。楊哲芬要通報學校,受害學妹一直哀求別把事情鬧大,只好幫忙通知父母。楊哲芬憤憤不平的是,這起校園霸凌最終只以記過處分,加害者與受害者依舊住在同一間宿舍。

事隔多年,時間看似沖淡一切,其實並未遠離。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楊哲芬回鄉在武漢傳媒學院任教,自己也當了老師,看到愈來愈多校園霸凌影片放上網路,那哀傷的眼神就會一次次出現。「潘朵拉的盒子終於掀開。」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主題是「明」,楊哲芬想到:日,是光亮,是那些成績好,一直被看見的聰慧孩子;月,是陰影,表現不突出,但也循規蹈矩的學生。楊哲芬多年觀察,「存在感」弱的孩子往往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楊哲芬常聽同事或家長感嘆,現在的學生愈來愈過分。但她明白,霸凌,以前就存在,只是早年網路不發達沒上網傳播。「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校園霸凌沒有改善卻愈趨嚴重?」當了老師後,楊哲芬自省:是親子溝通和教育出了問題。家長常把孩子的小打小鬧當成無知,缺少溝通;老師關心的只有升學率;社會的漠然則成了幫凶,導致悲劇不斷上演。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