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蘭鋼琴家安德諧夫斯基(©Ari Rossner/Warner Classics)
藝號人物 People 波蘭鋼琴家

安德諧夫斯基 喧囂中的犀利獨到

忠於音樂,更忠於自我,這就是安德諧夫斯基。因為自覺表現不盡理想,當場從大賽舞台中退場,安德諧夫斯基誠懇面對的是自己,是音樂,而不是「音樂生涯」。訪問中,安德諧夫斯基的每一個字就和他彈下的每一音一樣充滿著誠懇豐沛的自我,一種勇於面對自己與世界的階段性成果與永遠的挫敗、一種一次又一次從什麼狀態中畢業又投入怎麼樣的奮鬥的勇氣……

忠於音樂,更忠於自我,這就是安德諧夫斯基。因為自覺表現不盡理想,當場從大賽舞台中退場,安德諧夫斯基誠懇面對的是自己,是音樂,而不是「音樂生涯」。訪問中,安德諧夫斯基的每一個字就和他彈下的每一音一樣充滿著誠懇豐沛的自我,一種勇於面對自己與世界的階段性成果與永遠的挫敗、一種一次又一次從什麼狀態中畢業又投入怎麼樣的奮鬥的勇氣……

2017TIFA 安德佐夫斯基鋼琴獨奏會

3/12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忘了何時認識這個名字,不過關於這位鋼琴家的事蹟,則是早有所聞,如雷貫耳。站上國際大賽舞台者,若非臨場中了邪、失了神,鮮有人甘冒不專業、犯眾怒之險中斷演奏;而安德諧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註1)卻在一九九〇年的里茲大賽(Leeds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上,在演奏魏本(Anton Webern)的作品時,瀟灑退場以示對自認為不盡理想的表現負責。然而這位沒有能夠完成比賽的鋼琴家卻在半年後獲得在倫敦著名的魏格摩爾廳(Wigmore Hall)登台演出協奏曲的機會。

此後他的名氣扶搖而上,不但與獲得桂冠者等量齊觀、所獲讚譽甚有過之。

若你搜尋他的名字,不難發現網路上最多的倒不是各式各樣的演奏錄影,而是為數甚豐的訪談與紀錄片。

策展選曲  因為熱愛也因為省思

他的堅持、他屢獲獎項的影音製作,讓這位與廿一世紀種種迅速、種種光鮮名聲若即若離的鋼琴家,在競爭激烈的國際樂壇「據」著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

包括了莫札特鮮少納入鋼琴獨奏曲的小調曲目、雅納切克「較少」被演出的「第二套」《荒草淹漫的小徑》(《人煙罕至的小徑》),及雖不罕見、卻也是「吃力不討好」型的蕭邦晚期的馬厝卡舞曲與《幻想波蘭舞曲》,看起來已令人對演奏者的設計理念神往不已。安德諧夫斯基也是——在好幾篇訪談中——被視為是出了名的對策展選曲深有理念、而非直觀型的演奏家。然而,這次談到演出曲目設計,安德諧夫斯基聽來卻坦率得可愛。他並未馬上輸送通常我們演出者面對媒體時多少已經準備好的策展構思,而是和盤托出「我很久沒有彈蕭邦了。這些莫札特與蕭邦作品都是我深愛的音樂。」當然這種對曲目的赤誠熱愛不表示鋼琴家沒有深思過。「對比性也是我會加以考慮的點,」他說著,「幾個月前發生的事情,使我重新思考曲目規劃。」他話鋒一轉,以極為熱誠的語氣說到自己重返祖國、回到家鄉華沙,並花了八個月橫跨波蘭、把鋼琴放在火車車廂裡到處彈音樂會且拍攝紀錄片Unquiet Traveler(註2)「再加上這個夏日的活動……這些都耗費我極大的體力精神,也使我反思自己的演奏內容,特別感到需要重新看看某些作品,『再訪』莫札特、蕭邦。」

一般人常惑於一九九○年代因某些錄音而大為流行的病態美詮釋,這樣的影響直到廿一世紀,素以愛好研究對位法、甚至在自己的《平均律曲集》留下研究註解筆跡的蕭邦仍舊難逃窠臼詮釋。蕭邦的鋼琴作品可謂鋼琴家們不可不精到之法門,蕭邦吸收莫札特音樂精華的直接傳承關聯性不待自證,然而蕭邦的「嚴肅面」呢?

對這位深愛布拉姆斯、曾以貝多芬《迪亞貝里變奏曲》錄音獲獎、亦以獨到的巴赫詮釋饒富盛名的鋼琴家而言,「巴赫對蕭邦的影響不是直接傳承,而是沁入於理解和聲、對位法時,創作者所需的音樂建構概念……大家一定要理解,蕭邦的音樂實在是非常深刻、比表面看來深刻太多了!現在很多人都忽略這點……」他很客氣地轉折語氣,避免聽來在責怪、批評同儕音樂家們,繼續說道:「說到這裡,我想起,我們在學校裡的『練習曲』(註3)巴赫常常就在這些曲目中(因此被貶抑為練習曲),然而賦格,它不是練習曲而已,賦格是這樣極富吟唱(lyrical)、極為熱情的曲種啊!」說到這裡,鋼琴家也激動得快要說不出話來「對!(彈)巴赫就是要吟唱啊!就這點來看,那麼蕭邦的音樂與巴赫就有很深的淵源了!」

犀利的美感  存乎每個表達中

籌拍Unquiet Traveler的導演布魯諾.蒙桑炯以拍攝著名音樂家傳記影片著稱,包括顧爾德(Glenn Gould)、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歐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曼紐因(Yehudi Menuhin)、索柯洛夫(Grigory Sokolov),都在蒙桑炯獨到眼光下呈現生命與專業樣態。其實,每位站上國際樂壇、走出專業生涯的音樂家背後都有許多故事,今年還未滿五十的安德諧夫斯基為何值得被寫下音樂生命旅程?安德諧夫斯基在這部影片中說道:「我與樂團合作時,有時我會想『再也不要彈協奏曲了』,因為演出協奏曲要妥協的太多了,我以後只彈獨奏會了。但當我面對長時間獨奏會的孤獨寂寞與殘酷現實時,我就會想,以後我再也不要彈獨奏會了,我以後都只錄音了。當我有機會錄音、有機會一次又一次試各種能夠做到最好的可能性時,每件事又跟我作對:舉凡鋼琴、麥克風——還有最主要的,我心裡對於『自由』的定義,我又想,以後再也不要進錄音室了。真的!只要想到一個又一個可能性的誘惑,就不如躺下來靜靜地聽自己的心跳……直到停下來。」

蒙桑炯的挑剔清單「看上」的,或許是那種近乎不顧一切地將生命投進音樂,而不是將生命投注於音樂「生涯」的人吧?

當初聽到這段話時不禁啞然失笑——真是精準到了極點,或者,更精確地說,這是位看透了「演奏」在今日「市場」中與各種可能性碰撞產生的反應、折射後的彩光光譜的人所說的肺腑之言。

或許有人會想,有機會彈協奏曲還敢說不想彈,真傲嬌!

不聽自己的錄音  「因為那已經不屬於我了。」

然而退一百步來說,這位曾經以卡內基音樂廳現場錄音獲獎的鋼琴家提到錄音時,仍坦言「幾乎不聽自己發行的錄音。」(聽到這句話時,我在心中大叫「me too!」)「因為那已經不屬於我了。」鋼琴家說出這句話時,即便是隔著手機隔著幾個時區,你仍舊聽得到那種惆悵,不是負面的、卻沒能有什麼特別歡喜的惆悵。

因為那已經是過去的瞬間、我們對那瞬間——無論好、壞,都無法再加以調整。然而音樂家們永遠都在顧全、預想、調整時間啊!

音樂家原始核心的天分或技巧,就是控制,哪一分秒令人聽到什麼樣的聲音,而鋼琴——在後現代的人類社會——一直都是個普遍到了令人忘卻其可能性與限制性的樂器,也因此,看透這一點、又特別在乎聲響的鋼琴家們,往往誠實得顯得錙銖必較;就像艾馬爾(Pierre-Laurent Aimard)在《我為琴狂》Pianomania中與調音師來回折衝的過程,鋼琴是個非常複雜的樂器,它的單音音色並不完美、卻有足以傲視群倫、其他樂器所沒有的豐富曲目,它是最容易以一人之力發出和聲的樂器,於是它伴隨音樂潮流的替換與成長、甚至紀錄的文化變遷與融合。在說到令許多人詮釋「苦手」的蕭邦馬厝卡舞曲時,華沙人安德諧夫斯基提到的「這是個文化的議題、是這個地方(波蘭)的人們的心理特質。而且我覺得這不是國籍的問題,並不是只有波蘭人彈得好Mazurka,很久以前蕭邦大賽就曾經出現過一位中國鋼琴家(按:傅聰),他彈的就非常對味!」安德諧夫斯基也同意,蕭邦的舞曲雖有舞曲之名,舞曲之貌,卻是取材舞曲意涵的音樂,「舞曲精神的昇華,而非實用的舞曲。而且我們不能將自己鎖在音符裡面、譜上面;對我而言,舞曲不僅是二拍或三拍或幾拍子的舞,而是動態(movement),我們在莫札特協奏曲可以起舞、在巴赫的組曲也能手舞足蹈,也有很多人忽視了蕭邦敘事曲裡的舞蹈特質。」

直視內心  每一音都充滿誠懇豐沛的自我

或許因為鋼琴是一個人能夠擁有的、能發出極大與極小聲響、一個「我的音色雖不完美,卻不需要其他樂器、甚至人聲輔助就可以完整呈現旋律、和聲、節奏」的獨立小世界,鋼琴音樂經常有著一種遺世獨立的興味,無論是模仿人聲或獨奏樂器的獨白,鋼琴都承襲得維妙維肖;不僅如此,有些鋼琴作品還真的非常「封閉」,有著喃喃自語、孤芳自賞的疏離感;無論是演奏或聆聽,你都能聽到那種完整、不以燦爛燃燒、而以自省般的詰問疏離世間喧囂的自我。雅納切克的鋼琴作品就是其中之一,關於這點,安德諧夫斯基有更可愛更貼切的體會:「雅納切克……他的音樂如此地特別、高度的原創性令人不禁懷想他的靈感到底來自何方?他根本是外星人吧!?」鋼琴家一面急著搜尋適合的字眼、一面說著:「你看,我們先前談的,蕭邦、巴赫,我們都找得到靈感來源、文化背景,但是雅納切克,他好特別!你會覺得這音樂是直接從靈魂深處發出來的,作曲家直接用音樂跟你說話,一點也不掩飾。」

其實訪談過程中,我一直很激動,因為精準且令人大受啟發、認真措辭卻不特別修飾的回答從電話的那頭傳過來;安德諧夫斯基的每一個字就和他彈下的每一音一樣充滿著誠懇豐沛的自我,一種勇於面對自己與世界的階段性成果與永遠的挫敗、一種一次又一次從什麼狀態中畢業又投入怎麼樣的奮鬥的勇氣;「我有很多老師,老師們教我的,不由分說地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怎麼過你的人生,你怎麼轉化、你怎麼『烹調』(你所受的教育)。有時候當下看起來了無意義的資訊或知識,在日後反而是啟發靈感的關鍵。面對老師們也是這樣,就像齊瑪諾夫斯基說的:世界上有兩種藝術家,一種是自學的、一種是永遠不學的。」

你問一個問題,安德諧夫斯基永遠能轉出不同的角度,他很少直接回答你,你卻無法忘記他回答的方法。多麼令人好奇的音樂家!

註:

  1. 音譯為「安德諧夫斯基」較接近原發音。
  2. 2008至2009年由導演布魯諾.蒙桑炯籌拍的 Unquiet Traveler
  3. 意指音樂院系統教育中,通常學生會被指派的功課。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從大賽舞台出走、演奏生涯卻蒸蒸日上。
  • 錄音屢屢獲獎,26歲發行首張唱片獲得波蘭樂評人獎,32歲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錄音、與錄影紀錄片都獲得法國世界報的音樂雜誌Le Monde de la Musique評選入年度影音榜。36歲發行的齊瑪諾夫斯基(Karol Maciej Szymanowski)鋼琴作品專輯獲得美、歐多國錄音與樂評獎,包括2006年的Classic FM Gramophone Award;2010年發行的舒曼罕演鋼琴作品集獲得ECHO音樂雜誌與2012年BBC音樂雜誌頒發的、包括年度最佳錄音的兩項獎。多次獲葛萊美獎提名。
  • 著名音樂傳記導演莫桑炯(Bruno Monsaingeon)三次為其拍攝紀錄片: 2000年的卡內基演奏會、2008年的 Unquiet Traveller、以及2010年的舒曼演奏紀實。
  • 雖未獲鋼琴比賽大獎,卻獲得每4年才頒發給一位鋼琴家、彰顯其藝術成就的「吉爾默藝術家獎」(Gilmore Artist Award),並曾獲齊瑪諾夫斯基獎及皇家愛樂協會的「最佳器樂演奏家」獎。
  • 多文化多語言背景:華沙、布達佩斯、巴黎都是他的家;反革命保皇派、猶太知識分子菁英、社會主義黨人都是他的家人。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