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珮如(簡珮如 提供)
藝號人物 People 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

簡珮如 我要做的事情,都要做到自己的最好

簡珮如追尋自我的舞蹈之路沒有太多曲折迷惘的過程,甚至可以說是筆直得沒有任何岔路。五歲學舞,廿三歲隻身赴美,在競爭激烈的紐約舞壇打拼逾十年,從不愛說話的社交障礙者到繼許芳宜之後、成為第二位跳進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的台灣舞者,奪獎無數,被紐約舞評家譽為「瑪莎.葛蘭姆的化身」,她只淡淡地說:「我喜歡挑戰。我要做的事情,拼也好,忍也好,我都要做到自己的最好。」

簡珮如追尋自我的舞蹈之路沒有太多曲折迷惘的過程,甚至可以說是筆直得沒有任何岔路。五歲學舞,廿三歲隻身赴美,在競爭激烈的紐約舞壇打拼逾十年,從不愛說話的社交障礙者到繼許芳宜之後、成為第二位跳進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的台灣舞者,奪獎無數,被紐約舞評家譽為「瑪莎.葛蘭姆的化身」,她只淡淡地說:「我喜歡挑戰。我要做的事情,拼也好,忍也好,我都要做到自己的最好。」

瑪莎葛蘭姆舞團

3/16~17  19:45 3/17~18  14:30

台北 國父紀念館

INFO  02-7737-3988轉2

udn售票網:https://goo.gl/mBSv4j

二○一三年的《迷宮行》Errand into the Maze在紐約喬伊斯劇院的公演,是簡珮如進瑪莎.葛萊姆舞團兩年後,首次擔任這位美國現代舞教母作品中的主角。她還清楚記得演前做的一個夢,夢裡她在排練室把杆,「瑪莎就站在我前面,安靜地對我吐出一句:『打開。』(open.)」現在回想起來,那言簡意賅的指令不只是給舞蹈的筆記,也是使她面對自己的指引。

這支首演於一九四七年僅十七分鐘的作品,取材自希臘神話中英雄希修斯(Theseus)勇闖迷宮,殺死牛頭人身怪物米諾陶(Minotaur)的故事,葛蘭姆維持一慣對女性議題的關注,將神話中的英雄角色轉為女性,怪獸作為性的符號與象徵,編舞家透過此作探討女性對性的懼怕,「幕一開,就要讓觀眾看見我的恐懼。」驚恐迷惘的女英雄最終仍走進迷宮,對抗性的掙扎,擺脫父權壓抑,手刃了恐懼的源頭。葛蘭姆晚年回憶這個作品,則說該作取自班.柏利特(Ben Belitt)詩集《荒野之梯》中的同名詩作「迷宮之旅——足踝重擊於地/是個象徵/說出了舞者意志的需要與秩序/然而,舞已戛然靜止」(註1)

演繹這位走進迷宮,面向荒野,找到秩序,最終懂得安靜的女英雄,簡珮如追尋自我的舞蹈之路倒是沒有太多曲折迷惘的過程,甚至可以說是筆直得沒有任何岔路。

五歲學舞,廿三歲隻身赴美,在競爭激烈的紐約舞壇打拼逾十年,從不愛說話的社交障礙者到繼許芳宜之後、成為第二位跳進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的台灣舞者,奪獎無數,被紐約舞評家譽為「瑪莎.葛蘭姆的化身」,她只淡淡地說:「我喜歡挑戰。我要做的事情,拼也好,忍也好,我都要做到自己的最好。」

只有跳舞使她快樂  內斂舞者學會打開自己

簡珮如的童年像大多八○後孩子,塞滿了各種課後才藝班,美術、鋼琴、書法,還有舞蹈。但最終她持續下去的只有跳舞,老天不只給了她運動細胞,還加碼筋開腰軟的好條件,當一同學舞的妹妹因疼痛而叫苦連天時,只有跳舞使她快樂,她從校內學到校外舞蹈社,民族舞、芭蕾、融合武術的中國舞,一路就跳進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七年一貫制。張曉雄的當代舞蹈、古名伸的即興、羅曼菲的荷西.李蒙技巧等,為她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教妳六年,妳沒有缺過我任何一堂課!」多年後,張曉雄曾以不可思議的口吻對她說。

技巧向來不是這位「肯吃苦,又能忍」的舞者的問題,但內斂的性格到了異鄉,使她不自覺地穿起自我保護的隱形盔甲,「紐約人個性直接坦率,我從小孤僻,朋友雖多,但從沒有那種說心事的閨蜜,我非必要不會主動跟人講話,獨處從不讓我孤獨,反而舒服。但這很吃虧,我花了一兩年才學會厚臉皮。」簡珮如的「厚臉皮」,是學著打開自己,讓他者看見。

從無感到有感  與葛蘭姆的重新相遇

初抵紐約,她一面念語言學校為攻讀紐約大學舞蹈教育研究所做準備,一面到舞蹈學校上課。半年後,Buglisi舞團邀請簡珮如加入,職業舞者之路在她面前敞開,回憶起大二時,張曉雄邀請她在台北越界舞團發表的《支離破碎》(2005)擔任女主角,那是她舞者夢的原點:「第一次跟職業舞者一起工作,有香港芭蕾舞團首席、兩位馬來西亞舞者,覺得不可思議,我當時想,我以後也要進入職業舞團,當個職業舞者。」

二○○九年,Nimbus舞團邀請她,藝術總監Samuel Pott走進她的生命,兩人在一年間相戀、結婚,簡珮如在廿六歲時做了大多女舞者不敢做的決定:生下女兒。「知道有了孩子好開心,想說早點生,身體恢復快一些,如果卅歲後半才生,也許那時身體就沒辦法回來了。雖然緊張,但想說拼一下囉。」

她的拼,當然不只一下。望著產後鬆垮的肚皮,感覺自己「向下沉淪」的身體,簡珮如顧不得月子期間就開始做伏地挺身,把專程飛去紐約照顧她的媽媽嚇壞了,她去上皮拉提斯、瑜伽、區塊肌力訓練,還有學生時代其實不是那麼喜歡的葛蘭姆技巧課程,「生產完,腰背受了傷,筋骨差了一些,當時想或許瑪莎的腹部技巧,對我的復健有幫助。」

她回想起懷孕期間,陪伴當時營運自己舞團同時也是瑪莎.葛蘭姆舞團舞者的Samuel Pott巡演時,在後台看著一齣齣的葛蘭姆舞作,過去無感的作品開始觸動她,「我喜歡她四○年代受希臘神話影響的作品,那些角色太有趣了,也讓我發現技巧課上的動作如何轉成角色的說話方式。」她清楚看見那些因違反人體力學,過去跳得很痛苦的動作如何在這些角色上發揮作用,好像她身體裡也有一個米蒂亞(Medea)、喬嘉絲塔(Jocasta)。

半年後,舞團徵選,這回她考上了,從實習、獨舞者到首席,只花了三年。後來,藝術總監Janet Eilber質疑自己怎會在二○○九年簡珮如首次報考舞團時錯過她,「妳之前都躲到哪裡了?」她問。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84年生於桃園,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
  • 2007年赴美,先後加入Nimbus Dance Works、Buglisi Dance Theater,2011年加入瑪莎.葛蘭姆舞團,2012年成為正式舞者,2014年晉升為該團首席舞者。
  • 2017年2月在紐約喬伊斯劇場演出季中演出Ekstasis,以此作獲頒該年紐約貝西獎(The Bessie Awards)「最佳表演者」。
  • 2017年受邀回台灣為台北世大運開幕慶典獨舞演出。
  • 重要獎項除了貝西獎外,尚有:2014年義大利「最佳當代女舞者獎」(POSITANO PREMIA LA DANZA-LEONIDE MASSINE);美國《舞蹈》雜誌選為「2014 最佳表演者」等。
  • 2017年創立「簡珮如當代舞蹈空間」回亞洲創作的平台,以每回製作都跟不同編舞家、職業舞者合作的模式,也開放學生舞者名額徵選。目前相關計畫已規劃至2020年。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