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國家》劇中呈現的民主危機讓人想起了國際的紛亂政局。(Mathilda Olmi 攝 Le festival d'automne à paris 提供)
巴黎

當紅導演凡森.麥坎尼 用極端表現挑動當代社會敏感神經

縱橫劇場也跨足銀幕,編導演全才的凡森.麥坎尼可說是法國倍受矚目的青年導演。他以經典改編驚豔劇場觀眾進而崛起,認為劇場演出重點並非情節合理性,而是揭露現世矛盾的力量。去年巴黎秋天藝術節他推出三齣自編自導作品:揭露政治現實的《我是國家》、沉浸式的《這就是我永遠不會告訴你的》與批判文化產業的《缺乏》,透過極端的表現方式,麥坎尼將演出化為一場震撼人心的體驗。

縱橫劇場也跨足銀幕,編導演全才的凡森.麥坎尼可說是法國倍受矚目的青年導演。他以經典改編驚豔劇場觀眾進而崛起,認為劇場演出重點並非情節合理性,而是揭露現世矛盾的力量。去年巴黎秋天藝術節他推出三齣自編自導作品:揭露政治現實的《我是國家》、沉浸式的《這就是我永遠不會告訴你的》與批判文化產業的《缺乏》,透過極端的表現方式,麥坎尼將演出化為一場震撼人心的體驗。

二○一七下半年,法國戲劇界當紅炸子雞非凡森.麥坎尼(Vincent Macaigne)莫屬。十月,他與《逆轉人生》Intouchables導演合作的新片《宴會的意義》Le Sens De La Fête還沒下檔,他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只有安慰》Pour le réconfort緊接著上映。十一至十二月,他還有三齣劇場作品在巴黎兩間劇院相繼上演,吸引了上萬名觀眾。究竟這位創作力豐富的青年導演有何等魅力,可以在法國劇壇掀起如此的旋風?

將滿四十歲的麥坎尼二○一一年以《至少我應該留下一具美麗全屍 》Au moins j’aurais laissé un beau cadavre驚豔亞維儂藝術節。這部改編自《哈姆雷特》的作品充分顯現出他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姿態。透過暴力性的表演,他成功將舞台和觀眾融為一體,突顯出表演的「臨場感」。二○一四年他再度挑戰經典,將杜斯妥也夫斯基的長篇小說搬上舞台。在《白痴!因為我們應該相愛》Idiot ! Parce que nous aurions dû nous aimer中,他將十九世紀俄國社會下的人性與宗教辯證化為一場荒謬又殘忍的現代寓言。

在秋天藝術節推出精采三作品

麥坎尼今年在巴黎秋天藝術節推出三部自編自導的作品。首部製作《我是國家》Je suis un pays改編自他青年時代創作的文本《荒蕪22.66》Friche 22.66。透過世界末日的荒謬情境,他描述一對孿生兄妹因政治理念不合而相互迫害。劇中呈現的民主危機不免讓人想起了國際的紛亂政局:媒體渲染的政治鬥爭、政客的幕後操作、世界組織的官僚化、激發民粹的選舉制度等。對麥坎尼而言,重拾舊作並不只是批判自己過去天真的想法,同時也是控訴當代人的犬儒主義:無論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或極右派政黨在歐洲崛起,為何那些我們不相信會發生的事,如今都一一成真?儘管這齣戲的情節極為複雜且過於牽強,麥坎尼運用強烈的舞台效果讓觀眾融入戲劇動作之中:血漿四溢的畫面、如雷貫耳的音效、庸俗且詭異的造型、聲嘶力竭的表演……演員謝幕後,觀眾甚至可以上台,一邊喝著免費啤酒,一邊與同伴討論演出觀感。透過台上台下的互動,這齣戲表達出當代人對現狀的不滿,抒發他們壓抑已久的控訴能量。

《這就是我永遠不會告訴你的》Voilà ce que jamais je ne te dirai是融入《我》劇的一場同時性表演。首先,換上隔離服的觀眾在小房間內觀賞一段討論當代藝術的辯論影片:真正有價值的是藝術家的名氣,還是他的作品?之後,《我》劇的主角闖了進來,激情地宣告他與父親之間的愛恨情仇。最後,所有觀者被帶到《我》劇的舞台上。遙望著台下的他們彷彿變成了一群冷眼看待人類末日的外星人。麥坎尼希望用沉浸式的演出提供另一種解讀《我》劇的角度。儘管不連貫的橋段讓人摸不著頭緒,但《這》營造出一種參與性的體驗,使觀者意外地成為舞台行動的共謀。

《缺乏》En manque中,麥坎尼則藉由世代衝突,批判深受自由市場影響的文化產業。一名女子用逃稅的手法收購了一部分重要的歐洲文化資產,並且成立了免費開放給民眾參觀的博物館。然而,熱中於藝術的她卻忽略了女兒的成長。最後,這間博物館被她女兒組成的反抗軍所摧毀。演出最後,舞台上一片杯盤狼藉,影射出人性的毀滅。

用極端手法揭露現世矛盾

的確,麥坎尼擅長把各種戲劇元素推往極致,編織出一段看似荒誕卻實質嚴肅的故事。他認為劇場演出的重點並非情節的合理性,而是揭露現世矛盾的力量。在他的劇場中,觀眾不再是客觀的凝視者,而是必須用行動與思考介入演出的同謀。儘管他的導演手法被某些人批評為譁眾取寵,但他用極端的表現方式將演出化為一場震撼人心的體驗,完全不同於其他著重文本詮釋的法國導演。正因如此,他的作品不僅被劇評大力讚揚,也深受年輕世代所愛載。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