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都會歌劇院扶正聶切-瑟昆(圖)提前兩年接掌音樂總監。(Jonathan Tichler 攝 大都會歌劇院 提供)
紐約

紐約愛樂與大都會歌劇院 從新樂季看未來

紐約在地最受矚目的兩大音樂團體——紐約愛樂與大都會歌劇院,近期都宣布了新樂季(2018/2019)的節目,前者的領導班底全新上任,在地人不太熟的新音樂總監與捲土重來的新總裁,透過「在地性」的節目安排要與紐約人拉好關係;後者則因領軍四十年的列汶身體狀況、性醜聞等問題被開除,新任音樂總監聶切-瑟昆提早接棒,人事更迭比節目更受矚目。

紐約在地最受矚目的兩大音樂團體——紐約愛樂與大都會歌劇院,近期都宣布了新樂季(2018/2019)的節目,前者的領導班底全新上任,在地人不太熟的新音樂總監與捲土重來的新總裁,透過「在地性」的節目安排要與紐約人拉好關係;後者則因領軍四十年的列汶身體狀況、性醜聞等問題被開除,新任音樂總監聶切-瑟昆提早接棒,人事更迭比節目更受矚目。

紐約愛樂和大都會歌劇院都在最近宣布了新樂季的節目,這兩個古典音樂機構都面臨內外環境改變的壓力,從他們對外宣傳強調的部分,可以看出他們是怎樣盤算未來的走向。

紐愛新樂季  與在地重新建立關係

紐約愛樂新樂季迎來新的音樂總監梵志登(Jaap van Zweden)和新的總裁博達(Deborah Borda),兩人都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前者在紐約樂界還是個陌生的名字,第一年給人的印象會影響長久的評價;後者是在紐約不得志後去了洛杉磯大展身手,現在回鍋要證明寶刀未老。但是他們面對的環境並不樂觀,紐愛過去幾年都有赤字,演奏廳的改建也是燙手山芋,新的樂季雖然不能立即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得要給人有一個大方向正確的感覺。

在地性是新樂季的重點,強調紐愛是紐約市紐約人的樂團,兩個系列分別從音樂和觀眾面下手,來達到其目的。「紐約故事:我城之線」要藉由音樂重申紐約是由移民建成的,將世界首演紐約作曲家茱莉亞.沃爾夫(Julia Wolfe)的新作Fire in My Mouth,這支曲子是紀念一九一一年的三角衣廠大火而作,那場火燒死了一百四十六名衣廠工人,大多數移民年輕女子,情況慘烈觸發了紐約的勞工權益及職場改革運動。這個系列還將演出美國作曲家史蒂芬.史塔基(Steven Stucky)的歌劇《一九六四年八月四日》裡的〈哀歌〉,及柯普蘭的雙簧管協奏曲。另一個叫做「愛樂之廳」的系列將有四場音樂會,每張票都只有五元,但只限教師、急難救護、公職、義工等「服務紐約市的人」所購買。這兩個系列都由梵志登指揮。

新樂季還有其他系列,像是聚焦荷蘭作曲家路易斯.安德里森(Louis Anriessen)、新的深夜音樂會等,但紐約鄉土情成為強打主題,顯示其有心要重建本地觀眾的關係。其實「我城之線」除沃爾夫的新作外,《一九六四年八月四日》是梵志登過去在達拉斯委約演過的作品,是受越戰和民權運動啟發,而紐愛這次只演出其中的一段,柯普蘭在美國出生,這兩個曲子與「移民」的主題都不是很密切,不得不叫人懷疑是就已經規劃好的節目來套的帽子。倒是「愛樂之廳」很符合業界流行的低票價呼聲,雖然目前限定的觀眾有點政治正確性太濃的感覺,但如果反應良好,不難想像未來會持續並針對不同族群的觀眾。

人事異動受矚目  大都會改朝換代

大都會歌劇院的問題就更棘手。歌劇在表演藝術裡都算極小眾,大都會作為全世界演出最頻繁、座位最多的歌劇院之一,固定成本居高不下,這種供需面的不平衡,是根本的問題。而近幾年來又有主導了過去四十年音樂表現列汶(James Levine)的去留爭議,他先是身體狀況不佳不能維持應有的工作量,傳聞已久的性醜聞又在「#MeToo」運動的大潮裡正式曝光,大都會為了自保,不得不與他劃清界線(上個月內部調查結束,以查有實據為由把他開除,列汶立即提訟,顯然此事未了)。

大都會新樂季最主要的消息,因此不是演出劇碼,而是人事異動,之前已經宣布「待任」的音樂總監聶切-瑟昆(Yannick Nézet-Séguin)提前兩年扶正,從新樂季起正式接掌職位。

這個宣布對短期內節目的影響其實不大,因為國際級的歌劇院節目規劃往往長達五年,這表示至少未來兩三個季度,聶切-瑟昆只能在已定的節目裡進行微調。但其象徵意義就大得多,對外界來說,這顯示列汶時代正式結束,一個年輕、上鏡頭、從不隱瞞同志身分的指揮,獲得劇院全力支持,將主導大都會的未來。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