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布伊在《小豆島之戀》中演唱。(VAF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聲波水波共振 海天一線節中節/與島共鳴

純粹人聲 唱響島嶼

在大小島嶼齊唱的「阿卡日」

每屆VAF都會在活動的末尾安排「阿卡日」作為盛會的壓軸,就是在一天內,由專業、業餘及學生阿卡貝拉團體,在藝術節舉辦的周遭以「快閃」形式,同時在不同角落「發聲」。今年因為與瀨戶內藝術祭合作,VAF主辦單位就安排團體分別到幾個島嶼上演出,讓來來往往的遊人在藝術裝置的特殊空間中,一邊聽著海浪拍岸,一邊聆聽純粹的阿卡貝拉人聲音樂……

每屆VAF都會在活動的末尾安排「阿卡日」作為盛會的壓軸,就是在一天內,由專業、業餘及學生阿卡貝拉團體,在藝術節舉辦的周遭以「快閃」形式,同時在不同角落「發聲」。今年因為與瀨戶內藝術祭合作,VAF主辦單位就安排團體分別到幾個島嶼上演出,讓來來往往的遊人在藝術裝置的特殊空間中,一邊聽著海浪拍岸,一邊聆聽純粹的阿卡貝拉人聲音樂……

從十五、六世紀的教堂音樂開始,阿卡貝拉就以各種形式組合發展,至今可以是嚴肅、古典,也能夠是爵士、流行。不使用樂器,而是把低音Bass、打擊等輔助歌唱的功能交也交由人聲來模擬。在擴音設備的發達下,歌者透過一支麥克風就可以將風聲、雨棍、電子等聲唯妙唯肖呈現,自由地豐富了樂曲風格。多年來,在VAF舉辦的同時,都將「阿卡日」(Aca Day)放在藝術節末尾,作為盛會壓軸。在經過比賽、交流、音樂會、論壇與工作坊之後,「阿卡日」已成為每屆參與者最期待、最能放鬆享受音樂的時刻。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王文志與林舜龍  以藝術織就情感的羈絆

聞名國際的瀨戶內藝術祭,是許多藝術家嚮往到達的高峰。而來自台灣的兩位藝術家王文志與林舜龍,早已獲邀參展多次。二○一九年兩人不約而同地以當地的竹材創作新品,號召當地村民與台灣志工的力量,將作品各自坐落在山邊與海邊。跨越語言與風俗習慣的限制,與這片土地連接情感。

用母親般的愛  疼惜所有的孩子

地景藝術家林舜龍今年的《跨越國境.波》,要從最初接觸瀨戶內藝術祭說起。二○一三年他以漂流木打造出巨大的棋盤腳果實,命名為《跨越國境・海》,但由於背後承載台灣航海至豐島的傳說,因此作品又習慣被稱為「種子船」。完成後廣受喜愛,甚至還登上日本美術教科書。在展期到後,這顆種子船又在二○一六年抵達高松港成為常設展品。同年,他看到敘利亞男童倒臥沙灘的照片極度不捨,便創造《跨越國境.潮》。以糯米粉、石灰、黑糖、麻纖維和海沙塑造了一百九十六個世界的孩子(日本承認國家數量),將他們扶正,安置於大部港海灘上。他們四面八方地朝向自己的故鄉,身體正面寫的數字是與故鄉的距離,背後則是經緯度。經過大自然的侵蝕,孩子們逐漸消融,回到大海的懷抱,留下寫著國家名、象徵墓碑的鏽鐵板,上方插著白玫瑰。

採訪中,林舜龍喚來嬉笑跑跳的兒子,說那世界的孩子就是以他的身形來塑造。一百九十六個長相相同的小孩,談的不僅是難民,更包括都會中身心受苦的孩子。他說:「當這些塑像在消融時,縱使已經殘破不堪,他們還是面帶微笑,因為他們總是信任大人為他們安排的世界。」

今年,林舜龍連結藝術祭「海生物」的主題及小豆島的特色,做出《跨越國境.波》。用了八千多支竹子架起了一個巨大海膽,比喻在海裡的海膽與土裡的橄欖都要有好環境才能生長。地球由海與陸組成,是一個母親的象徵,因此進入到作品中,就像是回到母胎的感覺。作品內部垂下的鞦韆像是與母親連結的臍帶,在上面擺盪如同退回母親子宮般安詳。而由於上一屆的孩子走了,村民感到寂寞,因此他重新塑造一個永久的孩子站在海上,在滿潮時候被淹沒,退潮時顯露出來。從主體陽台出去,所有的竹子指向海的一端,面對著那個永久的孩子,像是將人們內心的孩子招引回來。順著斜坡走下,路旁掛著淡水國小四百廿位學童在竹風鈴上寫的祈願話語,加上的兩片翅膀,則是當地村民的手做作品。

在創作期間,有村民獵殺了一頭山豬,卻發現母豬肚子裡有六頭無緣出世的小山豬。於是林舜龍又做了竹棺木,將牠們放在作品下方,跟著永久的孩子一起度過潮來潮往。根據日本風俗,無緣出生的孩子,爸媽要在村落河邊放三塊石頭,才能讓胎兒度過冥河再次超渡,因此在此也能發現三塊石頭存在。對於阿卡貝拉在他的作品裡演出,林舜龍異常興奮,因為他至今在瀨戶內與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已經帶過劇團、原住民歌舞、現代舞、捏麵人、吹糖師父等等共襄盛舉。問他是否喜歡這種跨界?他開懷回答:「如果有資源,我希望都全部帶去!」

情感的深刻連結  正是藝術的本質

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開辦以來,編織藝術家王文志每屆均獲邀在同一個地方展出新作。從馬路上遠眺,谷地裡的作品被周圍綠油油梯田環抱,到訪者走著斜坡小路過去,可以慢慢地從遠到近欣賞作品。回憶在初抵此地勘查地形時,遇到一位八十幾歲歐吉桑,向他介紹日本文化,解釋山上的歌舞伎町、劇本,足足花了兩個鐘頭。感動於一個人對自己的文化那麼有自信,他決定作品一定要有對話,因此創作了《小豆島之家》,期待這人口老化之地,讓人有回家的感覺。但世山上很暗,遊客白天參觀完,傍晚就離開了。為了讓大眾留下來體會夜晚景色的美,他在第二屆作了《小豆島之光》,用LED燈裝飾後,果然吸引了很多人在此過夜。第三屆的《橄欖之夢》延續前者之外,也強調當地的特產編織橄欖造型,高低差異映襯著外面的梯田,仰望清澈的藍天白雲。

今年開展前,王文志在與村民聚會時唱了一首從小印象深刻的日文歌《愛你入骨》,竟引起在場回響,紛紛表示那是他們最喜歡的歌曲,並且開始校正他的發音。他有感於十年來與這方土地、村民建立起來的情感,因此創作了《小豆島之戀》。三個大小不一的空間裡放的三顆大型石頭,代表著小豆島盛產的花崗岩,也象徵在談情說愛時所說的海枯石爛。而「三」這個數字,也來自於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概念,象徵藝術祭會一直持續下去。的確,王文志的作品已成為當地的地標。超越了藝術,不僅是療癒空間,也是交誼的平台。有時不但兼具集會場所功能,也是婚紗攝影取景之地,更有人在那裡認識、結婚,並且到台灣找他。

兩人的創作皆以自然材料為主,時間一到就會崩解。在拆除前,村民都會舉辦活動,流淚不捨。然而即使作品消逝,與當地建立的情誼卻愈來愈深。從以往的羞澀到現在見面擁抱、兄弟相稱,就能了解為什麼藝術要展現的不是技術,而是情感的羈絆與連結。(李秋玫)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