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大寫出版 提供)
藝@書

認識指揮這一行

《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作者莫切里雖非眾所周知的一線國際指揮大師,但也是大有來頭,曾指揮過伯恩斯坦作品的首演,灌錄過超過七十張唱片,曾獲得東尼獎、奧立佛獎,以及葛萊美獎、留聲機獎、金音叉獎等。其文筆也頗受肯定,他的這本書不是寫給專業人士的專業書籍,也不是讓讀者看完此書可以習得指揮技巧的手冊,而是讓讀者認識指揮這一行,滿足讀者的好奇。

《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作者莫切里雖非眾所周知的一線國際指揮大師,但也是大有來頭,曾指揮過伯恩斯坦作品的首演,灌錄過超過七十張唱片,曾獲得東尼獎、奧立佛獎,以及葛萊美獎、留聲機獎、金音叉獎等。其文筆也頗受肯定,他的這本書不是寫給專業人士的專業書籍,也不是讓讀者看完此書可以習得指揮技巧的手冊,而是讓讀者認識指揮這一行,滿足讀者的好奇。

一般說來,演奏家自有與他人溝通的方式,不見得習於訴諸文字,更別說成為作家;而指揮家——他是在管絃樂音樂會的舞台上,唯一不發出聲音的音樂家——由於習於用手勢、語言與參與一場演出的各個環節,溝通能力高人一等;如果再碰到文字的造詣不凡的指揮家,角度特出,思想深邃,所寫的書就更讓人期待了。

音樂家作者大有來頭

《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Maestros and their music就是這樣一本書,作者莫切里(John Mauceri)不能算是眾所周知的一線國際指揮大師,但也夠有來頭的:一九四五年生於紐約,大學與研究所都在耶魯,念的是音樂理論與作曲,在音樂學、作曲、理論、鋼琴都師從名師,甚至還旁及廿世紀建築、宗教、心理學和法國文學。能從耶魯這樣的常春藤大學畢業,已非易事,何況在那個年代。只要看一看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從哈佛大學畢業時寫的學士論文就知道,以其處理問題的範圍、企圖心,今天很多碩士論文都要相形失色。

莫切里跟伯恩斯坦共事了十八年,也曾指揮過一些伯恩斯坦作品的首演,可見能力受到伯老肯定;由他所指揮、監督的首演,還包括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康果爾德(Erich Wolfgang Korngold)、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等作曲家的作品。

不只如此,莫切里的「管區」還包括歌劇、音樂劇,灌錄過超過七十張唱片,曾獲得東尼獎、奧立佛獎,以及葛萊美獎、留聲機獎、金音叉獎,諸多獎項加身,框金又包銀。此外,他還曾擔任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在教學與行政方面也有歷練。不用說,他的文筆也受肯定,文章登過《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留聲機》雜誌等媒體。

像這樣一位音樂家出書,有三點值得期待:一、他有沒有寫出一些別人所未聞的樂壇秘辛、軼事?二、以他的歷練和眼界,有沒有說出一些讓人擊節讚賞的見解?三、以他的文筆,這本書能不能讓讀者讀得津津有味?

談論指揮的方方面面

基本上,《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不是寫給專業人士的專業書籍,也不是讓讀者看完此書可以習得指揮技巧的手冊,而是讓讀者認識指揮這一行,滿足讀者的好奇。從指揮這一行的歷史,指揮的養成過程、工作狀態,到指揮在不同時代面對不同對象(指揮vs.作曲家、vs.作品、vs.團員、vs觀眾、vs.管理階層)的權力關係,這本書都有所觸及。而且,莫切里擔心讀者跟不上,就連強拍、弱拍、小節線也不厭其煩加以解釋。但莫切里在書中時時有精深淵博的討論,展現了他在音樂學與其他領域的涉獵。像是他提到十九世紀義大利歌劇中,小提琴的快速音群本來是以分弓處理,但是後來的指揮家為了追求速度而把分弓改成連弓。這會損及音樂的能量,還是更忠於作品?答案見仁見智,但每一位指揮沒辦法含糊,必須做出清楚的決定,並建構背後一套完整一致的邏輯。

所以莫切里談的是身為指揮所做的種種決定,其中也必定提到一些軼事趣聞,也一定展現了作者的藝術修為。這使得《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是一般讀者和專業讀者也都會有收穫的一本書。

但也必須一提,中文版讀者要從中獲益,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若干人名翻譯不同於台灣較常見的用法,生硬、語焉不詳的中文處處可見,讓人不禁對譯者身為「轉換器」的功能產生懷疑。讀者好像在看一捲作者在早年錄製的VHS錄影帶,時有畫面扭曲、變色,出現雜訊、走音,我們必須發揮想像力、先備知識,或許還有可能認識到,它原本真的是一個非常優美動聽的演奏。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