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路》中,舞者在旋轉舞台上行走、表演,演繹不同的心理狀態與人生。(黃翊工作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代藝術共享學╱案例分享

讓人生在年輪舞台上開展

黃翊工作室+《長路》

由黃翊工作室+核心創作成員黃翊、胡鑑、林柔雯、駱思維共同參與創作的《長路》,是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首屆千萬製作經費的三館共製作品,演出以旋轉舞台與懸吊裝置呈現,編舞家黃翊表示:「我用這個旋轉舞台呈現一段很長的路,旋轉舞台象徵時間,舞台永遠在旋轉中,或快或慢,人走在上面舞動、行走,速度反應行走的人的心境,變化也在時間碼中進行。」

由黃翊工作室+核心創作成員黃翊、胡鑑、林柔雯、駱思維共同參與創作的《長路》,是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首屆千萬製作經費的三館共製作品,演出以旋轉舞台與懸吊裝置呈現,編舞家黃翊表示:「我用這個旋轉舞台呈現一段很長的路,旋轉舞台象徵時間,舞台永遠在旋轉中,或快或慢,人走在上面舞動、行走,速度反應行走的人的心境,變化也在時間碼中進行。」

黃翊工作室+《長路》

2/16  19:30   2/17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5/18  19:30   5/19  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5/25  19:30   5/26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04-22511777、07-2626666

獲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首屆千萬製作經費的三館共製作品《長路》,出自擅以科技裝置結合舞蹈的編舞家黃翊,這回他打造出直徑九公尺的巨樹年輪旋轉舞台,將已流過自身的時間如捲軸般地攤開,卅五歲的編舞家出席每一場節目發表記者會上,都慎重地拿著手稿,逐字朗誦:「不論你要或不要,時間,都會將你抽高,令你盛放、凋零」。

短短幾句,幾乎已清楚說明全作核心——人類害怕非常簡單的事物,害怕受苦,害怕死亡。《長路》透過行走與時間不可逆的流動,展現了人類生活經驗中無可迴避的甜美與碎片,所有的記憶都是記憶的記憶,人們只能活在已經驗過的世界裡。黃翊說:「年紀到了,這個主題對我很重要。在《長路》,時間是流動的,不同的段落象徵不同人生階段。」舞者林柔雯亦指出:「我們得去挖掘過去青澀的狀態的同時,又要去到很遠,年老的狀態。過程中不斷在這樣的時間中遊走,很有挑戰。」

低調的科技  呈現人生的危險平衡

相較黃翊過往如《SPIN - 轉》(2007)、《黃翊與庫卡》(2012)、《量身訂做 - Special Order》(2014)、《地平面以下》(2018)等觸及AI、聲光、影像視覺與互動機械裝置的作品,由黃翊工作室+核心創作成員黃翊、胡鑑、林柔雯、駱思維共同參與創作的《長路》科技運用著墨於旋轉舞台與懸吊裝置,可說是相對「古典」的技術,但這個機械雕刻年輪有別傳統旋轉舞台的單一固定,透過數位定位技術,能更精準控制舞台的旋轉速度、方向,因而形塑了表演者的行動方式。編舞家這回不炫技,他說:「希望可以讓科技低調,去呈現人文的內容。」

「我用這個旋轉舞台呈現一段很長的路,旋轉舞台象徵時間,舞台永遠在旋轉中,或快或慢,人走在上面舞動、行走,速度反應行走的人的心境,變化也在時間碼中進行。」比如一段逆行的時光,胡鑑得同時呈現成人與孩童的多重狀態。另一方面,本作亦透過可數位變速且近乎安靜無聲的懸吊裝置,協助舞者鍾順文展現了在旋轉舞台邊緣傾斜行走的姿態,一段與胡鑑的雙人舞,鍾順文既是影子,也是獨行者,彷彿隨時要從地球的邊緣墜落。不禁要想,傾斜者看見的世界會是什麼樣貌呢?運氣好的話,將會發現新大陸,然而,從世界邊緣墜落的可能性一直都在。

黃翊呈現了每個人都曾有過的身心狀態的危險平衡,他說:「舞者用不同的方式行走,就代表了不同的人格,正著走的人、倒著走的人、傾斜走的人……很多時候,人的狀態是斜的,比如說我們特別累的時候、感受偏移的時候,人的身體都是歪的,這同時也象徵著不同的性格,比如若跟一般價值背道而馳的人,他可能就是倒著走的狀態。」

一首舞曲  人生境遇的各自表述

除了表演者的行走姿態有清晰的心理狀態指涉,在重複播放不同版本的拉威爾鋼琴獨奏曲《死公主的帕望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亦譯為《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中,舞者們詮釋不同階段的人生境遇,併行、支撐、爭吵、相愛等人物關係,亦是一大亮點。

現實生活中的情侶檔林柔雯、駱思維首次於舞台上共舞,發展出一段黃翊直稱「非常美麗」的雙人舞演繹愛情,駱思維說:「我跟柔雯平常不爭執,但排練時爭執很多,不會退讓,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才將這個雙人舞捏出了形狀。」林柔雯回應:「我最初以為很容易,但不是這樣,反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去了解、適應對方,也去梳整過去的回憶。這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雙人舞,放入了很真實的感受與記憶。」

有趣的是,「行走」作為本作肢體發展的核心,相對抽離了多數舞蹈動作,也加入如特技演員陳韋安等跨界表演者,舞者們多以各自的方式進行身體訓練,比如原為雲門2舞者的駱思維致力剝除過往舞蹈訓練,「我希望可以拿掉過去的技巧與肌肉,看起來不像舞者,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難的功課。當我可以讓我們身體從舞者變成普通人,或許我的身體可以說出更多大眾的故事。」林柔雯則開始跑步,「過去學舞,不敢跑步,怕傷到膝蓋, 這次上到旋轉舞台,反覆運動的狀態就像跑步,我忘了自己在跳舞,舞蹈似乎就在忘我的狀態中出現了。」

這個小卻精實的團隊,每位夥伴保有各自強烈的性格,黃翊說:「工作超過十年,有了默契,會往有共識的地方前去。我們沒有一起的暖身課,會自己找有興趣的課程學習,排練時,我們會交換彼此的新發現,我們是彼此的老師,如此交會,才能複雜且豐富,我們一起創作,但我們不一起學習。」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黃翊的三館共製提案心法

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甄選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首屆入圍作品為編舞家黃翊工作室+《長路》,評選團成員除了時任的三場館藝術總監李惠美、王文儀與簡文彬之外,還有平珩、耿一偉、施如芳與盧健英等,簡文彬說:「我們在《長路》看見未來性,這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三館聯合投資一個作品,希望不只是一次性的完成,而可以看見這個作品的發展性,除了台灣,也可以到世界各地巡演。」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則說:「藉由這樣的計畫,讓劇場可以與藝術家一同往前走,讓劇場成為藝術家的後盾,也讓藝術家成為劇場真正的夥伴,我們一起改變這個環境,走向國際,讓國際上的人都記得,這是來自台灣的作品。」

由此觀之,《長路》中有旋轉舞台及懸吊系統,是按照巡演規格全新訂製,方便拆卸及重組,在創作發展前期,便將國內外巡演的可能性納入考量,符合徵選評估的四大標準——完整性、藝術性、製作能力、國際巡演可能性,因而從廿一件提案中脫穎而出。以下是黃翊的三點心法分享:

  1. 從至少十個提案中挑選,選出願意長期發展的計畫。

「我曾經在美術館中被問,『美術館那麼多畫作,你最喜歡哪一幅?』我選了一幅。對方接著問『你願意盯著這幅畫,直到你生命結束的那天嗎?』不,我說。他點點頭,微笑,離開。之後,我想了很久,回想自己的作品,有哪些是我願意做一輩子,直到生命結束的那天。當時浮出了幾個作品,我決定此後就只做這樣的作品,《長路》會是這樣的作品。創作者一生可以著墨的主題很有限,我們應該回到藝術創作的根本,不斷去追問自己,建議未來的提案者,也可以用這樣的想法去篩選自己提案的作品。」

  1. 充足的前置準備,不只提供書面資料,影像可以讓想法更具體。

「我們在提案之前就會進行排練,當我們決定做一個企畫,可能在半年至一年前就做了實驗,是很多年前的想法,我們排練過,也拍成素材,讓資料不只是書面的提供,而是要具體。」

  1. 勇敢提案,落選不是失敗,而是已被看見。

「三館共製是一個善用行政資源、團隊效率的計畫。雖然只徵選出一個作品,不代表團隊只有一次機會,因為三個場館會看過每個提案,未來也有可能這些企畫能夠在單一場館中執行,這不是競賽的徵件項目,而是一次和三個場館介紹自己作品的機會。」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