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界仁(許斌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幕後的幕後—創作,然後生活

陳界仁 我在我們的現場

對陳界仁來說,創作不是讀萬卷書,而得行過萬里路,他總是數年前就開始田野調查,讓身體、思想長期浸淫在現場。他相信行走,相信身體內存複數靈魂的原型、想像的本能、廣袤的過去與未來,與現實世界的偶然碰撞所產生的火光。不管是錄像藝術、行為藝術,以至舞台設計,他的創作從生活現場出發,「對我來說,萬物有情,你要把它變成複義。」陳界仁要畫面出現的任何微細之物都得有意義。

對陳界仁來說,創作不是讀萬卷書,而得行過萬里路,他總是數年前就開始田野調查,讓身體、思想長期浸淫在現場。他相信行走,相信身體內存複數靈魂的原型、想像的本能、廣袤的過去與未來,與現實世界的偶然碰撞所產生的火光。不管是錄像藝術、行為藝術,以至舞台設計,他的創作從生活現場出發,「對我來說,萬物有情,你要把它變成複義。」陳界仁要畫面出現的任何微細之物都得有意義。

陳界仁的上一個作品是《中空之地》,那已是二○一七年的事。問他這幾年在做什麼?廿多年來始終支持陳界仁創作,並擔任製片工作的弟弟陳介一半玩笑半真心地代答:「還債啊!」這位六十歲的當代藝術家抽著菸,笑著應合,忙不迭地指揮弟弟協助收拾桃園八德鐵皮倉庫內幾幅未完成的畫作,「還沒完成,不想給別人看。」

復興商工美工科繪畫組畢業,曾在卡通公司畫了三年腳本,但繪畫不是這位錄像藝術家的興趣,他不否認拿畫筆僅是謀生的手段之一,「我沒那麼愛畫,獨自對著畫布,太無聊,哪有去田野、勘景有趣!我們有時也不是拍片,只是愛玩,到處走走沒有目的,不要讓自己陷入苦的狀態,要愉快,你不知道那些東西哪天會長出來。」

對陳界仁來說,創作不是讀萬卷書,而得行過萬里路,他總是數年前就開始田野調查,讓身體、思想長期浸淫在現場。他相信行走,相信身體內存複數靈魂的原型、想像的本能、廣袤的過去與未來,與現實世界的偶然碰撞所產生的火光。對「身體感」的迷戀,讓年輕時的他搞起了表演藝術,於戒嚴時期增額立法委員補選期間,在西門町以游擊方式發表行為藝術作品《機能喪失第三號》(1983)、解嚴前夕的《『奶.精』儀式》(1986)等,但真正使他聲名大噪的,還是數位影像系列的第一件作品《魂魄暴亂》(1996),此後他笑言自己用一種「拍連續劇」的方式,再想像與再書寫了歷史的暗影與缺口。

在八德的九十坪倉庫中,堆滿了各式廢棄物般的道具,不斷變形重組,出現在他逾廿年來的作品中,而凌遲酷刑、聯福製衣廠的成衣女工、八德加工廠、碼頭工人、政治受難者、樂生病患、新自由主義下的泛派遣工……此些歷史上的無名之人,反覆現身,在他的鏡頭前,無一不真。

佛系的臨時社群工作方法

他的方法是不給劇本,找對人,創造空間,讓偶然發生。

「我有架構,但我不說,我們讓事情發生。我們無法預期偶然,就創造場域,讓事情不斷發生,目的地可以有很多,我沒有一定要抵達哪裡,因為在過程中,你有可能會發現一個更好的地方。」還好夥伴們都是長期合作,多年來已調頻到無須多費唇舌,因此在實際拍攝過程中,陳界仁多半只是隨手畫張草圖,從未有過確切的分鏡與腳本,比如《中空之地》一場荒野中看似送葬的場景,「我就畫一張圖,跟他們講這個隊伍,說明這個隊伍如何如何,從頭到尾就靠那張。他們都知道,這些東西都不是用語言溝通,像是舞蹈。」

「語言沒有用。」他抽著菸,試著用語言解釋:「一個隊伍行進,攝影機繞著拍,最外圈是燈光,這產生了三個速度,這沒辦法計算,完全得靠默契。我們有彩排,去計算那個道具的重量,讓大家可以扛,但又不會撐不住,這重量感得要真實,走在平地與荒地也不同,也要算人數……這些聽起來都不是劇本,但全都構成影片狀態的『味道』,這都有關係,身體感、氣味——這些都不是用說的。」

「創作過程中,『人』是最重要的,但如何把人的良善調度出來——他們的生命經驗能判斷得很清楚,真假騙不了人,過程中很多環節不像在拍片,但我們就是臨時社群。」他強調,「長時間合作,拍聯福女工、漢生病患……他們愈來愈認同,還會自己討論要幫我們存拍片基金……慢慢地,他們相信你是『真的』,你在鏡頭前,工作的態度、方法,凝聚了良善,事情自然就會做對。」

這種佛系的臨時社群工作方法,並不適用因武漢肺炎疫情延期的《千年舞台,我卻沒怎麼活過》的影像設計。與新加坡導演王景生是首次合作,陳界仁破例寫了「劇本」交代三段共十八分鐘的錄像內容,從國共內戰期間,國軍與京劇糾葛的歷史,到魏海敏台前台後的生命經驗,最末段是一條隧道,分不清是過去現在未來的迴音繚繞撞擊,他說:「愈封閉,就愈開闊。她的一生就是後台到前台。希望通過一個劇種,與一個人的命運,折射出盡可能多的面貌。」

「好的影像不只把你拉進去,同時是面鏡子,折射出你自己。劇場空間也是如此,不只拉你進去,還得要成為一面鏡子,讓你反問自身。」他解釋。

「對我來說,萬物有情,你要把它變成複義。」陳界仁要畫面出現的任何微細之物都得有意義,這堅持同樣反映在他為數不多的舞台設計作品中,多年來僅有王墨林執導的《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與《荒原》(2010)。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1960年生於桃園,3歲時舉家搬遷至新店「景美看守所」(現今台灣人權景美紀念園區)對面的忠孝新村,目前工作生活於台北。1996年開始,從在地經驗出發,進行一系列「再想像」、「再敘事」、「再書寫」和「再連結」的影像創作,活躍於全球藝壇,陸續發表《魂魄暴亂》、《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加工廠》、《八德》、《繼續中》、《路徑圖》、《軍法局》、《帝國邊界I》、《帝國邊界II:西方公司》、《幸福大廈I》、《朋友─瓦旦》、《變文書Ⅰ》、《殘響世界》、《十二因緣-思考筆記》、《星辰圖》與《中空之地》等作,曾獲台灣國家文藝獎、韓國光州雙年展特別獎等。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