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傑宏.貝爾(Jérôme Bel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身體,未完成──觀念舞蹈/觀念舞蹈

傑宏.貝爾 跳脫抽象 親切的身體提問

曾於二○○六年應邀來台演出的傑宏.貝爾,獨特的編舞路數讓台灣舞迷印象深刻,也刺激了觀賞當下的思考延伸。而刺激思考,正是他要做的,他在編的不是「舞蹈(動作)」,而是提供情境與事件,讓觀眾與舞台上發生的事物產生關係及對話。透過與不同人物的交流,他拋出「舞蹈是什麼?編舞是什麼?身體是什麼?劇場跟觀眾的關係是什麼?」「舞蹈/藝術是美的嗎?」「跳舞是某種身體條件的專利嗎?」、「跳舞有跳得好壞對錯的分別嗎?」等等問題,在劇場裡,邀你一同思考……

曾於二○○六年應邀來台演出的傑宏.貝爾,獨特的編舞路數讓台灣舞迷印象深刻,也刺激了觀賞當下的思考延伸。而刺激思考,正是他要做的,他在編的不是「舞蹈(動作)」,而是提供情境與事件,讓觀眾與舞台上發生的事物產生關係及對話。透過與不同人物的交流,他拋出「舞蹈是什麼?編舞是什麼?身體是什麼?劇場跟觀眾的關係是什麼?」「舞蹈/藝術是美的嗎?」「跳舞是某種身體條件的專利嗎?」、「跳舞有跳得好壞對錯的分別嗎?」等等問題,在劇場裡,邀你一同思考……

二○○六年「新舞風」曾邀來法國編舞家傑宏.貝爾(Jérôme Bel)的《兩人十件》Nom donné par lauteur(1994)、《傑宏.貝爾》Jérôme Bel(1995)與《泰國製造》Pichet Klunchun and Myself(2005),激起觀眾、媒體及藝術界的爭議回響:「這是藝術嗎?這是舞蹈嗎、這是惡搞嗎?」。傑宏.貝爾的路數確實與台灣現當代舞蹈語言體系截然不同。但很可能,作為觀眾或試著解釋「這首舞到底演了什麼」的角度來說,比起所謂「抽象」的現代舞,傑宏.貝爾的作品反而更好入口且更容易描述。

譬如在《泰國製造》的舞台上,泰國舞者皮查(Pichet Klunchun)與貝爾一問一答,學習認識彼此,談藝術、文化差異也談人生。貝爾說得坦白,他是學院派舞者出身的,但某一天他感受到,在舞台上跳舞或用動作建構編舞,對他不再那麼有意義。於是他開始把自己埋入哲學與社會學的書堆,他在想:「舞蹈是什麼?編舞是什麼?身體是什麼?劇場跟觀眾的關係是什麼?」諸如此類。接著他為皮查/觀眾示範了一段行為表演(performance)The Show Must Go On(2001)的橋段:〈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歌曲進,貝爾在歌曲進行間,對嘴唱著歌詞,身體從站立逐漸躺平,躺下之後身體靜止,便不再唱。最後副歌重複的兩三分鐘裡,歌聲迴盪,而貝爾只是躺著。表演結束,皮查說,謝謝你的表演,「很有趣,最後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讓我想起了與家人有關的死亡回憶。」

讓你去想為什麼以及如何

貝爾說,這是我想做的事情,讓你去想為什麼以及如何。於是我們可以說,他在編的不是「舞蹈(動作)」,而是提供情境與事件,讓觀眾與舞台上發生的事物產生關係及對話。他有一系列與特定舞者合作的單人表演作品,便在此邏輯中,進一步發展對個人身體歷史與政治的討論。如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Ballet de l'Opéra de Paris)昔日屆退舞者ronique Doisneau(2004),碧娜.鮑許的舞者、今該舞團(Tanztheater Wuppertal)總監Lutz Förster(2009),前模斯.康寧漢舞團舞者dric Andrieux(2009),安娜.德瑞莎.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3Abschied(2010)等。在這些作品裡,貝爾讓舞者說故事,演述自己的過去與現在,操著特定編舞家的身體語彙與自己的日常身體姿態。這些光線亮麗的舞者甚至坦承,自己也是舞台上的失敗者。在劇場中描繪私人舞蹈史,從「我的身體從屬」問題,擴散到「我們的身體意義」,貝爾問著,為什麼人們要跳舞呢?當我們跳舞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與思想,如何處置與某種舞蹈身體系統的關連?

不僅是舞者,常人也跳舞。The Show Must Go On後,另一個「反證」是受蘇黎世Hora劇場委託創作的《障礙者劇場》Disable Theatre(2012)。他讓一群學習障礙症的青少年表演者,輪流上台自我介紹。對著麥克風說出自己的名字、年紀、職業等等,雖經過排練,你仍可見他們舉止微略羞澀。接著,貝爾讓這群表演者在舞台上坐成一排,歌曲放送,他們逐一輪流起身「跳舞」。他們不跳某某舞蹈藝術家的舞步,僅僅像本能一般搖擺舞動,或模仿歌手的舞姿。在麥可傑克森“they don't care about us”的歌聲中,一名女孩興奮又憤怒的踏步,直視前方觀眾,她旋轉又激動地跳著,喊著:「對,他們/你們不在乎我們」。對此番場景,有些觀眾氣瘋了,因為他們感到被羞辱,覺得被傑宏.貝爾的胡搞擺了一道。貝爾當然明白藝術與政治如何密不可分,正由於身心障礙的個人性與集體性身體日常運作框架,是在強調階級律法的社會體系下建構的。他才能如此攪動「正常vs.障礙」及「劇場vs.日常」的假道德與罪惡感論述。越過道德爭議,《障礙者劇場》切實棒喝了更多值得「跳舞/看舞的人」思考的問題,譬如「舞蹈/藝術是美的嗎?」「跳舞是某種身體條件的專利嗎?」、「跳舞有跳得好壞對錯的分別嗎?」

處理「跳舞」的真實

傑宏.貝爾今年的新作GALA,將這一連串的思索推向極致。十幾名表演者裡,有從各種尺度界定下的身分:舞者、素人、男人、女人、老人、成人、小孩、肢體障礙者等、胖子、瘦子。你以為他又要讓大家「不跳舞」,但這件作品,卻可是從頭到尾都在「跳舞」。

場上有一個手工製作且故意粗糙的翻頁式立牌,上面寫著動作指定「芭蕾」、「華爾滋」、「即興三分鐘」、「麥克.傑克森」等等。每翻一頁,表演者們便輪流從翼幕中亮相出場執行該指令。無論哪種身體體態與條件,他們都認真演繹。你在「芭蕾」段落,看到一個舞者四平八穩的小跳轉圈落地(或也可能「出包」);一個老奶奶害羞地原地轉圈,自己還忍不住笑了出來;一個未滿十歲的男孩一副「我跳我自己的懶得理你」神態自若地跳了「自己定義」的芭蕾動作等。在動作指令陸續執行間,觀眾笑開了,因為他們/我們看到了自己(的身體)。跳得專業與不專業、好看與不好看的價值界線,因而愈發模糊,通過舞台上的再現與觀眾自己的二元思維,重新整理一種新的共識。

又如表演後段,每個人都得跳一首自己最愛的歌與舞,其他人在身後學。譬如在布魯塞爾演出版本,一個舞者拿體操棒跳起夜店舞曲,在空中甩棒畫圈又按著節拍踏步,顯然這項「技能」並非人人皆有;反過來,一位老太太則只是隨音樂「抖動」身體,她抖得忘我自成一格,她面向觀眾一邊抖一邊得意地笑,因為這項「技能」身後所有人都學不來。自己與他人的身體如何有關與無關,跳舞這擋事,真是需要學的嗎?貝爾如是問。傑宏.貝爾在歐洲舞壇從九○年代末掀起重問舞蹈的思想風潮至今,他真如此實驗難懂又抽象嗎?若一路追蹤他從玩「觀念」到處理「真實」的過程,我想GALA因此是「GALA」,由於他再次提問/回答,我們為什麼跳舞/不跳舞。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