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版《北京法源寺》由十年沒演舞台劇的奚美娟出飾慈禧一角。(柴美林 攝 上海大劇院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十八歲的上海國際藝術節 五十部作品迎金秋

第十八屆的「上海國際藝術節」已於十月十二日揭幕,將熱鬧到十一月十五日,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五十部作品齊聚滬上,中外交流場面繁盛。這次是逢中西兩位戲劇大家——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年,劇界紛向大師致敬,創排各類劇作以為紀念,崑劇、越劇、小劇場實驗戲曲皆有呈現。另田沁鑫改編自李敖小說的《北京法源寺》北京首演後票房大好,口碑效應在滬發酵,備受關注。

第十八屆的「上海國際藝術節」已於十月十二日揭幕,將熱鬧到十一月十五日,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五十部作品齊聚滬上,中外交流場面繁盛。這次是逢中西兩位戲劇大家——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年,劇界紛向大師致敬,創排各類劇作以為紀念,崑劇、越劇、小劇場實驗戲曲皆有呈現。另田沁鑫改編自李敖小說的《北京法源寺》北京首演後票房大好,口碑效應在滬發酵,備受關注。

說到光輝十月,對上海都不陌生,除了有連續的小長假,滿地梧桐落葉,時令更換,說明金秋已踏步而來,和風溫陽也象徵了收獲的季節。藝壇注目的「上海國際藝術節」,奔向熟成的階段,迎來了第十八屆的風貌,早在它誕生的前一年,申城在市中心建起水晶般的大劇院,彼此都見證了這座華洋相容的大都會,如何重啟后冠,優雅轉身進入國際視野。

參演劇目從十多齣到如今的五十部,其開幕式涵蓋了許多型態,首屆的《金舞銀飾》古典華麗的民族風,或豔光四射的《探戈女郎》,中義合作的歌劇、演繹猶太人故事的舞台劇……作為嘗試多元風格,也記錄與世界互動的印象筆記。近十年一波波興起的新建劇場,遍及浦東、嘉定、閘北等郊區,也讓藝術節更自由親民。此外,民樂從來不曾擔剛開幕大任,傳統民樂如何在保留古典氣韻,同時搭準當代審美的脈搏呢!?上海民族樂團試圖以原創新作《海上生民樂》於今年開幕式上尋求答案。

莎翁與湯顯祖  逝世四百年中國相遇

由於今年中西兩位戲劇大家——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年,劇界紛向大師致敬之故,因而創排各類型的劇作,彰顯各種生命體驗的紀念方式。上崑不遺餘力打磨「臨川四夢」,該系列全球巡演後的觀劇人數,拿下上崑劇歷史之最,這次點選四夢之一亦是湯翁生前最後遺作的《邯鄲記》,此劇參演除了推廣新劇更有傳承百年戲脈之意。小劇場實驗獨角劇《我,哈姆雷特》,儘管主演張軍師源崑腔,這齣一人包辦生旦淨丑,夾雜英語的演唱形式,是不是崑曲,是不是哈姆雷特,對創作者顯然沒那麼重要,從頭到尾用創新的戲曲手段去拆解進而重組戲曲元素,現代化轉型的疑惑,如同中英混搭王子的困惑:「生存?還是毀滅?(to be, or not to be?)」崑曲顛覆了哈姆雷特,張軍顛覆了崑曲……

另一齣茅威濤的越劇《寇流蘭與杜麗娘》(編按),一如導演郭小男的風格,飽滿、張揚、衝擊力度強大,莎翁和湯翁帶著寇流蘭與杜麗娘,各自行走了四百年,直到眼前走到越劇的世界相遇了,莎翁筆下的人物被寫死了,杜麗娘穿梭生生死死中復生,是個很有戲感的命題文章,女小生茅威濤一人分飾古今兩角亦是該劇亮點,據悉導演以此劇獻給主演的妻子茅威濤,看來越劇善說愛情故事,劇外人也大受感染。

李敖小說搬上舞台  回探清朝事

《北京法源寺》、《胡雪巖》、《大清明相》、《于成龍》等劇對於前朝清宮往事,似乎歷史離得近,所以看得清也寫得細,這幾部作品的戲脈劇情切入點,避去個人情愛糾纏,大是大非取代小情小愛,一把尺丈量天下禍福,廉吏、明相、紅頂商人……如履薄冰行走於廟堂之上。

改編自台灣名嘴李敖的同名小說,原創舞台劇《北京法源寺》,備受關注,透過宮廷、民間、寺廟的三角解讀分析,揭開深沉積重史頁的對話,北京首演後,票房大好,連帶影響上海的口碑效應,這次參演上海國際藝術節加碼共演四場。主要演員的選定,比起國家話劇院擅長推廣的明星版,實無亮點口碑,劇中慈禧一角找了十年沒演舞台劇的奚美娟,改行當導演的賈一平則以外貌神似譚嗣同而入選。

《北》劇編導田沁鑫認為,每個角色對映了一個靈魂,選角色勝過選明星,選對了能走進角色還原人物,不可能沒好戲可看。原著者善辯,改編後台詞量大,對演員和觀眾心理負擔是個難點,而她的建議卻是:何不帶著失控的自由和遊戲感,旁聽風雲莫測的戊戌變法?

編按:寇流蘭為羅馬大將軍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另譯,為莎劇《科利奧蘭納斯》主角。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