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務長林淑真。(許斌 攝)
焦點專題 Focus 表演藝術新鮮人.踏上職涯第一步 平台之四:文建會儲備音樂人才庫

挖掘培育演奏人才 搭建國際發光之路

專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務長林淑真

由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開啟的「儲備音樂人才庫——協助藝術人才進軍國際藝壇」計畫,以每屆兩年為培訓時間,設定目標甄選國內優秀音樂家,藉著補助參加國際大師班、音樂營及舞台演出的磨練,協助參與國際性音樂比賽,進而在世界樂壇嶄露頭角。臺灣師範大學學務長、曾任二○○一年人才庫總召集人的林淑真多年觀察下來,指出人才庫的功能應該是國際大賽的前置作業,協助年輕音樂家提早參與觀察,並建構國際人脈。

由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開啟的「儲備音樂人才庫——協助藝術人才進軍國際藝壇」計畫,以每屆兩年為培訓時間,設定目標甄選國內優秀音樂家,藉著補助參加國際大師班、音樂營及舞台演出的磨練,協助參與國際性音樂比賽,進而在世界樂壇嶄露頭角。臺灣師範大學學務長、曾任二○○一年人才庫總召集人的林淑真多年觀察下來,指出人才庫的功能應該是國際大賽的前置作業,協助年輕音樂家提早參與觀察,並建構國際人脈。

時間回到民國五○年代,自鋼琴家陳必先首度以「音樂資賦優異」兒童的名義,用特案方式准予赴歐深造開始,「天才兒童」的模範,等於是替音樂人才的進修開闢了另一條夢想的蹊徑。在那個缺乏師資和教育系統的年代,家長們紛紛起而效尤,將天賦異秉的子女送出國門,許多孩子因此受惠,包括陳郁秀也名列在內,直到七○年代,送出的胡乃元、林昭亮等人陸續名揚國際之後,台灣才終於擁有第一批能夠引以為傲的音樂人才。

人才培育的路程長遠,所費的財力物力皆非同小可。單憑家長或學子的努力,負荷往往過於沉重。有鑑於此,從民國九十年度起,時任文建會主委的陳郁秀著手統籌,開啟了「儲備音樂人才庫——協助藝術人才進軍國際藝壇」的計畫。以每屆兩年為培訓時間,設定目標甄選國內優秀音樂家,藉著補助參加國際大師班、音樂營及舞台演出的磨練,協助參與國際性音樂比賽,進而在世界樂壇嶄露頭角。十年來,辦理的單位從文建會下屬的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到今年移轉到台灣音樂中心,已屆臨第五屆。

找出音樂精英推向國際

「人才庫,就是建立一個庫房的概念。」臺灣師範大學學務長、二○○一年人才庫總召集人的林淑真認為,人才庫的成員不能夠被視為新鮮人,它一定是要聚焦在金字塔的最頂端,往精緻、頂尖、並且跟國際接軌的方向進行。

它的建立跟夏令營、workshop的概念完全不同,必須要跳脫所謂才藝班、音樂班的思維,個別尋找單一的人才,並且讓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當然,要讓優秀演奏家上線,最快的方式就是以比賽的方式甄選。藉由比賽,不僅能夠篩選出精英,也能夠讓所有的樂評、評審、經紀公司都能看到,進而網羅參賽者成為旗下藝人,或者推薦到聲譽高的學校唸書,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機會。再者,比賽的氛圍就跟舞台上的演奏一樣,要在一定的時段內表現自己最佳的一面,這些基礎的訓練也是不能不熟悉的。

但是,人才選出來之後,並不能只有造冊就表示完成任務,而是要持續追蹤,並且從旁協助。林淑真建議:「要讓台灣變成國際大賽的中繼站!」將人才庫的比賽視為前置作業,與國際上適合的中、大型比賽作連結,如此學員一到國外就可以直接進入複賽,替他們日後的專業比賽作暖身。事實上,每個大賽的屬性都各不相同,曲目、偏好、經驗、現代音樂比例的多寡……這些資訊的提供及經濟支援,都是單打獨鬥的學員們所欠缺的,若有強而有力的單位作為後盾,就能夠替音樂家們省下許多精力和時間,更迅速地拓展他們的演奏生涯。

為參加比賽搭起國際橋梁

提到比賽,林淑真的經驗十足,國內外的長期觀察下,她透露:「現在的比賽愈來愈困難,像范克萊本鋼琴大賽要求兩場七十分鐘的獨奏會,前面的初賽、複賽、決賽不算,還要過得了室內樂一關,再來是協奏曲兩首要彈四遍,前面兩首賣票但不計分,後面兩首才算分數。所以參賽者不但要依照現在比賽的樂曲調整之外,體力是否能夠承受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除了提醒參賽者加強體能外,今年的人才庫甄選辦法也鎖定國際大賽年齡層,將年紀擴大為十六到卅歲的範圍。

既然人才庫的培訓以進軍國際藝壇為準則,提早讓年輕學子與國際接軌就會是最重要的一環。「十六歲沒有去看,廿歲怎麼知道要如何比賽?」林淑真語重心長地說,許多音樂家贏得獎項並非偶然,他們歷經的淘汰都是沒有被看到的。而大賽總是三、四年舉辦一次,評估這些養成過程,就能夠知道一個成功奪魁的年輕人需要蟄伏多久。此外,全世界一線的大師和評審就這麼幾位,和他們熟識也有其必要:「比賽這麼多,只要不認得其中一個評審,他們未曾聽過參賽者的音樂,未曾受他的音樂所感動,就算表現得再好也可能沒有希望,因為在舞台上,是每個人都好啊!」評審曾經教過、聽過參賽者所彈出來的音樂,只要調性對到了他的頻率就擁有比別人高的機會,這就是現實,也就是為什麼要跟國外類似人才庫的培育機構保持密切聯繫的原因,如此才能多聽、多學,並開拓視野。

新增絃樂項目鼓勵更多人才

人才庫最初開辦的項目有鋼琴、管樂、絃樂也有國樂,但在有限的資源下,數年來就以比賽最成熟、學習人口最多的鋼琴及小提琴兩項為主。但到了今年終於突破以往,增加了中提琴與大提琴兩項樂器。雖然未及大眾對擴增更多項目的期待,但長期擔任藝術委員的北藝大音樂系主任蘇顯達卻覺得:「這應該是逐年的開放,並不是要限制。」身為一位演奏家,他非常明白大眾渴望增列項目的心聲,他也期待政府可以逐年增加編列的預算,讓音樂人才得到更多鼓勵。但在經費沒有增加下,如果分成更多組別,那麼每個人所分到的補助將更微薄,恐怕將失去原有的意義。

政府在體育項目中花費的時間和金錢,讓運動選手選擇適合的項目參賽;相同的,培育一位音樂家也是需要長期投注,卻還不一定能得獎的工作。「但不做,就永遠沒有!」林淑真呼籲,政府部門應該扮演的是一個推手,扮演訓練、媒合與策展的角色,並且要有資源累積下來。或許日後文化部可以成立一個單位,項下有一個專職機構來經營,持續地推廣培訓、時機到了就可以安排比賽,這樣才能有成果出來。人才庫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影響更大,因為「藝術無國界」,就像林淑真所說:「台灣只有靠國際比賽最容易讓自己的名聲宣揚出去,當參賽者拿到獎項時,不管是任何一個國家的人,藝術的成就必定會蓋過一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自由多元的輔助機制

鋼琴家盧易之  拓展更多國際樂壇人脈

 

今年將從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學成歸國的鋼琴家盧易之,是二○○九年第四屆儲備音樂人才庫的培訓對象。曾在十四項國際及區域大賽獲得優秀成績的他,在申請之前其 實已有相當多次的參賽經驗了。當初,他因為在國外求學無法回台,因此選擇用DVD寄送的方式參加甄選。雖然錄音可以選取最喜歡的版本寄出,但感染力跟實際 上的演奏有些差距,並且需要提早將兩輪的曲目都準備好,兩者相較下,並沒有比現場演出者佔便宜,但開放這樣的報名管道,也解決了他無法回台現場彈奏的窘 境。

「人才庫是台灣最具規模、並且最完善的支持台灣音樂家的制度。」盧易之認為他的參加倒不特別是為了想要比賽、拿補助或上大師班的課程。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台灣兩場獨奏會的協助。「因為在某些地方演出擔心票房不好,很猶豫到底值不值得開!」他記得那年的七月、八月、十一月分別都跟樂團有 協奏曲的合作,並且都集中在台北。但由於人才庫的音樂會可以自己選地點,因此他決定大膽地離開台北,選擇台中與高雄兩個地方。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往南開拓, 交由承辦單位接洽後,只要專心準備演奏即可,其他都不必擔心。

一般來說,演奏家要開獨奏會,只要肯花錢、租得到場地就沒有問題,然而要能夠 跟樂團彈協奏曲,卻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夠達到的。但成為人才庫的一員後,只要有機會,樂團就能夠從這些名單上找,這是非常難得的。此外,對於參加成員的 培訓,人才庫並不特別設置規範,也就是說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提出計畫。由於年齡層的擴大,有的人希望多一點比賽,有些人希望多上一些大師班的課程, 成員們得以將視野放在國際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程走,人才庫的從旁輔助,可說是提供了相當的自由度。

儲備音樂人才庫主要的做的三件事就是補 助音樂營、國際大賽及替學員開音樂會。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看不見的效益連帶著出現。例如媒體曝光率提高,能見度也隨之增加。而參加完培訓之後更發現,人 際網絡也因此建立了起來。不但能與評審、師長有進一步的認識,透過這個培訓,能夠了解台灣從十幾歲到卅歲中有哪些散佈在各個國家的同儕。雖然不一定可以有 相互交流的機會,但至少能互有耳聞、甚至知道跨組別的其他成員有哪些人。未來如果有室內樂等演出,也能邀請對方搭檔登台,這是一個良性的刺激和循環,跟一 般比賽只能聽到自己的樂器、和相同年齡的參賽者競爭有極大的不同。(李秋玫)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