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倡議」的網站(見圖)上線意義讓在德國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士都能更容易找到資源,找到自身的專業領域該找那些特定的單位協助.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德國文創產業網站上線 培植服務文化人

二○○七年秋天,德國政府正式頒佈了「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由「經濟科技部」與「文化媒體委員會」共同執行。四月初上線的「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官方網站,讓在德國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士都能更容易找到資源,找到自身的專業領域該找那些特定的單位協助。更重要的是,這個計畫希望能提供有效便捷的資訊,讓更多年輕人走入文化創意產業。

二○○七年秋天,德國政府正式頒佈了「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由「經濟科技部」與「文化媒體委員會」共同執行。四月初上線的「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官方網站,讓在德國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士都能更容易找到資源,找到自身的專業領域該找那些特定的單位協助。更重要的是,這個計畫希望能提供有效便捷的資訊,讓更多年輕人走入文化創意產業。

四月初,德國「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策略」(Initiative Kultur- und Kreativwirtschaft der Bundesregierung)官方網站正式上線,介紹政府的文化創意產業策略、預算、與執行方式,把文化創意產業的每個部門詳細羅列,讓文化產業人士(包含藝術家、作家、舞者、導演、藝廊、劇場、公司行號、公關公司、藝術節主辦單位等等)能有一個方便的資訊窗口。

德國政府成立這個網站,展現了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野心。德國本身是個擁有強大文化資源的國家,不僅在國內蓬勃發展,也具有國際輸出的實力。德國政府以這個實力為底,挹注更多的資金,成立相關部門,不只鞏固文化創意產業,也鼓勵更多人才投身文化。除了官方網站,「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同時在全國各地成立了九個實體服務據點,讓文化創意人能得到直接的一對一服務。

成立相關部門  整合文創資源

早在一九九八年,德國政府便成立了「文化媒體委員會」(Beauftragter für Kultur und Medien,簡稱BKM)。在之前,文化產業為德國各邦的地方政策,缺乏一個聯邦的中央機構,「文化媒體委員會」成立之後,德國才把全國各地的文化資源整合,建立鮮明的德意志文化品牌。

二○○七年秋天,德國政府正式頒佈了「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由「經濟科技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Technologie)與「文化媒體委員會」共同執行。經濟部門的加入,正式啟動了文化產業的經濟效應,讓原本的根基更加穩固,進而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經濟實力驚人,以二○○八年為例,全國文化創意的產值高達六百三十億歐元,到目前為止,全國有將近廿一萬文化創意產業公司行號。「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倡議」的網站上線意義重大,讓在德國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士都能更容易找到資源,找到自身的專業領域該找那些特定的單位協助。更重要的是,這個計畫希望能提供有效便捷的資訊,讓更多年輕人走入文化創意產業,從獨立表演藝術家到創立公司單位,網站都能提供必要的諮詢。

網站整合資訊  提供實際協助

「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官網分為七大項目,包括「策略介紹」、「文化創意產業」、「最新消息」、「影音中心」、「資訊與諮詢」、「如何工商」、及「補助」。其中對於文化人士最實用的為「如何工商」(Business-Know-how),教導創意人才如何處理棘手的數字問題,包括稅務事項、預算編列等、版權取得等;「補助」項目則是讓文創人找尋資金,包括銀行貸款、獎學金、補助金、競賽、企業贊助等。

網站上的「文化創意產業」選單下,詳列了德國政府認定的十一大文化產業:建築、書籍出版、設計、電影、藝術(雕塑或繪畫)、表演藝術、音樂、媒體、電視收音機、軟體與遊戲、廣告。在表演藝術項目下,說明了德國政府支持獨立表演工作者的策略。在德國,一般人必須受聘達到一年,失業時才能領取失業救濟金,但自從二○○九年開始,獨立表演工作者只要在兩年內工作達到一百八十天,一旦失業,便有資格領取失業救助,這對於工作天數不穩定的舞者、演員、導演、舞台技術人員來說,是個大利多。

這個網站是在德國工作的文化人很重要的資訊整合平台,但目前只有德文版,不利外國人查閱。網站上的許多文字也過分簡略,雖然提供了許多外部連結,但是網站本身資訊仍不夠齊全。而網站的目標是鼓勵年輕人進入文創產業,但是網頁設計單調,也缺乏清晰的逐步建議,不太符合現代年輕人的網頁瀏覽習性,進步空間還很大。

 

相關網站

「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官網  http://www.kultur-kreativ-wirtschaft.de/

「經濟科技部」官網  http://www.bmwi.de/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