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去來兮嗎?
專欄 Columns

歸去來兮嗎?

原來人是活在自己家的家具和物品的生活關係中,雖然都是身外之物,卻都是我們自己的感情在裡面,多年不見,沒有遺失,又重新出現,好多驚喜,好多回憶,好多即將重新開始的東西,展了開來,像久別重逢的朋友,一個一個,一箱一箱地,等我給它們安排一個新的落腳或安頓的地方……

原來人是活在自己家的家具和物品的生活關係中,雖然都是身外之物,卻都是我們自己的感情在裡面,多年不見,沒有遺失,又重新出現,好多驚喜,好多回憶,好多即將重新開始的東西,展了開來,像久別重逢的朋友,一個一個,一箱一箱地,等我給它們安排一個新的落腳或安頓的地方……

最近又搬進一個新家,全家難得到齊地相聚了一星期,也算試住了一星期。每搬一次家總會掉落一些東西,或者磕壞一些心愛的物品,甚至家具,沒辦法,這種事情好像再細心都難避掉。這一次新家的家具,以及衣物和器皿特別多,是我們移民加拿大之後留在老家的東西,有一個貨櫃之多,被孤獨地放在一個地方,放了八年左右。這八年,我們台北的家,新竹山裡的家,用的反而都是後來再買的一些生活各種用品,所以總會有一種仍然在漂泊,有居而不定的片面感受。結果這一次,一個紙箱一個紙箱被打開,整理的過程中,好多好多才隔了八年,卻彷彿隔了廿年的感受一一出現在我們眼前,回憶在我們漂泊的家庭活動中,感謝老天,到今天家人愈來愈懂得珍惜我們漂泊的命運中,有一些永遠不變的回憶和厚實,這些舊家具及家具上的一些貼紙,被三個孩子一一指認,哪些是誰貼的,當時有多大,在什麼狀況下貼的……等等。這些小回憶,居然對他們是一個很重要的觀照,小時候家的甜蜜,一下子就重回腦際,而這個全新的屋子,立刻就有太多太多家的感覺,歸屬感。多少年的漂漂泊泊,也算告慰於心了。

物件是回憶,也是情感

原來人是活在自己家的家具和物品的生活關係中,雖然都是身外之物,卻都是我們自己的感情在裡面,多年不見,沒有遺失,又重新出現,好多驚喜,好多回憶,好多即將重新開始的東西,展了開來,像久別重逢的朋友,一個一個,一箱一箱地,等我給它們安排一個新的落腳或安頓的地方,舊的衣服各式各樣,或許像朋友,而不像親人,多到不知放哪裡好,送人?往哪送?捐出去?對,只有這條路,朋友多到居然坐不下、收不起的擁擠地步,那些曾經被我經年累月、不斷更換的衣服,要換人穿了,此刻,衣服又像旅館的感覺而不像住家,因為我經常更換,有時又會置納多年而不相隨、不陪伴……把將會留下來的衣服,再穿回溫暖,想著就過癮!!

同樣的一種情懷,卻完全不同的事情,也正在發生;我在表演工作坊所參與創作,以及演出的第三個戲《圓環物語》,最近被賴聲川再度拿出來排練和演出,在上海演,劇本稍有變動,目的是把我們當時還年輕所編出來的東西,可能太淺薄了,稍微再加厚一點。很好看的一齣戲。聲川事先也跟我略為討論過,並且想讓我大兒子元太也參加演出,元太就去參加演出了,他很好奇他爸爸當年所作的戲,演起來會是什麼感受。我也挺好奇這個久別重逢的戲,再拿出來看是什麼感覺。

《圓環物語》的昔與今

創作這齣戲到今天有廿九年了。當年我剛從喜瑪拉雅山健行回台北,就開會、討論大綱,還同時在國修家認識了我內人麗欽;中間集體即興創作的部分,有好多是我去台北市文獻館查出來的資料,圓環的歷史、甲午之戰、馬關條約後的台灣,一直到今天台北人內心的錯綜複雜,事與願違的感情生活,環環相扣,確實是一齣好戲。本以為許多自己演過的戲,演過就沒有了,就像寫在水上的字一樣,寫的時候就同時消失了,不需要再留戀了,而今,再次看到自己兒子還上去演出了!許多事情就像一個圓環一樣,走來走去又回來了,回來的人與事,已經是另一種在空際劃出的,優美的圓弧了。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