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字一劇場

民,是一根針刺入眼睛(類似《安達魯之犬》(註1)裡以刮鬍刀切開眼球的開頭),意思是把抓來的俘虜一隻眼睛戳瞎,以降低他的戰鬥值和反抗的可能性,但不影響勞動的能力,使之不得不順從主人。所以,「民」原來的意思是奴隸(註2)

 

民,是一根針刺入眼睛(類似《安達魯之犬》(註1)裡以刮鬍刀切開眼球的開頭),意思是把抓來的俘虜一隻眼睛戳瞎,以降低他的戰鬥值和反抗的可能性,但不影響勞動的能力,使之不得不順從主人。所以,「民」原來的意思是奴隸(註2)

 

這個在殷商時期設計的字(這句很像當時有間「殷商字體設計有限公司」),放在現今所謂「民」主社會來看,還蠻諷刺的,像一則寓/預言。用這字義解釋民主社會就是:以一群瞎了眼的奴隸作為社會的主人,或是主導這社會的都是一群睜一隻眼、瞎一隻眼的人。我想這在很多以民主為名相關的政治、選舉和社會事件中,可以得到一些驗證。

譁「哪位」眾來取寵?

可是,偏偏,不巧地,我們作戲、要賣票、要來欣賞的對象,都是「民」眾,所以常會有以下的情境發生:當票房好的時候,有人看完戲會大罵:「這戲根本是在譁眾取寵(註3)!」反之,當創作者要自我感覺所謂藝術性時,就要說:「我絕不譁眾取寵!」作為一位有責任感的藝術家的台詞。這兩種情境皆是以瞎「民」為前提,前者意思是:這戲居然如此廉價地操弄這些白痴觀眾!後者意思是:這些白痴民眾不會了解什麼是藝術!不過,在這比速度的年代,大家都已訓練好,當然是先說別人瞎、白痴、搞不清楚狀況的先贏囉!這裡,為了元宵燈謎應景,特別設計了幾道相關的申論題:

 

1.  請舉出會以譁眾取寵為作戲目標和內容意義的創作者和作品?
2.  請問,被譁的「民」眾是哪一位?是表演藝術的從業者?是表坊?金枝?身聲?如果?還是雲門?是常看戲的上班族?被拉來第一次看戲的上班族?是醫生?電子業?銀行?設計?出版?演員的家人和大學同學?這演員是念理工,所以來的同學是理工的?不過,大學念北藝大研究所,所以也有念劇場的同學?哥哥是念城鄉所的社運人士?
3.  以實驗、藝術、前衛、人民、批判為名的作品是不是也是一種譁觀眾和取民寵的手法?
4.  請舉出以演出賣票為前提,但希望票房不要滿座的製作和團體,試述原因。
5.  如果觀眾是劇場必要元素,沒有譁眾取寵能力的團體或個人,可以做劇場嗎?
6.  請說明「譁眾取寵」的批判重點。是對於作品的美學?議題內容?並闡述其對於表現手法建設性或是生猛破壞性的力道。
7.  請設計一齣演出前確定可以譁眾取寵的作品?(我覺這題最難)
8.  在這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當刻,請舉例有誰不瞎?
9.  這是一位觀眾Call in的問題:我是一位有兩位小孩的家庭主婦,一男一女,一位剛大學畢業,一位剛念大一,這些沒有問題。問題是最近我看了一齣很開心、也很感動的戲,但從部落格、雜誌、兒子還從批踢踢看到許多這戲被批為譁眾取寵的看法,請問,我該如何自處?
10.請依照不同面向和語法繼續設計屬於自己的題目。

 

問題比答案更有趣

「譁眾取寵」這四個字出現在文章中,就像小學時作文,用了成語感覺就好像比較厲害,可以加分,但除了不知所云(例如你去看醫生,發現醫生在病歷表上寫:羊腸小徑,肝膽相照,吉人天相。你會想繼續交每個月的健保費嗎?),無法交流對話,跟劣質民主的謾罵或是一言堂的簡化論調沒兩樣外,通常,用了譁眾取寵的句子本身,剛好正是表現了譁眾取寵的實例,例如:上面的申論題。不過,常常問題本身比答案有趣和能有更多的想像,例如:

生命有什麼意義嗎?

 

1.  1929年西班牙導演布紐爾和達利合作的一部17分鐘的實驗短片。

2.  也有另一說法是犯罪之人,不過很早就已經是現在的用法,例如《尚書》:「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和大家熟悉的《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 「以新奇的言行來迎合、取悅眾人。」摘自《新世代國語詞典》,P.833,康軒文教事業出版,2007。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