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哥維亞—美國笛卡錄音第一輯(環球音樂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法蘭西三城戀 巴黎、西布勒、貝桑松

感謝錄音技術的發明與日新月異,讓我們迄今仍能聽見傳說中的美好音樂。與法蘭西三個地方有關的三張經典錄音,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塞哥維亞、拉威爾與史寇達相遇,音樂之戀,得以久長……

感謝錄音技術的發明與日新月異,讓我們迄今仍能聽見傳說中的美好音樂。與法蘭西三個地方有關的三張經典錄音,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塞哥維亞、拉威爾與史寇達相遇,音樂之戀,得以久長……

塞哥維亞在巴黎

小提琴高手克萊斯勒曾謙虛地讚嘆:「世界上只有兩位絃樂高手,卡薩爾斯和塞哥維亞。」

一九二四年西班牙吉他大師塞哥維亞(Andres Segovia)卅一歲時,來到法國花都巴黎,在杜卡、德布西這些法國一線音樂大師前獻藝,大夥驚為天人。甚至盧塞爾還為他量身打造一首吉他獨奏,曲名與他的名字相同叫《塞哥維亞》。

法蘭西人識貨,讓我們至今仍能與克萊斯勒一同歌頌塞哥維亞,有機會聽聽這套呈現一代吉他大師人文風範的唱片。它收錄一九四、五○年代塞哥維亞在American Decca唱片公司的錄音,本輯為第一輯共六張CD,從巴赫、韓德爾、蕭邦、舒曼,收錄到阿爾班尼士、葛拉納多斯、維拉羅伯斯等人,而且經過母帶重製、效果不俗。

拉威爾在西布勒

說到識貨的法蘭西人最愛的該國作曲家,答案是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一八七五年他出生於法國西南角落庇里牛斯山腳靠近海邊的西布勒(Ciboure),這個人口不到一萬人的小鎮屬於阿基坦大區庇里牛斯-大西洋省,這裡住著許多有自己獨特語言、文化習俗的巴斯克人,而拉威爾的媽媽就是。

異族的血液讓拉威爾熱愛新鮮事物,他的音樂血液就混雜德布西的印象、俄羅斯與西班牙的民俗風及美國藍調爵士,甚至他自己說,「我沒有一首樂曲不受到葛利格(Edvard Grieg,北歐作曲家)的影響。」拉威爾的鋼琴曲、室內樂及管絃樂在樂史上絕不可等閒視之。

這張以真空管收音的發燒拉威爾,節錄他舞曲風、幻想風的管絃作品,包括《圓舞曲》、《巴望舞曲》及他最後一首舞曲《波麗露》,還有充滿異國情趣的《吉普賽人》、芭蕾舞曲版《鵝媽媽》,把法式印象風的管絃用溫厚醇美的錄音質感保存下來。

史寇達在貝桑松

一九五○年,法國天才鋼琴家李帕第(Dino Lipatti)來到法蘭西小城貝桑松(Besancon,現任NSO音樂總監呂紹嘉就贏過貝桑松指揮大賽首獎),彈下了自己人生最後一場音樂會,當年才卅三歲的他就因白血球過多症在瑞士英年早逝。

年輕時就一直是李帕第粉絲的鋼琴家保羅.巴杜拉-史寇達(Paul Badura-Skoda),在那場李帕第「天鵝之歌」音樂會六十年後的二○一○年的同一天(九月十六日,時值貝桑松音樂節)、用同一舞台、用相同一套曲目,辦了一場向這位早逝的鋼琴天才李帕第致敬的音樂會。

雙CD收錄巴赫《降B大調第一號組曲,BWV825》、莫札特《a小調鋼琴奏鳴曲,K310》,及蕭邦多首《圓舞曲》、《夜曲》、《馬厝卡舞曲》和《降A大調第三號敘事曲》,還有舒伯特《即興曲》、《圓舞曲》等。

當今碩果僅存的維也納鋼琴派的嫡傳、同時是奧地利國寶、現年八十六歲的保羅‧巴杜拉-史寇達,他同時也是新莫札特全集樂譜的總編校,將在十一月廿九日來台開演奏會,他彈奏的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典型純正,當代難出其右,在他來台前,建議可以先用他這套《貝桑松之戀》雙CD預習,畢竟這場音樂會你這回不聽,下回可能要到天堂跟李帕第一起聽了。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