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默》台上裝有伸縮鋼管,頂端可插上燈泡、鍵盤等,使觀眾能在腦中想像並改變場景的空間感。(Simon Kane 攝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提供)
倫敦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慶五十 上演新作《靜默》

今年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五十週年的團慶,慶祝活動從去年底就開始,除了演出莎翁經典,也不忘推出實驗新作,五月即與擅長實驗聲音與音樂的Filter劇團合作,演出情節跨越時空的新作品《靜默》,透過極簡舞台與各種聲音裝置,探討「說與不說」的選擇之難。

今年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五十週年的團慶,慶祝活動從去年底就開始,除了演出莎翁經典,也不忘推出實驗新作,五月即與擅長實驗聲音與音樂的Filter劇團合作,演出情節跨越時空的新作品《靜默》,透過極簡舞台與各種聲音裝置,探討「說與不說」的選擇之難。

以莎翁出生地──埃文斯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為根據地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於二○一一年歡慶五十週年。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還特地在四月份,以《李爾王》、《仲夏夜之夢》等經典作品劇照為主題發行紀念郵票。劇團更以五十件物品來舉辦特展,向戲迷訴說半世紀來的歷史。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從二○一○年底便開始舉辦,成為英國藝文界的盛事。

慶祝五十週年團慶,劇團也將搬演《馬克白》、《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劇作。除了演繹莎翁經典之外,事實上,自創團藝術總監彼得.霍爾(Peter Hall)以降,劇團也鼓勵年輕劇作家,從事實驗性新作品。當中著名的劇作包括一九五五年於倫敦首演貝克特的《等待果陀》。今年五月,在倫敦漢普斯特劇院(Hampstead Theatre)首演的《靜默》Silence一劇,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Filter劇團繼莎翁《第十二夜》後再度合作。二○○三年成軍的Filter擅長實驗聲音與音樂,加入動作與文本,兩團成員共同發想、搬演作品,開拓觀眾的想像。

探討秘密與「說或不說」的選擇

故事中,女主角娜塔莎畢生為腦中不定時出現的高頻噪音所苦,即便在寂然無聲的情境中,仍無法改善耳鳴感。與丈夫麥可在倫敦西區擁有住宅、過著中產階級優渥生活的娜塔莎,某日收到一卷寄自俄國的錄音帶,塵封多年的昔日戀情浮現腦海,托辭出差莫斯科,其實是為了尋找往日情人阿列克的下落。同時,從事紀錄片拍攝的麥可,一直在等待機會一鳴驚人,偶然間得到近六百小時的監聽錄音帶,循線找到住在倫敦東區的退休情治人員肯尼斯,即將揭露陳年懸案的關鍵內幕……

以蘇珊.理察斯(Susan Richards)於九○年代至俄羅斯旅遊後寫下的作品為背景,劇團發想的文本跨越前後廿年,以網路媒體、手機、電腦對比錄音帶、打字機、巨大的收錄放音機;以蘇聯解體前後的國際情勢,觀照當今的言論自由。

靜默(Silence)一詞在本劇中亦可作「安靜」解。娜塔莎苦於無法體會真正的「安靜」,劇本中安排有角色隔牆錄下鄰居烤土司、上廁所的日常作息,還有窗外飛機起降的噪音。看似無聲,卻亦有聲。“Silence”或可作「緘默」解,娜塔莎除為生理上耳疾所苦,心理上,也對丈夫隱瞞多年前與阿列克的情事;阿列克與娜塔莎斷了音訊,又遭到朋友背叛,失去合夥的股份,有苦難言;情治人員肯尼斯將一樁陳年舊案的真相深埋心中,直到遇見麥可,才決定打破沉默;面對肯尼斯的告白,麥可與伙伴彼得各有堅持。隻字不提或全盤托出?劇中人物各自心中糾葛的秘密,讓他們選擇保持緘默。

極簡場景中玩耍各種聲音裝置

時空橫跨莫斯科與倫敦、九○年代與二○一一年,舞台上裝有數支伸縮鋼管,在頂端可插上燈泡、鍵盤等物件,使觀眾能夠在腦中想像,並改變場景的空間感。從倫敦的高級住宅到俄羅斯的森林中,觀眾必須運用自身的想像力,才能跟隨文本中的場景變化。可容納至多三百廿五人的觀眾席,使觀眾能夠更加投入演出中。劇團運用技術,盡情玩耍各式各樣的聲音裝置。另一方面,搭配極簡而抽象的舞台設計,觀賞時也讓觀眾更能夠專注於場景與時間的轉換。

在劇中意圖打破緘默的角色們,在「說」與「不說」中拔河許久,深知一旦說出秘密,事情便會像出軌的火車頭開向懸崖,再也拉不回。出人意表的結局,似乎也再次證明,即便科技讓溝通管道更加暢行無阻,靜默與坦白的選擇,仍舊令人為難。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