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富叡(林韶安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曲編劇 後浪滔滔 速寫新生代編劇

孫富叡 站在巨人肩膀 看得更遠

出身戲曲世家,滿滿的戲曲DNA,讓孫富叡走上編劇一途,看似順利成章,但重要的是他有兩位師父——陳勝在、陳勝國,帶領他看到歌仔戲更高更美的風景。孫富叡不甘於只講教忠教孝、男尊女卑、怪力亂神的劇情,他把文學名著《浮士德》改編為《狂魂》、以傳統戲曲挑戰同志議題的《斷袖》、將作家張曼娟小說〈芙蓉歌〉搬上舞台,這些突破性的作品像閃爍的星星,照亮歌仔戲曲的可能性。

出身戲曲世家,滿滿的戲曲DNA,讓孫富叡走上編劇一途,看似順利成章,但重要的是他有兩位師父——陳勝在、陳勝國,帶領他看到歌仔戲更高更美的風景。孫富叡不甘於只講教忠教孝、男尊女卑、怪力亂神的劇情,他把文學名著《浮士德》改編為《狂魂》、以傳統戲曲挑戰同志議題的《斷袖》、將作家張曼娟小說〈芙蓉歌〉搬上舞台,這些突破性的作品像閃爍的星星,照亮歌仔戲曲的可能性。

對一心戲劇團執行長孫富叡而言,走上戲曲編劇這條路,一半源自於他血液裡的鑼鼓基因:祖父孫貴京劇出身,父親孫榮輝著名武生演員,姑姑孫翠鳳是明華園歌仔戲團台柱。另一半,要感謝姑丈陳勝福及師父陳勝在、陳勝國,是長輩們鼓勵,自東吳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的他,才開始學習編劇。廿年過去,孫富叡已獨當一面,仍把師父的話記牢牢,「師父說,學編劇就是要多看戲。」

「看戲」?一般人看戲,若非抱追星心態而去,便是放鬆地欣賞節目。「不、不、不是這樣。師父說『看戲』是指入戲、變劇中人,將劇情主軸及演員唱念表演,用自己的方式轉成內在力量。」孫富叡解釋陳勝在當年教他編劇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

他想起幼稚園時期看父親公演,第二天上學,便把前一天看到的故事——口白唱詞、走位動作,從頭到尾演一遍給老師同學看。「至今我才領悟,原來那就是長輩叫我們去『看戲』的真諦。」在潛移默化中把戲吃透,變成「自己的戲」。

掌握節奏 黏住觀眾

「師父還說,編劇下筆前腦海中要有差不多十場戲的畫面說完一個故事。」然而,「劇本是雛形,是活的,會經過導演二度創作,演員三度創作。」孫富叡從旁觀察,每當陳勝國完成劇本,明華園優秀的演員如擅長丑角的陳勝在、專精小生的孫翠鳳,會再加入很多養分讓戲變得更豐富更好看。

「師父最厲害的是,有辦法讓你看戲好像看電影。」孫富叡欽佩陳勝國的劇本該快則緊湊,該慢則抒情。這與現代觀眾娛樂習慣有關。以前社會沒有很多影視節目供選擇,觀眾坐在台下看戲真是享受,聽主角唱個半小時既安樂又滿足。現代社會不一樣,主角唱個五分鐘,年輕觀眾可能就坐立難安。那麼要如何讓人坐在台下三個小時,完全無感時間流逝?劇本編排掌握節奏性,是明華園讓觀眾黏住的秘訣。

站在巨人的肩膀,孫富叡比別人有幸看到歌仔戲更遠更美的風景。

二○○五年,孫富叡回一心接班。作為一名新生代戲曲編劇,他不甘於只講教忠教孝、男尊女卑、怪力亂神的劇情,他把西方文學名著《浮士德》改編為《狂魂》、首次以傳統戲曲挑戰同志議題的《斷袖》、將知名作家張曼娟小說〈芙蓉歌〉搬上舞台,這些突破性的作品像閃爍的星星,照亮歌仔戲曲的可能性,也照亮大家看歌仔戲的視角。

首重邏輯 角色立體

孫富叡一方面以多元的題材重塑現代歌仔戲新貌,另一方面,在劇本寫法上則首重敘事邏輯,並且讓角色更性格更立體。

比如改編古冊戲《貍貓換太子》的《賢臣迎鳳》,取自「宋宮秘史—包公會國母」傳奇。按照傳統演法,淪落民間的李宸妃是雙目失明的老貧婦。孫富叡認為,「皇上眼睛很挑,李宸妃應該長得不錯,才有可能被挑中。」但因為老本子描寫李宸妃貌醜,他重新布線安排觀音菩薩救李宸妃於火中,並將其幻化為瞎眼老婆子避禍;等到李宸妃與宋仁宗母子團圓,再幻化成原貌,讓劇情發展符合邏輯。

又如取材傳統老戲《孫臏鬥龐涓》的《戰國風雲馬陵道》。照老輩演法,孫臏是老實人,龐涓是奸巧的反派,用計讓孫臏殘廢,幸好孫臏誘騙龐涓到馬陵道讓他萬箭穿心而死。

孫富叡改變說故事的方法:突顯鬼谷子這個角色,並翻轉孫臏和龐涓的個性設定。原本正派的孫臏變成自傲的師兄,原本壞人的龐涓變成渴望被師父鬼谷子關愛的失怙子。鬼谷子之所以偏愛孫臏是因為兩人之間有著「五百年前師渡徒,五百年後徒渡師」的緣分情誼,所以鬼谷子才私授孫臏密法,讓對他充滿孺慕之情的龐涓種下殺機。

《戰國風雲馬陵道》演下來,主角性格鮮明,原本只是綠葉的鬼谷子變男一,年輕觀眾紛紛按讚,學者專家也支持。

含蓄台詞 戲迷樂道

孫富叡讓傳統戲開枝散葉,在老故事中找到細微處,符合人性又有戲感,觀眾看得津津有味。然而他還有一個不服氣。長自民間的歌仔戲,為迎合市井娛樂,隨興的對白唱曲,有時給人不雅印象。為扭轉此看法,孫富叡改編文學作品,讓人知道歌仔戲之美。

以表達情意為例。傳統戲演來直接,愛就愛,不愛就不愛,台詞是「我不愛你,因為我們倆人不適配。」但在《芙蓉歌》劇中,他保留張曼娟原著濃濃的情感渲染力。女主角芙蓉形容守候他的表哥是「肥沃的土地」,但她喜歡的人是「溫暖的水澤」,因為她是一株芙蓉,適合長在水中,含蓄婉拒表哥。本來擔心文謅謅的詞會讓觀眾不習慣,沒想到反應熱烈,戲迷互開玩笑,「我也是適合長在水中」。

歌仔精髓 報你品味

孫富叡初寫第一本劇本《梁紅玉》時很「卡」,「沒有自我對話能力,一下子小生,一下子小旦,無法馬上轉換。」所幸這只是過渡期。「若不進入劇中人內心世界說台詞,寫出來的詞句會很平,沒有深刻生命力。」他以前完成作品是開心急著分享,現在寫完則極須獨處沉澱,「站在演員立場,我完成這個角色;站在編劇立場,歷經所有角色思想情感的最深層很耗神。」

不論是新編或改編,孫富叡唯一目的是找回老戲迷,培養新觀眾。《芙蓉歌》吸引文青書迷知識分子、《斷袖》吸引同志宅女腐女、《狂魂》吸引現代劇場觀眾……他說,累積不同層面的觀眾群後,要把這些人再帶回劇場,品味傳統歌仔戲演員唱念做打之優雅,與文武場/樂隊搭配得天衣無縫之精髓,大家才會真正懂為什麼歌仔戲是最美最美的表演藝術。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72年生,東吳大學哲學系畢業。生長於戲劇世家,祖父孫貴為京劇演員,父親孫榮輝創辦一心歌仔戲團,明華園台柱孫翠鳳是其姑姑。

◎ 代表作品:明華園戲劇總團《超炫白蛇傳》、表演工作坊《暗戀桃花源》之桃花源歌仔戲版、一心戲劇團《烽火英雄劉銘傳》、《狂魂》、《斷袖》等。

◎ 近期作品:改編作家張曼娟古典新詮作品《芙蓉歌》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