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安娜.瑪爾茲演奏莫札特《第三、四號小提琴協奏曲》(金革唱片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重新認識莫札特的三個面向

莫札特的音樂,很多人從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聽了,但流暢悅耳的莫札特音樂聽多了,是不是也會有點膩?但經過歲月歷練,卻又能聽到一些不同以往的感觸,這裡透過三張專輯,讓我們重新認識「小莫」吧!

莫札特的音樂,很多人從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聽了,但流暢悅耳的莫札特音樂聽多了,是不是也會有點膩?但經過歲月歷練,卻又能聽到一些不同以往的感觸,這裡透過三張專輯,讓我們重新認識「小莫」吧!

「音樂神童」莫札特的音樂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接觸度相當高。不管是《第41號交響曲》、《K.525小夜曲》、《小星星變奏曲》、《魔笛》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而這位「神童」創作的作品多且精采,不僅妙筆生花行雲流水,許多更被認為是人類最佳的胎教音樂。

不過,或許你沒特別注意,流暢動聽的莫札特音樂聽多了,會有膩感,必須經歷些歲月或文化衝擊,才會重新有感動。換句話說,也就是會有「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三階段迥異的認知。

最近我就因為三張唱片的「衝擊」,重新認識了莫札特的音樂,在此跟樂迷們分享。

「神童」詮釋莫札特

第一張是Hanssler的“Historic”出版由女小提琴家喬安娜.瑪爾茲(Johanna Martzy)演奏莫札特《第三、四號小提琴協奏曲》,這位匈牙利的女小提琴家生於一九二四年。她十歲就進入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就讀,十三歲在歐洲公開演出就技驚樂壇,跟莫札特一樣被譽為天才音樂家,稍後果然獲得日內瓦小提琴大賽首獎。

但她的錄音極少,粉絲收藏企圖旺盛,本輯是她與指揮大師穆勒克雷(Hans Müller-Kray)於一九五六、一九六二年的合作,呈現出一位女性演奏家對莫札特音樂的洞察力,就如同海布勒(Ingrid Haebler)或哈絲姬兒(Clara Haskil)所彈奏的莫札特鋼琴曲一樣,尤其是瑪爾茲演奏的莫札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更是典雅中不失嚴謹,細膩中可以感受到格局,呈現該曲罕為聽聞的企圖。

同樣收錄有莫札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同屬於Hanssler唱片公司所發行,現年五十歲的德國小提琴家法蘭克.彼得.齊瑪曼(Frank Peter Zimmermann),他十歲「同樣」以神童之姿登台,公開演出的就是莫札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四十年後他為了找回初心:「我要做的,是找回十歲那年首次演奏莫札特協奏曲的感動。」特別邀請歐洲炙手可熱的青年指揮家修爾茲,跟巴伐利亞廣播室內樂團發起莫札特「絃樂與樂團作品」系列錄音計畫,完全實踐「見山還是山」的境界,也讓莫札特這首大約寫於廿歲的作品,再現「超齡的稚嫩感」。

莫札特的重新「包裝」

第三張令我重新「認識」莫札特的唱片,是英國古典唱片公司Signum發行,由法國號家羅傑.蒙哥馬利(Roger Montgomery)搭配瑪格麗特.福奧特勒斯( Margaret Faultless )跟啟蒙時代管絃樂團演出。過去EMI發行的那張Brain吹法國號收錄莫札特四首法國號協奏曲,一直誤讓我以為這麼好聽的作品他只寫了四首,結果本片告訴我莫札特的「法國號協奏曲全集是五首」!而且Signum這系列的封面設計,相當搶眼與討喜,它用作曲家姓氏的第一個英文字母下去加以設計,像這張唱片就是把莫札特的“M”用乳酪來表現,設計風格肯定可以吸引不少年輕時尚族群。

很巧,這三張莫札特唱片分屬兩家精品唱片公司。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英國古典唱片公司Signum,至今已有十八年的歷史,其在錄音的專業技術上備受肯定,堅持24bit錄音,不僅是《時代週刊》及《BBC音樂雜誌》上的常客,也曾多次榮獲葛萊美獎、留聲機大獎、坎城唱片獎等殊榮。

而德國Hanssler Classic則推出全球第一套,經由蘋果公司的iPod所發行的巴赫音樂大全集,領先業界走出數位大全集下載這步。這家德國公司從前端的企畫、選曲、錄音,到之後的後製、製造、設計、包裝等等,都呈現出古典音樂的專業性與高質感。

三張唱片演繹莫札特音樂的三種面向,你聽過了、感受到了嗎?能有像這麼棒的唱片企畫,這樣精采的演奏,「神童」莫札特肯定能跨世紀再「神」下去的。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